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徽州目连戏

[复制链接]

52

主题

52

帖子

156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14 11:57: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天上午,虽然不时下些小雨,屯溪黎阳商街古戏台前的广场上还是十分热闹,近千人参加正在这里举行的黄山市暨屯溪区第十个文化遗产日活动。一些非遗传承人在现场展示徽州漆器髹饰技艺、歙砚制作技艺、徽州竹编制作技艺、徽墨制作技艺、徽州烧饼制作技艺、徽州挞粿制作技艺、徽州顶市酥制作技艺、徽州毛豆腐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包括徽州民歌、徽剧、徽州目连戏、民俗舞蹈等节目的非遗民俗表演,更是受到人们的欢迎,叫好声不断,掌声不绝。
我最感兴趣的是徽州目连戏。早就知道它是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也是国家重点保护濒危剧种,平常演出极少,来黄山市一年多,一直没有机会欣赏过。今天演出的是祁门县的农民,目前好象也只有祁门的几个村才能演出徽州目连戏。他们先后演了三出,分别是《跑猖》、《孤幽捉刘氏》、《挑经挑母》,非常精彩,充分体现了徽州目连戏原始、粗犷的独特风格和浓厚的乡土气息。
《跑猖》里,五个脸上涂成青、红、黑、白、黄色,头裹彩巾、身着红衣、手持钢叉的“猖神”,在古戏台上来回奔跑、呼喊,并不时口喷火焰,它们在驱除鬼邪,纳祥迎福,保佑百姓平安。《孤幽捉刘氏》则是几个面目狰狞、手执兵器的孤幽鬼按照阎王的命令,在判官指挥下捉拿刘氏,将其锁到阴曹地府。中间有不少滑稽场景,观众常常被逗的开心大笑。《挑经挑母》讲的是皈依佛教的傅罗卜挑着一头装经书、一头挑着有母亲画像的箩筐,前往西天求救母亲,孝心感动观音菩萨,菩萨派猴精帮助他打败众鬼。拿着根金棒的猴精,把众鬼打的前仰后翻、一败涂地,武打场面非常精彩。
因是在古戏台演出,不可能有字幕,演员们的唱词、对白又全是祁门方言,只能看懂个大概。好在坐在一起的胡君是内行,不时给我做些介绍。他说,不仅演员全是地地道道的农民,道具、化妆、乐器等也都是农民自己搞的。以前徽州地区目连戏很盛,文化大革命后基本绝迹,近几年来恢复了一些,现在祁门县的历溪、栗木等村有戏班,今天演出的是历溪目连戏班,七月份他们还将到香港演出。
目连戏是中国戏剧史上有证可考的第一个剧种,被视为戏剧鼻祖、中国戏剧活化石。该戏主要讲述傅相之妻刘青提(也称刘四娘)大开五荦、亵渎神明被打入地狱,其子傅罗卜(法号目连)历尽艰辛赴西天求佛救母,感动观音菩萨和佛祖,最终将母亲救出地狱的故事。故事最早见于《佛说盂兰盆经》等佛家经典,唐代时出现相关变文、说唱,宋代已有能够连演七天的杂剧,到明代则成为一台释、儒、道相结合的大戏,遍演全国各地,影响广泛。由一出宗教戏成为一个有重要影响的剧种,这在世界戏剧史上是唯一的。
徽州是公认的目连戏发源地之一。古徽州人喜爱歌舞戏剧,祭祖、庙会和婚丧嫁娶等都要演戏。史书记载,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三月徽州府邑城东效举行的迎春赛会上,各地请来的戏班和本地戏班在36座戏台上演出,可见其盛。清朝乾隆年间的四大徽班进京,并完成了徽剧向京剧的华丽转身,成就了中国戏剧史上的光辉一页,当然这是后话。我这里想说的是,至少在明嘉靖年间以前,目连戏肯定在徽州地区有所流传,而且比较普遍。否则,徽州就不会出现一个对目连戏发展有极其重要作用的人来。
这个人叫郑之珍,徽州祁门清溪人,自幼读书,但屡试不第,后弃考任教私塾并专心戏剧创作。在整理、综合以前各种“目连救母”变文、说唱、杂剧的基础上,他于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写出了一本《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共上、中、下3卷102出(亦说100出)。这本《戏文》宣扬佛理、劝人行善、传播孝道,并揉进了大量的徽州民间传说、爱情故事和徽州民俗,穿插了筋斗、跳索、蹬坛、爬杆、窜火、跳火圈、叠罗汉等杂技,将唱、做、念、打融为一体。四年后刻印面世,在徽州地区演出,很快在大半个中国广泛流传。
目连戏非常灵活,可分可合,分可演一出数出,合可连续演数天。郑之珍的《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可连续演七天七夜。当时有“两头红”的说法,指的是目连戏从太阳落山演到次日太阳升起。清乾隆年间,官至刑部尚书的戏剧家张照参照郑之珍《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编撰成《劝善金科》,共240出,每天演24出,也要10天演完。而且,目连戏不需要固定的演出场所或舞台,演出时不分台上台下、演员与观众互动频繁,这也是它与别的戏剧有很大不同的地方,可谓独树一帜。
郑之珍的《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首先在徽州祁门、歙县、石台、婺源等地演出,有力促进了徽州目连戏的发展。徽州是程朱理学的发源地,其剧本中本就包含了浓重的忠、孝、节、义等程朱理学的思想,符合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而且通俗易懂。同时,戏中有大量的徽州民俗风情,有徽州人普遍喜爱的武打杂技、神仙鬼怪,基本唱腔是当时徽州一带流行的“徽池雅调”,对白和唱词是方言俚语。所以,这一具有非常浓郁地域特色的戏剧,一上演就受到了徽州百姓的欢迎。据记载,明清时期徽州一府六县有目连戏班数十个。演出规模也很大,连续演的有三天三夜、五天五夜、七天七夜不等,观众经常是成千上万。相比其它地方,祁门的目连戏班数量较多、技艺较高、影响较大。在祁门一直有目连戏“出在环砂、编在清溪、打在栗木”的说法,“打目连”(即演目连戏)在祁门城乡老幼皆知。
明清是徽商的鼎盛时期,徽州目连戏也伴随徽商的足迹走向各地。当然,目连戏的发展不是因为这一原因,更多的是与佛教的传播有关,目连戏本来就是宗教戏。目连戏在全国其它许多地方兴盛起来,并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剧本,内容不断扩展,情节不断丰富,表演形式也不断多样,增加了当地民俗、忠孝节义故事等很多与《目连救母》相关及不相关的内容。清代初期,目连戏进入皇宫演出。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在宫廷演目连戏时,曾按照康熙帝的旨意,用活虎、活象、真马参加演出。张照的《劝善金科》,就是按照乾隆帝旨意编撰、供内廷演出的大戏,宫内经常在岁末演出。宫廷演出对目连戏在民间的蓬勃发展,肯定也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可以看出,在目连戏发展过程中,“负高世之雄才、擅凌云之绝响”的郑之珍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此前,目连戏都是以一种杂剧形式存在,没有任何系统的文字剧本。郑之珍的《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不仅使包括徽州目连戏在内的目连戏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并进入繁盛时期,数百年长演不衰,而且对后来的徽剧、京剧、昆曲、川剧、豫剧、湘剧等剧种都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些剧种中,都有与目连戏相关的剧目。这些,当然是那个屡困于科场的郑之珍所料想不到的。
徽州目连戏和目连戏的形成与发展,是与当时的历史条件紧密相关的。最重要的是,它作为一种百姓喜闻乐见的载体,传播了忠孝节义的儒家思想、因果报应的佛家思想、驱魔纳福的道家思想等,这些既适应统治者的需要,也适应社会和百姓的需要,所以在明清时期它具有丰厚的土壤。加上内容中深入民心的各地民俗风情、表演中丰富多彩的百戏技艺和风趣幽默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国戏剧史上的一朵奇葩。
徽州目连戏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徽州乃至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历史、戏剧、艺术、宗教、民俗和经济、社会、文化,具有重要价值。近些年来,有关方面采取了政府资金扶持、旅游性演出等一些措施,对徽州目连戏进行抢救与保护、挖掘与传承。但是,因传播方式陈旧、人才和资金严重缺乏等,其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要使目连戏得到更好地传承并焕发生机活力,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一个朋友若干年前曾经在祁门县栗木村看过一次目连戏演出,三天三夜,人山人海,村内村外都是戏场,起猖跑猖,大佛登台、群鬼乱舞、窜火耍牙、赶鬼打鬼、退猖送神,到处鞭炮齐鸣、锣鼓震天、烟火弥漫,深夜里村内和田野上都是叫喊声、欢笑声、喧闹声……不身临其境,想象不出那是一种怎样的热闹,是一种怎样的欢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2 17:35 , Processed in 0.55297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