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 南溪南村漫步

[复制链接]

86

主题

86

帖子

258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2 23:58:0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离屯溪很近的南溪南村是一个千年古村,而且曾经是一个很有名的村落。一直想去看看,却一直没有成行。徽州有许多值得去看的地方,以前总认为还有很多时间,可现在,在这里的时间已经很少了。不少想去的地方,都不大可能去了。

11月24日上午,有一点空,便与屯溪魏君、鲍君、吴君等一起,前往南溪南一看。从屯溪东面沿新安江车行几公里,过花山大桥不远,就到了南溪南村边。下车,一个青山拥抱、绿水环绕的大村就在眼前,房屋多是新的徽式楼房,还真看不出是个古老的村落。

镇干部、村主任和已经退休的程老师在等候我们。程老师以前是皇墩中学的校长,是南溪南村的“乡贤”,对村子的情况非常熟悉。现在已经很有名的4A级风景区花山谜窟是他当年发现的,在南溪南附近建设一座花山大桥是他给省长写信提议的,保护、修复南溪南的两座古牌坊也是他呼吁的结果。

两座古牌坊在村子东面,距离花山大桥很近,现在南溪南村和汉沙村交界处附近。程老师说,这里以前是南溪南的村口。他用手指点着给我们介绍,以前,村道左边是文昌阁,右边是上帝台,有一大片古树林,还有三姑庙等,这些,有的保存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现在树被砍光了,那些古建筑也没有了。

沿石铺小道向西走数十米,便是两座古牌坊,一是建于明代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的吴中明坊,一是建于清代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的吴蔚起坊,均为四柱三门冲天式牌坊,高十余米,宽近十米,后者规模稍大些。吴中明坊在东,吴蔚起坊在西,相隔很近,梁、枋上皆有不少雕刻,可惜许多地方被人为损坏了,坊中间两柱前后的4只石狮,也被破坏了不少。一些构件,是几年前修复时新补的。

吴中明坊上刻有“赐进士巡抚广西都察院右检御史吴中明”等字,坊顶竖刻“龙光”二字,绿底。吴中明死后被赠南京户部尚书。吴蔚起坊上刻有“诰封中大夫贵州道监察御史加九级吴尉起”,坊顶竖刻“覃恩”二字,也是绿底。程老师说,“覃”通“潭”,“覃恩”当是深恩之意。吴蔚起后来官至京畿道御史。他们介绍,南溪南村人多为吴姓。

历史上最早来南溪南居住的并不是吴姓,而是江姓,准确地说是萧江一族。唐僖宗广明年间,宰相萧遘之第二子萧祯镇压黄巢起义中立功,被授护军兵马使、柱国上将军,驻兵歙州。公元887年,萧遘遭人诬陷被唐僖宗赐死。朱温篡唐自行称帝后,萧祯起兵北上,败后“避地居歙县水南篁墩之溪南,易萧为江,卒葬溪南,为萧江始祖。” 萧江一族是西汉名相萧何的后裔。萧氏是历史上很有名的,包括萧遘在内出了8名宰相。

萧祯之墓就在花山小学旁边的一块菜地里。我们走进菜地,此时地里种的是萝卜,叶子碧绿。只见一处不大的土堆,上面长些树木,如果不是程老师介绍,根本看不出是一座古墓。程老师说,约二十年前墓被盗过,以前墓前有座小牌坊,牌坊的一块构件现在在附近一个村民家中,墓碑在汉沙村的一个村民家里。

走进附近那位村民家中,见一块刻有“圣旨”二字和双龙、鲤鱼等图案的石坊构件倚在院子的墙边。七十多岁的老人还拿出几块墓砖给我们看,上面“萧公坟砖”、“江氏祖墓”字样清晰可见。这些特制的砖,不知具体成于什么时候。老人夫妇说,有人出大价钱买构件,他们不卖,买卖文物是犯法的,希望交给政府。

吴姓是后来迁入南溪南的。萧江、吴姓两族在此繁衍子孙,日渐兴旺。两族名人辈出,或儒或仕或商,颇有影响。南溪南与江对面不远的西溪南村,在徽州大名鼎鼎,并称古歙“两溪南”。

南溪南有很深的文化积淀,保留了不少古迹,包括一些明清时期的老宅。不过,这些老宅的现状都很差。走进一幢清代老宅,高墙斑驳,面积很大,两层,至少两进、两个天井,并有若干厢房,里面堆满杂物。门窗皆破败,原有的许多精美木雕已经损坏殆尽。看罢,令人痛心。古建筑、古村落的保护及开发,仍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或许过不了几年,有些古建筑、古村落就会永远消失。

镇、村干部介绍,村子现有近500户、1300多人,村里青壮年多到屯溪等地务工,人均年收入一万余元。村子有做豆腐的历史,现有十来家豆腐作坊,村主任说屯溪的豆腐有一半是他们村生产的。

但愿南溪南这个古村的辉煌,决不要只是隐藏在越来越淡的记忆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4 17:53 , Processed in 0.69514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