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夏日游黄山

[复制链接]

2038

主题

2046

帖子

7509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0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 09:58: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知不觉中暑假就到了,这可是女儿一直盼望的时刻,虽说才小学三年级,可平时的作业总也做不完,每个周末多是在写作业和上辅导班中消磨了。早答应她暑假出去走一走,现在应该是还愿的时候了。在女儿三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文章-《我登上了天都峰》,于是全家商议这个暑假就去天都峰的所在地——黄山。


8月11日

因为是旅游的旺季,买火车的硬卧票成了首要的问题,还是找代理帮忙吧。还不错,我们拿到了一张硬卧和一张软卧的票,好在女儿还小可以和妈妈在软卧里挤一下,上车补了一个小孩的软席半价票,我们就出发了。(K45次天津西——黄山1:33PM)

因为是第一次坐卧铺,女儿可高兴了,在上下铺之间窜上跳下,就像一只小猴子。下午5:18分火车经过黄河大桥,大家都聚集在窗边。我以前也路过黄河几次,但这次见到的河面更宽广些,水面在150米左右,名副其实的黄河水带着褐黄色的浪花奔涌先前。

8月12日

一觉醒来已经是第二天的早上4:30,马上就要到宣城了(火车进入安徽境内的第一站),4:38分火车进站了,抓紧时间下车去转转吧。可能是时间还早的缘故,站台上冷冷清清,空气中一丝丝潮湿的气息提醒你已经置身于南国地界。好在此时的温度不高,体感温度在25度左右。

5:00以后,远方的天际渐渐露出鱼肚白色,感觉这里天亮的时间比北方要稍晚一些,不久太阳就升到了车窗的高度。从天津出来时,气象预报安徽这两天有中雨,一直提着的心总算放下了。7:33分,准时到达黄山车站。

按照大家在攻略中的提醒,下车后首先买好一次性雨衣(2元一件的那种就可以),如果只是去黄山景区的话只要买1元钱的黄山导游图就可以了。在黄山的住宿可以在网上预定MOTEL168连锁店,或在市区找一个宾馆(城市不大,打车一般10元就可以了,5元起步)。晚上有时间可以去“老街”走走,一条黄山市著名的明清建筑街,白色的墙黑色的瓦构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街上聚集了几家知名的徽州菜馆(黄山市以前一直称之为徽州),如果你喜欢徽州的美食可以尝尝徽州名菜——臭桂鱼,臭豆腐,毛豆腐,火腿烧干笋等。

从黄山火车站到黄山景区还有73公里,车站外随时有小巴或旅游车可达,一般需要1.5个小时。

10点钟左右,旅游车把我们放在了海拔大约700米的工人疗养院附近,实际上就是一家饭馆,不过在这里可以寄存一下上山时用不上的行李(5元一件),从这里向前500米左右就可以到达黄山前山的服务中心——紫光阁。

在这一小段的路程中,会路过一个小的瀑布——人字瀑。不过水流真的很小,很难与瀑布的名字联系起来。

黄山的门票是200元,如果你有学生证,教师证,劳模证,军官证……可千万别忘了带,门票可以省100元,哪怕是高考准考证也行啊!

进得门来,树立着一块“中国黄山——世界地址公园”的山石,周围的亭台楼阁与黄山的大背景到也还相映成趣。

在这里向左可以坐索道直达玉屏楼(离迎客松不远),或是向右可以沿山道而上,大约7公里,3个小时可以到达玉屏楼。由于我们的时间有些紧,最终还是决定乘索道。索道票每人65元,没有优惠。这里的索道缆车是1997年修建的,每辆车可以乘坐6人,索道速度可调,最慢时为单程25分钟,最快为8分钟,从上学时到现在去过许多地方,坐索道爬山我这还是第一次,就盼着它能慢一点吧。去索道站的路两边都是翠绿的竹林,让人心旷神怡。

从索道站向上500米(直线距离),就到达了玉屏楼也就是迎客松的所在地,这里可谓是人头攒动,如果想在迎客松下照张相,还需要排半小时的队。为了我们此行的第一个目标——天都峰,我们绕过人群踏上右侧狭窄的石阶向目标进发。

从玉屏楼到天都峰脚下需要向下穿过狭窄的石阶和几块大石头形成的天然山洞到达“蓬莱三岛”,再向上攀登到“小心坡”的顶端之后顺坡而下到达“蒲团石”。这里就是天都峰的北坡了。

天都峰的石阶较为陡峭,靠近峭壁的一侧有结实的绳索连成一道安全的屏障,人们可以牢牢的抓住它,向上攀登。记得以前这里用的都是铁链,现在改用了绳索,应该是更易于人们抓牢。在山脚下,有人卖手套(1元1副)大概就是要在这里派上用场吧。

女儿的爬山姿势可谓手脚并用,名副其实的“爬山”。她说这是在语文课文里学来的。四肢并用,身体前倾,可以降低人的重心,即节省了体力又可以保证安全,只是我们这些成年人好面子不好意思为之罢了。大约30分钟后,我们终于爬上了第二个平台,从这里向下望,在“小心坡”上前行的人们只不过是一个个蠕动的小点儿,刚才那不还是我们的起点吗?

前面的石阶愈来愈陡,愈来愈窄了,许多地方只能一个人通过,不管是上山还是下山的人们都会远远的打一声招呼,提前做好错让的准备。上山的人已经是筋疲力尽了——喘着粗气,挥汗如雨;下山的人从身边走过都会说一句“不远了,再加把劲就到山顶了”,“再有10分钟就到了”。而下山的人也总不忘记说一声“下山小心,抓紧绳索”。素不相识的人在这险境中,形成一种默契,相互鼓励,相互照应。

再向前山势愈发的陡峭,有些地方已经没有石阶,手抓绳索,脚下踩牢才能迈出下一个步子。绳索外就是悬崖峭壁,雾气在山谷中缓缓升腾起来,人已经置身于云雾之间。

绕过前面的一块大石头,赫然出现黄色的壁刻“天梯”,这一段路大概成60度角,左手要抓紧绳索,右手抠牢山壁上凿出的石窝,一步步向上就可以到达天都峰最为险要的“鲫鱼背”。

“鲫鱼背”实际是连接天都峰上的两个山峰之间的一条大石,长约10米最宽处1米左右,左右两侧均为万丈深渊,一眼望不到底。只要你两手抓紧铁索,眼睛一直向前看,不到半分钟就可以通过了,步子不要太大,注意自己的平衡。如果你有心理准备,站在“鲫鱼背”上放目四处眺望,那种感觉不是用言语可以表达的。因为一手拉着女儿,一手抓着铁锁,没能掏出相机将这美景记录下来,多少是一些遗憾。

跨过“鲫鱼背”离天都峰的山顶就不远了。山顶处有一个卖纪念品的摊子,给女儿买了一块“登顶金牌”还在上面刻上了名字和登顶的日期(10元)。小小的奖励,换来极大的满足,真是值啊!……

由于我们还要回到“玉屏楼”去照相,在山顶稍事休息后,开始原路返回(也可以一直向前从南坡下山),第二次穿过“鲫鱼背”时感觉已经好多了,下山的路依然小心翼翼,从上往下看,大山别有一番景色。天都峰的整个攀登过程历时2.5小时。

沿“玉屏楼”向西北方向前进就是黄山的最高峰——“莲花峰”(1864米)。出于自然生态休养生息的目的,现在“莲花峰”与“天都峰”交替开放给游客,据说“莲花峰”已经封山2年了,如果你希望登“天都峰”领略黄山的秀美,那末就要抓紧时间了。

下午的阳光照射在山壁上,云雾间,树丛间透射的一缕缕光斑,给寂静的山林又添上一层神秘的光环。不远处的山石壁赫然是一条仰头向天的鲤鱼,张着嘴吞食日月的精华。绕过“莲花峰”封山入口不远来到“幸福桥”,传说只要在桥上走过就会让你一生幸福。

下一个目标——百步云梯。本来想象中的“百步云梯”一定会非常陡峭,所以一直准备着要挑战一下自己的体能,不过走过一长段的下山的台阶后,在发现我们的实际方向与计划相反,“百步云梯”就被我们这么一路走下来了。尽头是一个天然的平台在这里可以遥望“鳌鱼驮金龟”,也是我们要去的“鳌鱼洞”。

“海心亭”作为要攀登光明顶的必经之路,就成为我们眼前第一个要到达的目标,两条路可到“海心亭”。左手的路经“鳌鱼洞”略微平坦,呈“之”字型;右边的陡峭,适合热恋中的人们去挑战“手牵手,心连心”的感觉。

到达“海心亭”已经是下午的5点多钟了,这里雾气缭绕,空气中到处是小的水滴,不一会小雨已经稀稀落落的了。赶紧从背包中取出雨衣,这雨衣总算是有了用武之地,不枉我把它背上了黄山一遭。从“海心亭”去“光明顶”的路到多为上坡,伴随着小雨,石阶也愈加的湿滑,不过雨中的黄山看来也别有一番情趣。山,树,草都愈发的绿了,山道上各色的雨衣黄的,红的,蓝的,紫的给这绿色的背景平添出亮丽的色彩。雨衣外面是雨水,里面是汗水,当登上“光明顶”时,已经是大汗淋漓了,光明顶上的时钟正好指向6:30。

雨是愈发的密了,真想一步跨到住宿地——白鹅宾馆。有人指点说,向前一直走20分钟左右看到一个向右的岔路口就快到了。真是谢了,可我们走了30多分钟也没能发现这个岔路啊,生怕错过它。奇怪的是,天晴的时候到处都是黄山管理处的人,怎么在雨中我连一个可以问路的人都看不见呢?

岔路口终于出现了,向右拐前行15分钟终于达到今晚的终点——白鹅宾馆。宾馆大堂的装修可以达到二星级的标准,只是我们住的公共宿舍条件实在不敢恭维。屋内均是上下铺,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要不是外面下着大雨,又会有多少人愿意挤在这狭窄的空间中度过美丽黄山的一夜呢。房间内一盏电灯摇曳着昏暗的灯光,到处是人声的嘈杂,空气中混合着方便面的味道。终于在宾馆大堂的角落里找到了一个电源插座,赶紧给相机的电池冲电吧。冲电完毕已经是晚上的10点钟,大多数的人早已进入了梦想,一天登山的疲劳让人们忘却了环境的不适。回到我的寝室,灯还亮着,鼾声此起彼伏,不久我也将进入梦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1 23:24 , Processed in 0.81825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