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云飞雾缭五溪山

[复制链接]

64

主题

63

帖子

189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22 09:12:5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云飞雾缭五溪山

       五溪山,位于黟县北部宏潭乡、洪星乡、宏村镇交界处,总面积约4050公顷。清《太平县志》载该山“上有五溪合流而下,归于舒溪”,因此得山名。清嘉庆《黟县志》载“山有五溪,常有云气隐蔽其上。山半有石崖,下有龙湫,岁旱祷者以壶取水,水涌壶中者,霖雨随至。”“县北六十里有五溪山,常有云雾隐蔽其上。山半有石崖,宋元丰中有僧自淮东来,结茅于崖侧,多异迹。岁旱能致雨,土人立祠祀之,号五溪大圣。崖下有龙潭,以壶置潭上,水涌壶中则霖雨辄至。”五溪山北部区域,隶属宏潭乡竹溪村。竹溪,是一个方姓聚族而居的古老村落,其《方氏宗谱》如是描写五溪山——“一丘一壑,一花一草,琦行瑰意,可喜可愕者甚多。惟夫摩霄耸汉,盘礴坤轴,体势尊严,而他山不敢上伍者,五溪非诸山之祖乎!”

     

      五溪山主峰有三,曰雾霾尖、莲花峰、三府尖。雾霾尖,又称云雾尖,其山峰常年云雾缭绕,不易见天日而得名,海拔1169米;云雾尖四周所产茶叶,芽壮叶厚、味浓耐泡,清香沁人,回味微甜,为难得好茶,现已被开发成“五溪山毛峰” 烘青绿茶,获得省名牌、省著名商标、国际金奖,并成功入选2010年上海世博会。莲花峰,一说因山峰重叠,“形如莲花瓣”而得名;一说山峰半腰“有天然山塘,形如莲花”,峰因塘而名,海拔1215米;三府尖,俗名黄梅峰,立于山巅,可遥望徽州、池州、宁国等三府辖地,故而得名,海拔1227米。竹溪《方氏宗谱》有载:“峰迴突起,如马腾空,条忽屏障,森列蜿蜒下临者,黄梅峰非诸山之宗乎?”


      以三峰为中心,水流分四面而泻出,形成五条山溪,曰竹溪、漳溪、枧溪、考溪、杨梅。五溪山地势环境优越,群峰耸立,云飘雾绕,绝壁突兀,峡谷幽深。五溪山生态环境极佳,林海莽莽,古木参天,瀑飞泉流,空气清新。三四十年代,五溪山地区曾为中共黄西工委、皖南游击队根据地,当年设有修械所、被服厂、休养所等机构,如今其遗址仍依稀可见。

     五溪山,地处黄山山脉西南部,是青弋江和横江(新安江水系)的重要发源地,生态区位十分重要。自空中鸟瞰,犹如一颗硕大的绿宝石镶嵌在青弋江水系与新安江水系分水岭之上。2000年3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以森林生态类型为主的综合性省级“五溪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森林覆盖率为92.8%,主要保护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绵槠、青冈栎林)及香果树、南方红豆杉、香榧、金钱松、短萼黄莲等珍稀野生植物,其中天然林面积4万余亩,有近万亩绵槠天然林为全国罕见。区内有高等动物200余种,其中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金钱豹、黑麂、短尾猴、穿山甲、金头闭壳龟、红嘴相思鸟等珍稀动物20余种。因此,五溪山被誉为“森林百宝箱”、“生物万花筒”、“绿色自然博物馆”。

   

       春天,五溪山青山如黛,万峰竞秀,数百亩映山红鲜艳夺目,蔚为壮观;夏日,五溪山深潭清幽,泉吟鸟鸣,令人心旷神怡;秋季,五溪山层林尽染,枫林如丹,宛若堆锦散琦;寒冬,五溪山银妆素裹,玉树琼枝,冰瀑直挂,仿佛进入一个冰雕世界。

     五溪山自然景观颇多,有五溪石门、南山峡谷、黄龙潭、青龙潭、黑龙潭、海龟朝圣、杜鹃花海、莲花秋色、天子印、头顶石、仙人阁、三叠瀑等数十处,环境质量极佳。五溪山自然保护区建立后,区内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更加良好稳定,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宏村的天然生态屏障和青弋江、新安江水系的不竭之源,同时也成为生态探险旅游的理想之地。

      

      有今人登山,如此描述登上五溪山巅之感受:“为了这份擦肩的凝眸与对视,仿佛我已跋涉了很多年。似乎已经疲惫,仿佛早就沧桑;似乎泯灭了激情,仿佛空虚了内心。但,遇见的那瞬间,倏忽尘世的所有,便云淡风轻了。心中久远的最初的纯真,渐渐升腾凝聚,感动充盈心间。那满目灿烂杜鹃,早已伸长枝桠,张开臂膀,要拥抱风尘仆仆的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4 11:03 , Processed in 0.52444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