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恬静的唐模古镇

[复制链接]

15

主题

15

帖子

47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3 23:39:5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唐模古镇,位于黄山徽州,是徽派建筑与园林景致相结合的一座恬静而别致的村落。它以千年银杏、“西湖”故事、静幽水街、“十桥九貌”、名家碑刻、同胞翰林等主题闻名遐迩,堪称徽州古村落的典范。

    据记载,唐模是由唐朝越国公江华的太曾祖父叔举创建,当时种植有大片葱郁的银杏树,其后裔认为这里可以发子发孙,于是举家迁此,后来果然家族兴旺,江氏后人不忘唐朝对祖先汪华的荣恩,决定按唐朝盛世时的规模建造村庄,并取名“唐模”,也有人说是按唐朝模式建立,所以叫“唐模”。
  

  当北方开始踏青的时候,这里仍保持着那份郁郁葱葱,虽没有万物复苏的感觉,却散发着水乡园林的气息。不论是徽派建筑,还是江南文化,一种割舍不了的喜爱让我们心驰神往的驱车而来。唐模景区,我们来了。

  

避雨长廊,灯笼挂起,喜庆之余,正迎接着八方来客,延伸的石板路开始引领我们感受古镇的底蕴和深邃。

  

      徽派民居,依河而建,江南特色的“美人靠”在临河的廊下,供人聊天歇息,交流着那点“茶余饭后”与“家长里短”。由于没有受到商业氛围的影响,古镇保留了和谐、古老的感觉。


  

    水乡皆为梦里景,“全村同在画中居”。
   

    徽派一角,彰显出劳动者的智慧


    才高八斗,炫耀着读书人的豪气。
   

    实在的民俗与艺术,就融合在这个弄堂里,搭不搭调,那是智者见智,愚钝的笔者觉得里面充满着故事。


    老宅子透着有钱人的追求,戏台让主人显得悠闲安逸,墨迹让主人富有书卷气息。


    茶馆的文化也不逊色,亲和而又大气。


   水街回眸……小桥流水……悠悠诗韵……清醇幽静。
   
    西湖的景,西湖的味,这就是唐模最著名的檀干园。“檀干”取自《诗经》的诗句。


    相传,清初年间当地许氏家族有一富商,是一孝子,其母想去杭州西湖一游,因年老体衰不能成行,为弥补这一缺憾,富商不惜重金在村边挖塘垒山、筑堤造亭,仿西湖的景致,建成这一湖景,取名“檀干园”,博得母亲欢心,实现西湖一游的心愿。这一西湖故事被传为佳话。
  

    同胞翰林坊,“一村三翰林”。康熙年间和光绪年间,唐模许氏一门内三人同为翰林,且同胞兄弟中十年两翰林,亘古未有,为此,康熙帝御赐二人修建这一同胞翰林坊。

    这棵老槐树,是“天下第一媒树”,有着四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是董永和七仙女的爱情树,那满树挂着的红丝带,飘扬着对爱情的忠贞。树旁的镜亭,因有历代书法大家的书法碑刻,而且都是大手笔,镌刻精致,蔚为大观,被人们誉为“高雅的亭”。

    古树名木,是逾千年的唐代银杏,每当金秋时节,银杏缀满枝头,清香扑鼻,享受丰收喜悦的同时,也象征着唐模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古银杏树旁别致的小屋,不知陪伴了这青春依旧的“千年银杏”多少年。

       十桥九貌,各色的小桥遍布在水乡,独具匠心的结构,别具一格。

          这种桥,人们赋予它的功能就不仅仅是摆渡了。

    用细网捞上来的小虾米,是这小河里生长的,不知道这只够打打牙祭的小生命,在河里还能有多少。

    不多的红色,是檀干园内湖边的一景,游客都在此疯狂的拍照,似火的红叶,迷倒了美女一大堆。

    拍足了照片,又回到起点,还是那段有美人靠的长廊,还是那些红似火的灯笼,画面里增加了老人的背影,蹒跚的脚步依然迈出生活的节奏,一切都在继续。

    唐模古镇,有着“风雅山水田园,徽派古建长廊”的美誉,恬静的田园风光和古朴的人文景观,互相融合,相得益彰。村内的河溪潺潺而过,农家依岸而居,幽情古趣,优雅独特,是一个具有浓郁徽派气息的古村落。身临其境,不禁会为这如诗如画的风情美景而惊喜陶醉,更会为这精美的明清建筑和小桥流水而赞叹迷恋,……。

    结束难舍的古镇旅行,让心情平静,细细地回味那沁人心脾的清秀与宁静、悠闲与安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6 21:04 , Processed in 0.08703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