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春到皖南----歙县古城(2)

[复制链接]

97

主题

97

帖子

291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2 18:42:0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歙县古城历史悠久,建城至今已两千多年,作为古代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徽州文化及国粹京剧的发源地,也是徽商的主要发源地,更是文房四宝之徽墨、歙砚的主要产地。作为府县政治、经济中心,这里曾经文人学士云集,官宦、徽商往来频繁,留下了大量胜迹。城内的斗山街、打箍井街为明代老街,全城至今仍有15座牌坊,其中许国石坊为全国重点文物,宋建东、南两谯楼仍完整地保存着。如此众多的文物汇集一城,难怪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仅游览的那个全国独一无二的“八脚牌坊”---许国石坊和其貌不扬却闻名遐迩的斗山街。歙县古城门票80元。
斗山街

    我们沿许国石坊正对的商业街直行,终于在一个极不起眼的小“夹缝”胡同门额上见到了“斗山街”三个字。要不是行前做过攻略,知道在歙县古城中有这么一个集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于一体的旅游文化景点,否则,我真会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这个建于明清时期的街道因依靠斗山得名。可能是由于街道太窄,而两侧的老宅子又太密太高的缘故,行走期间给人以井底之蛙的压迫感。据说建如此高墙,一是为了防盗,二是为了暗室生财的迷信。像所有的古巷一样,斗山街的巷道中隐藏着太多的幽暗和凄迷。这里是官臣徽商混杂的地方。既有官府人家杨家大院,又是徽商私宅,更为私塾学府隐于市。但不管是什么,总免不了男人的常年外出,妇孺的长年寂守。高高的马头墙,既防止了外贼的盗入,又将留守的妇孺与外面精彩的世界隔离开来,只能望天等夫,蹉跎一生......

竟在如此狭窄的巷道内也立石坊一座







斗山古街长约一华里,曲径通幽,一色的青石板路面。两边是鹅卵石镶嵌的图案。据说这些都是当年留下的,不曾整改过。


官府人家杨家大院的门头建的相当华丽气派




        杨家大厅内设有戏台。从杨家大厅现存的模样,也能猜得出当年杨家过的是怎么的豪华生活。可惜时光不在,所有的繁华都在岁月的浸蚀中湮灭。


古私塾许家厅,也成了歙县古民居管理处。










许家厅内有一双“耳”“瓶”门,应该是取平安之意吧。




许家厅的龙头门耳装饰













长街幽巷依然深藏着古井回廊 ----千年蛤蟆古井




井口很特别,外翻呈喇叭形。




打箍井是古井,也是一个地名,街以井名。井边的院内就是曹氏二宅。




曹氏二宅,建于民国。坐西朝东,二宅壁联。




前有小院




上下堂都装有厢房,梁柱之间的牛腿(雀替)木雕很是精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7 15:00 , Processed in 0.08316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