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徽州天井下,坐看风起云涌,静待云卷云舒

[复制链接]

79

主题

79

帖子

237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6 20:10:4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徽州天井是古徽匠人有意设计建造的,是徽州先人智慧的结晶、文明的产物。关于徽州天井的成因,至少有这么几点



为了采光。秦汉以后,中原地区汉人不断南迁徽州,带来了北方的四合院式建筑,与徽州本土的干阑式建筑融合、演变后,逐渐形成了这种可以防盗、防潮、防兽的高墙、深宅、无外窗的“四水归堂式”建筑。天井的设置可满足这种建筑的采光需求,使厅堂、厢房能采到天窗之光。




为了通风。徽州古民居大多为砖、木结构,为了防盗、防潮、防兽的需要,徽州古民居又多高层、深宅且无外窗,因此屋内通风问题的解决,只有依赖天窗即天井这一条路了。这样,在高高的院墙的封锁之中,又带来了一片湛蓝的天空,一个相对开阔的空间,显然使之更为敞亮明朗,空气也更为流通清新。




为了聚财。这个成因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个是古徽俗有“暴室能聚财”之说,“天井”使家室暴露可满足“聚财”心理;另一个是天井的水使周遭坡顶雨水不至外泄而流于室内天井上的明沟中,所谓“肥水不外流,财气聚家中。”




为了聚族而居。徽州人讲究聚族而居,“民不染他姓”。随着子孙繁衍,房子就一进一进地套建,这些鳞次栉比、紧密相连的民居的采光、通风等问题的解决更必须依仗天井这个天窗了。歙县沦坑村的方春福宅,有三进三层三个天井;黟县宏村承志堂,有9个天井;歙县郑村西溪和义堂,则有厅堂20个,居房50间,厨房11间,天井更多达16个;但最多的还是歙县棠樾村的保义堂,共有108间房,36个天井,堪称天井之最了。



巧妙的利用空间:由于徽州自古就是山多地少,有俗语说:“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地皮紧张造就了徽州的房子密集性很高,开窗户采光势必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而开天井采光这样可以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所以建筑学家眼里的天井就成了巧妙的利用空间的说法了



为了顶天立地、天人合一。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徽州古民居建筑文化中每每打上徽商的烙印。徽商一方面“雄踞神州半壁江山”,富甲天下;但另一方面,在外边又被“重农抑商”的桎梏所制抑着,于是在家中设置个天井,既获“天人合一”之灵气,又有“顶天立地”之满足;





当然,现在城市一族为了放松心情来到徽州,住进经过改造的民宿,坐在徽商修建的古宅中,当你抬头仰望天井那一片天空,是否有想象到当年徽商的那种“坐看风起云涌,静待云卷云舒”称雄商界几百年的气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7 03:35 , Processed in 0.07772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