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人文黄山」黄山温泉——清真之美 风范之雅

[复制链接]

53

主题

52

帖子

156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8 16:27:5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
那天歙县鲍家花园玩回来,我腾地想起黄山温泉景区。且不说黄山温泉——“天下名泉”、“飘然欲仙”的名声,也暂且撇开宫殿式、民族式楼阁亭台,翘檐飞角、红墙绿瓦展露在苍松翠竹之间的妙意,就单单那一石一桥,一树一亭,一瀑一潭,宛若N个浑然天成的大自然“盆景”,镶嵌在一溪三段的河谷里,幽然入境,就足够令我挂念的了。
我1990年来黄山工作,那时温泉有影院、影楼、商店、银行、邮局,是游客乘车、食宿、购物、游玩的集散地,游人川流不息、摩肩接踵,从清晨四、五点到夜晚九、十点,温泉一带都是熙熙攘攘、人声鼎沸。职工们习惯吃过晚饭后逛温泉,我们小年轻晚上逛不厌,还常常相邀周末沿小路走遍温泉所有景点。温泉对于我来说,是鲜活的,生香活色地长在我心田里的,她承载着我太多太多的青春记忆。
2005年,黄山全面整治改造温泉地段,温泉旅游因此少了人气,一度遭受影响,但是,改造后的温泉,巧妙地把汤泉溪两岸的建筑连融合起来,打造成了一个以“自然、健康、温馨、和谐”为经营特色,集住宿餐饮、温泉养生、商务会议、休闲娱乐、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休闲度假区。
2015年,改造后的玉屏新索道正式投入运营,由于索道下站移至温泉景区,“温泉”得天独厚的资源被更好的利用,黄山休闲度假、康体疗养旅游日益升温。这是我一直希望和期待的——温泉再度红火。
我喜欢温泉,喜欢的感觉:只要一动游温泉的念头,就身随心动,犹如打通心门一样亢奋;喜欢倚栏而立在揽胜桥上,让山风拂面,放飞思绪;喜欢溯溪而上,看脚下溪水“欢跃”,奔泻、弯转、迂回、流经突兀的花岗岩石,“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喜欢自然天成的人字瀑、郑公钓矶、虎头岩、药臼、丹井、三叠泉、鸣弦泉••••••不记得是哪位艺术家赏析画作时曾这样表述:“当你把眼睛的焦距对准它,你的心跳、耳朵、皮肤、神情会感觉到,它在对你说话,在向你表达一种情绪”。人字瀑、大好河山(石刻),给人这种感觉就特别浓厚。
现在的温泉有种深藏的婉约清真之美,山居禅意之美。这种美,因季节、气候的作用,更有一种风范之雅:山水静穆,松石别致,春华秋实,暗发幽香。


(二)
游温泉是一个大、小循环路线,即沿溪步道循环和沿公路步行循环,且均以揽胜桥东、西桥头起始(景区旅游专线新国线大巴温泉停靠站)。游客从黄山南大门来到黄山揽胜桥,就到达了温泉景区。
从揽胜桥东、西桥头,沿溪步行道上行约100米,均能抵达名泉桥、温泉(泉眼)。立于名泉桥上,可欣赏炼玉亭、翼然亭、观鱼亭,天下名泉、大好河山、飘然欲仙等景观、石刻。当阳光透过参天的松树、水杉、银杏、枫树而洒向溪涧,清泉从脚下石桥拱洞淙淙流淌之时——早已沉醉在“燠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当中了。
沿溪右侧古道,拾级而上,绕过翼然亭,上行几十米,有两巨石矗立溪畔,中间青石板相连——是为“郑公钓矶”。相传元代学者郑玉隐居黄山读书时,常在此垂钓,又名“郑公钓台”。再前行百余步,即可见数个翠绿深潭,波光粼粼,水底石子晶莹剔透,这就是有名的青龙潭、白龙潭了。再往前一拱石桥横跨河床,溪水平铺流泻,瀑花飞溅,碧波荡漾,令人惊艳——啊也!是“画”是“景”!
拾级而至回龙桥、人字瀑、黄山干部疗养院。沿途可观赏“吼狮石”、“龙虎斗”及石刻。过“回龙桥”,眼前是一左一右的两条步行道,一条沿溪步道去往白龙桥、虎头岩,一条是登山步道到慈光阁上玉屏楼。左拐,上“白龙桥”外望,山峰迤逦,树木葱茏,雾气氤氲。飞檐翘角、琉璃瓦屋顶隐现于碧绿之中,山水里寄居,何等妙曼快活。
转身,桃花溪、白云溪两溪交汇奔泻流入汤泉溪,硕大威严的“龙吟石”、“龙头石”挺立溪畔。“且听龙吟”石刻,雄浑遒劲,雨水充沛之际,两边山谷里的山洪喷泻而下,河底石头撞击之声犹如闷雷,仿佛双龙搏击发出的嘶吼,难怪画家汪采白有诗赞叹——“一径烟萝晚翠深,乱云行野乍晴阴。荒亭日落松风过,水碧沙明龙自吟”。倘若刚才经过“入胜”石刻,仅以石刻来看待“入胜”两字,浑然不知其意,此时,应有恍然大悟,原来如是。
抬头次第望远,隐约在深秋里的黄山艺术馆、观瀑楼、玉屏索道新站,赤红、橙黄、翠黄、黄绿的树丛由汤泉溪漫向桃花峰、云际峰、圣泉峰,“枫松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绣”。
继续沿白云溪拾级而上到虎头岩、水厂,通头连接温慈公路。途经武警黄山指挥所、双溪宾馆、虎头桥、慈光阁中转站,沿途可赏丹井、药臼、虎头岩。
“虎头岩”是一巨大如猛虎昂首蹲伏的石头,岩下有石凳可坐,如虎张嘴吞人,岩石石缝中杂生几簇野草,酷似虎须,风化的花岗岩石有两处突兀,酷似虎的双眼,故名。
在虎头岩附近(双溪宾馆门口的白云溪段),溪中巨石有一圆穴,称为“丹井”。《黄山志》记载:丹井,口小底小肚子大,为螺旋形尖底。旧传轩辕黄帝曾在此处炼丹,故名。穴旁刻着明代汪道昆手书“丹井”二字。距丹井30米处,原有“药臼”,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捣药,故成臼状。丹井、药臼,同为冰川遗迹,据地质专家考究其成因是由砾石在旋涡状水流冲击下,沿原始裂隙相互碾滚,由小到大磨蚀而成。(因山洪等地质灾害原因,现“药臼”遗址已被损毁。)
在水厂这个位置,有三条游道供选择。沿公路右行(上山),可到达慈光阁,慈光阁原名为慈光寺,古称朱砂庵,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万历年间普门和尚改为法海禅院,后名声渐大,传入宫廷,并于万历年三十八年钦赐“护国慈光寺”,现慈光阁匾是董必武题写;沿公路左行(下山),过洗药桥,百余米,石阶折上,至桃源亭。“桃源亭”,上下两层,六柱六角,绿色琉璃瓦盖顶。登亭远眺,温泉两岸风光尽收眼底,玉屏索道云际中循环运行,云际峰、天都峰、青鸾峰直插云霄。出亭沿公路下行,途经玉屏索道新站、观瀑楼、黄山艺术馆、飘雪温泉、揽胜桥;若选择沿白云溪溯溪而上,走汤岭关古道,沿途可观赏三叠泉、醉石、鸣弦泉、五里桥、汤岭关。
游客若想细致观赏人字瀑,选择“温慈公路”到达观瀑楼为适。“观瀑楼”,宫殿式两层楼房,平面呈“凸”字形布局,雕梁画栋,造型别致,二楼平台是观人字瀑的最佳位置,楼也因此得名。“人字瀑”,《黄山志》记载:位于温泉景区朱砂峰、紫云峰之间。危岩百丈,石挺岩腹,瀑布一源两流,形如“人”字。瀑布长130米,落差约800米,如同两条白龙飞舞,散珠溅玉,巨大恢弘,气势磅礴。
游客若要观赏百丈泉,选择“温云公路”抵达最为合适。从揽胜桥右转沿公路走过安徽省工人疗养院,前行约1华里,就能看到公路旁的观瀑亭。“观瀑亭”,是一个六角风景亭,是眺望百丈泉极佳位置,故此而得名。登亭眺望紫云峰与清潭峰间的百丈泉:雨后瀑水从百米高巨大岩石壁上奔流直泻,如白练长垂,银河落挂,声震山谷;晴日涓涓细流如轻纱缦舞,山风将飞流吹离岩壁时,似无数洁白的细带在空中飘荡,美妙绝伦。出亭右行,约两三百米,就到百丈泉,左行是一条岩壁开凿的马路,经雨量站、紫云平房,直达安徽省干部疗养院(人字瀑)。下雪后,站在这条路上看对面的桃花峰,黄山艺术馆、观瀑楼、飘雪温泉、温泉休闲度假酒店,山野空寂,银装素裹,万千意象。
温泉四季皆美景,且四季景色各有特色。春看花卉,夏观溪瀑,秋觅红叶,冬赏雪景。温泉游,老少中青皆适宜,踏春、避暑、登高、冬游,休闲度假极佳去处;游温泉,循环步道,舒适平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3 03:55 , Processed in 0.72327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