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桃源在祁门】这个盛产红茶的地方,竟藏着一辈子想去的人间仙境!

[复制链接]

105

主题

105

帖子

315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9 16:06:4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日秋分,从今天起,

太阳就开始直射赤道直到南回归线了!

北半球的秋天,也就真正到了!



有人说,

新疆喀纳斯才是秋天该有的样子,

内蒙坝上草原的金黄地毯,

九寨沟的绝色山水……

这些才是秋天该去的地方!

遗憾的是,两日周末,这些只能是心中的远方!


如果你想找寻一个世外桃源,

欢度一个愉快的周末,那就去吧!

去桃源!

在那个盛产红茶的地方——祁门·桃源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提到桃源,脑海中就是那首倒背如流的《桃花源记》,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在这里可以遇见!

遇见-古桃源



桃源,位于黄山市祁门县闪里镇桃源村!去桃源村的路上,有一座小山,遮挡了村落;一条小河,绕山流淌。要去桃源村,就要沿着小河走,可不就是缘溪行吗?









河上一座廊桥,跨在桃源村的水口上。廊桥一端的房屋,从前的魁星阁,后来成为了生产队的牛棚……(神奇的角色转变!)




廊桥旁立着两块石碑,一块禁止赌博,一块禁止强讨恶丐。可以想象,刻字立碑,也说明是何等的看重这样的约束。(乞丐后面的那二字,谁能够认得?)




来到村口,迎面就可以看见高墙后的一所三进院落。







桃源村的居民为陈姓迁徙而来定居,后代人丁兴旺,分支出五门,建起了七座祠堂,号称“五门七祠”,都是明代所建。






走进村庄,石板路悠长。陈家在这里世代延续,也传承下来乡间民间的文化。










低头看,柱础硕大,纹饰精细完好。抬头看,梁上的雕饰依旧精美。



村中巷道颇多,往往曲径通幽。那七座祠堂分散在村中,走上几步,便又是一座分祠。






这些徽派的粉墙黛瓦间,经常可见一些小小的情趣。




桃源村,村前是水,村后有山,山上有高大古树多株。



最奇特的,是一株樟树生长出五根粗大的枝桠,分别代表了陈家的五门分支,枝繁叶茂。







古树的郁郁葱葱,构成了桃源村的好风水,也庇护着桃源村兴旺了很多年。






溪边的水牛,山林田地,养育人们代代至今。桃源村,隐在山间,很久不为外人所知。





在年年新发的嫩叶中,抬头,阳光从叶隙中洒下,隐约可见天空明朗的样子,低头是斑驳的树影,古老的村庄也在换发新的活力。


村里人说,在经过整修完善后,将成为“祠堂村”的形象对外推出,将要收取门票了……又是一个新的景点即将推向旅游市场。

桃源·丰收






说到秋天,最开心的莫过于辛勤耕耘的农民伯伯,中秋已过,大丰收的时候也已到来!






桃源,是一个盛产茶叶和水稻的地方,这个时候去,收稻子的村民脸上洋溢的笑脸,仿佛整个世界都敞亮了……



说起丰收,桃源村的挖莲藕的时候应该要到了!春日的桃源荷塘,荷叶翩翩,荷花朵朵,一副欣然的样子,如上图!



而深秋的荷塘,只剩下残荷一片,只是,你看不见深埋淤泥之中的鲜嫩莲藕!我在想,新鲜的莲藕,究竟能有多少种吃法!如果你去,记得要吃!

桃源·星空



桃源的星空,不时便有流星划过,就在流星划过的那一秒,希望你来的及许下心愿!







我希望:早日归隐,类似桃源,劈柴喂马,春暖花开。

桃源·南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种陶渊明式的悠然自在,在学生时代很是茫然,而如今,走在社会上的我们,这种“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正是我们努力追求的!



在桃源,这里还有一个独特的地方——南山客栈,那是桃源村唯一可以提供住宿的地方。




桃源,没有过度的商业化污染,仅有的客栈就是南山,我想南山客栈的内心独白应该是这样的“你来与不来,我就在这里,不悲不喜。”不是骄傲,而是一种看淡一切的悠然!


其实,不用采菊,走上天台,便是天高云淡……

桃源在祁门,可祁门不止有红茶,

还有梦想中的世外桃源!

桃源虽美,可不要久留!

到时不愿回来,那可不关我的事~

这是古徽州隐匿的美景地,

值得一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3 03:16 , Processed in 0.07815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