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 黄山,我忘不了的情怀

[复制链接]

2038

主题

2046

帖子

7509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0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29 17:29: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又一次来到阔别已久的黄山,我总共去了八次黄山,每每登临黄山,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初上黄山,你会被它的雄姿所撼动,被它的气势所征服;“苍龙渡海成叠嶂,千峤西来势何状”,无论在那座山峰上,你都能够看到群峰攒簇、层叠而起,俯视峥嵘,洼廖窈冥的美景。以后,每次来到这里,你又都因为时节的不同,气象的差异体会到黄山迥然不同的风姿和面貌。

黄山,有着冠于世界群峰的奇特景观和自然风貌。它那出类拔萃的松树、各种姿态的危岩奇石、广袤无垠的云海,就象一幅幅壮丽无比的图画随时展示在你眼前。你可以看到群山如聚,松海如涛,千级而上的峭壁,劈山而过的小径;你可以借云雾而飞跃,借泉鸣而歌吟;你可以看到清潭泻翠,碎作千杯雪,雾蒸千壑,化为万里云。日出时,晨霞象散开的万匹罗绮,暴雨后,百丈岩的石壁象挂上了珠帘;还有那为你洗尘的舒适温泉,供你品茗的“毛峰”春茶……

在黄山,我最迷恋的就是那变幻莫测的云海,“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可以说它是整个黄山的灵魂和精粹。

黄山的云海多半出现在雨后初晴的早晨。有一次,我住在玉屏文殊院(今玉屏楼宾馆),经过一整夜雷雨的洗礼,雨停了。当我清晨登上了天都峰,眼前是好一幅山陬海筮的壮丽景观﹗“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天接云涛连晓雾,正是云海麇集时,四面八方的云海长波浩瀚,前赴后涌,如万匹白马从天边滚滚而来。这无声的奔腾,卷起成堆的浪花,一直伸延到你的脚下。飘渺无际的云海与天际平陲,缓缓地蒸腾着弥散开的雾霭。群山都被收揽在它宽广的胸怀里,只有一些岭峨峭立的峰尖,象一个个孤独的浮磬,随着波涛的起伏时沉时浮。那云层洁白无疵,柔如棉絮,闪烁着粼粼的波光。偶然间,云层漂浮过来,竟缕缕缠绕在你的身边,使你忽然有“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的感觉。太阳从东边升起,在阳光涤染下,远处的云彩呈现出五光十色的瑰丽色彩,红如珊瑚、黄如琥珀、浮光跃金,美不可言。…壮哉黄山!我如同喝了浓郁的醇酒而薰醉了。

今年六月十八日,我报名参加上海山水旅行社组织的黄山四日游,这次行程并不令人如意。一则雨水颇多,山上雾气弥漫,能见度很低;二则旅行社选择的景点不合理,还安排了6次购物点,浪费了很多时间。因此,我在这里建议大家,还是自助游比较好。你可以在上海乘坐长途汽车经杭州汽车西站直达黄山风景区(汤口)—节省了从黄山市到汤口的15元车票和两个小时时间,返回时在汤口汽车站坐每天6:20直达上海的班车,非常方便。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参加旅行社黄山三日游行程,在山上住宿后的第三天早上不跟随旅行社回上海,继续借旅馆游览2天,可尽情尽兴玩几天,包括去黄山最美的西海大峡谷和白云景区(放弃回沪的65元车费是绝对值得的)。

尽管天公不作美,没有看到云海和许多美景,但是,在山上沿途所看到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还是那么地令人赏心悦目,那么地令我心潮澎湃,倍至亲切。故地重游,依然是如此使我陶醉。我和我的太太一同回忆1976年婚宴后来黄山度蜜月的情景。我们坐在玉屏楼前,月光下的迎客松成了我们美好婚姻的见证人,闪烁的群星让我们想到美好的憧憬。30多年过去了,那留在“玉屏楼”的爱情誓言似乎仍在我们耳边回想。

这次我们游览的线路是选择从玉屏峰坐索道上山,旅游车不能进入黄山大门,必须先在汤口“换乘中心”换上黄山景区的环保车才能入内。汽车经温泉送到位于慈光阁旁的索道口,排队等候上山。在汽车爬山的途中,我意外地看到了自己多年未见的踪迹,一个纯粹属于我留下的“石刻”…

1969年.当我从一本散文集中看到画家丰子恺所写的“黄山印象”后,就萌发了想去黄山的意向。那时对黄山根本不了解,也很少有这方面的旅游介绍。凭着一种好奇和探索的心理,我约了同宿舍里的两个伙伴来到了黄山。恰逢两个多月前黄山遇到了百年不遇的洪水灾害,整个歙县地区沿江房屋几乎全部倒塌,灾民们住在省政府援助的帐篷里。练江上游的桥梁都还没有恢复,从歙县去汤口的长途汽车只能开到一个叫“杨村”的地方。接着,想去黄山的话必须徒步走几十里山路。更可怕的是在离杨村不远的地方要经过一条大河,河上的桥面已经被洪水完全冲毁,只有五、六个桥墩竖立在河中(这就是歙县的长途汽车不能到达汤口的原因)。桥墩之间,临时用两根火车铁轨架在上面作桥面,我们背着行李,鼓足勇气,胆战心惊地越了过去(否则就到不了黄山,只能打道回府啦!)。从杨村千辛万苦地走了将近七个小时,在深夜才赶到了位于汤口的“黄山旅馆”。

第二天清晨,我们从汤口上山,经温泉一口气登上了玉屏峰,据文殊院里的接待人员说,当天整个黄山只接待了11个游客。难怪走了一天的山路没有见到一个人,而且我们在温泉停留时有好心人嘱咐我们上山一定要给文殊院打个电话,否则没有人会烧饭给你吃!

离开黄山时仍然从原路返回下山(白鹅岭至云谷寺的山路还没有开通),在过了慈光阁即将到达温泉的山路边,我们被那潺潺的山泉流水所吸引,忽然想在这里凿刻几个字以抒此刻的心情。我与同行的小章两人化了两个多时辰,在峭壁上刻上了“听水”两个斗大的字,并涂上了红漆。下面还留有三人名字中各取一字的落款。…

相隔了约38年,我又一次看到了那两个大字,心中涌动出的感慨和激情是不用说了!经过那么多年来的风风雨雨,尽管字上的漆痕已经褪去,但两个大字依然十分清晰。它使我想起了那早已逝去的往事,想起那快乐的篇章,想到人生的短促,年轻人啊,真应该好好珍惜自己的青春。

玉屏峰索道是十年前才建造的。为了在黄山建造这条索道,学术界争论了很长时间,许多人都认为会破坏黄山的生态环境。但是,巨大的经济利益使政府下了决心,建成的索道呈单线自动循环车厢式,每车可乘坐6人。从此,人们可以很轻松地从玉屏峰(前山)索道上黄山,再从白鹅岭(后山)索道下来。甚至可以一天游完黄山。

我们在山下排了足足两个小时的队伍,乘上缆车6分钟就到达了峰顶。但是,与过去我徒步爬山相比,那种渴望在挑战和征服自然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就感却已荡然无存了。

也许登山的过程是很枯燥乏味的,然而,当你每一次克服攀登和穿越的困难,当你登上了顶峰再回想这一过程的时候,你都会体验到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快乐!那是一种激动人心的、不可言喻的快乐!与大自然如此亲密的接触,使你全身心都得到了彻底的放松,并且还能从中获得全新的体验与感悟。

因此,在这里我由衷地希望那些想了解黄山、体验黄山、亲近黄山的年轻朋友,千万别乘坐“缆车”,一定要从前山徒步爬上玉屏峰,这15里山路会给你带来一身难忘的回忆,还可以看到许多绝妙的景色。

沿途,你可以在紫石峰南麓的温泉沐浴;你可以观赏到气势磅礴、飞奔直下的人字瀑和逍遥溪边惟妙惟肖的虎头岩;还有那清新悦耳宛如琴声的鸣弦泉以及诗人李白酒醉后绕石三圈的醉石都值得游人去止步品味。拾级而上,你首先经历“阎王壁”跨过“度生桥”,表明你已经度过了坎坷的人生,然后来到“小心坡”越过“度仙桥”表明你已经进入“仙界”,去享受那飘飘欲仙的感觉。

记得那一年,我们爬到了“半山寺”歇足休憩,那是一座位于黄山龙蟠坡下,依山而筑的小寺。寺名的意思就是你已登到半山腰了。迎接我们的是当时前山惟一的一位和尚,也是1957年10月曾接待过开国元帅刘伯承的和尚(现在“半山寺”上的匾额就是当时刘伯承所题的)。老和尚殷勤地为我们泡了一杯黄山毛峰茶,一边向我们介绍周边的景色。

最有趣的是寺前流泉石板正在洗衣服的竟然是他的老婆—一个地地道道的山村农妇。原来这是一个还俗的和尚,也是“半山寺”最后一个“关门”僧人。记得印象最深的是他带我们去观看半山寺对面那昂然耸立的立马峰,那腾空而起的马头以及万丈峭壁上凿刻的“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十个摩崖石刻大字,确实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在赞叹之余,听和尚讲述当时怎样把人放在竹篮子悬吊在半空中凿字的情景。…临别时,我们送给他几枚毛主席像章,他特别高兴。要知道,那时送毛主席像章是最珍贵、最时尚的礼物了。

玉屏楼前,不大的平台上挤们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迎客松旁是排队等候拍照的游人。与当年只有我们三人对着南海云涛饮酒作诗,抒发情感的情景真有天壤之别。那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送客松已经离我们远去,再也看不到它那“岩前倩影侧枝伸,青翠容颜满面春。”的英姿。为了弥补没有送客松的缺陷,只能将不远处一棵原来的“望客松”改名为“送客松”。没想到我第五次来黄山时所照的送客松倩影竟成了绝笔!

在导游的催促下,我们拼命赶路。因为旅行社安排今天上午登上玉屏峰后,必须在下午5点之前赶到白鹅岭索道下山,那是将近18里的山路。大家跟着导游经莲花沟、百步云梯、鳌鱼峰、天海到光明顶;再一鼓作气地经北海直达白鹅岭索道,途中可以说是雾里看花,什么也看不清,最好的景点如西海排云亭、猴子观海、始信峰等都没有时间去。同去的旅友最大的体会就是一个字:累!

不过,在到达北海狮子林小憩时,一条弯曲的小路却使我想起1988年我曾带了五个同事从这里沿着这条小路去松谷庵的情景。

从北海清凉台到松谷庵有6500级石阶,约15里路。沿途经过一道亭、二道亭和三道亭,周围山上分布有许多怪石景观。这里游人稀少,显得十分宁静和清幽,那年我们六人下山步行约2个小时后,来到了松谷庵。松谷庵隐藏在黄山北部的叠嶂峰下,庵前是成片的翠竹和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半百的老尼姑,这也是松谷庵当时留下的惟一一位尼姑。由于游人稀少,很少有人光顾到这里。

我与她交谈后知道这里可以居住,而且价格暴便宜,便决定在这里住一宿。住宿设在庵中的二楼,老尼姑把一根竹梯搁在搂下天花板上开着的一个四方形天窗上就成了上下通道。楼上有一间约150平方米的大房间,靠里面是左右两个小间;也许很长时间没有人居住过,左边那间房的窗口竟然长着一个很大的马蜂窝!把大家吓坏了。为了安全,我们决定把左边那间房堵死,女同胞住右边那间房,男同胞住外面大间里。老尼姑把所有的25条被褥全部贡献出来,女同胞们把其中的六条垫在下面,四条叠起来当枕头,四条比较干净的当盖被。

忙活了两个时辰后,开始解决吃饭的问题。正好老尼姑在庵后种了很多蔬菜,足够我们享用。又碰上几个挑担的山民要将山下刚捕捞的鱼、虾和石蛙送到北海宾馆去,被我们拦截买了下来。尼姑庵外有一个厨房,里面有一个大灶头,可以很方便地点燃木柴来烧菜煮饭,老尼姑很热心,拿出了油盐酱醋,在她的指点下,大伙自己动手做了两顿别有风味的美餐。尤其是那顿晚餐,当我们去五龙潭和翡翠池嬉戏玩耍归来时,老尼姑不知从那里弄来一只草鸡,还为我们烧好了米饭。大伙乘兴把木桌、长凳放在翠竹林边美美的吃了一顿,那滋味真的比高档饭店的豪宴不知要强多少倍!。当时我就在想,如果在旁边插上一面写有“酒”字的黄杏旗子,再放上几壶陈酒,我们不就成了施耐庵笔下《水浒传》里的人物了吗?...

山水旅行社组织的这次黄山游,在山上只待了一天,确切地说是“转”了六个小时,要想细细地品味黄山的魅力是不可能的。只能是感受一下而已。当我坐上返回上海的旅游车时,我已经在策划下一次什么时候再来黄山,也许我将会再组织十多人的团队,花一个星期的时间畅游黄山。人们都说,美术大师刘海粟一生十上黄山,我想自己一定会超越他,这并不是梦想。

为了能够尽兴游玩黄山,本人认为最好的旅行线路应该是:第一天清晨,从汤口取小道到达温泉后左行沿逍遥溪经慈光阁上山,至半山寺右拐上天都峰;下山后经天门坎直达玉屏楼住宿。第二天,从玉屏楼出发,沿莲花沟、百步云梯、鳌鱼峰经天海到光明顶,再走左路到达西海安排好住宿后去北海始信峰、狮子林猴子观海等处,返回后傍晚去飞来石、西海排云亭观晚霞。第三天,从西海排云亭下,去西海大峡谷景区和白云景区游览,约6小时后到达天海,从玉屏峰索道下山住温泉,顺便洗个温泉澡。第四天在汤口汽车站坐6:20的长途汽车回沪。

当然,以上的线路只适宜年轻人群体,对老年人来说,还应量力而行。或者,在黄山住上一个星期,那才能体验到黄山的真正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9 03:16 , Processed in 0.77502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