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方婆遗风,渊远流长

[复制链接]

112

主题

113

帖子

339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10 11:10:0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黄山知名导游 于 2017-9-5 22:47 编辑


一杯茶,成就了一杯无华的水。一位方婆的传说,带动了婺源鲜为人知的良好风俗。

婺源早在汉晋时期,就开始了茶的种植,是著名的茶乡。自古以来,婺源家家种菜,人人饮茶,茶礼茶俗盛行。家中来客,不问亲疏先泡茶敬茶;婚嫁迎娶,敬茶先敬尊长;在许多偏僻的乡村古道上,还建有茶亭备有茶水,供行人饮用。相传,这种民风的形成与传播,与婺源历史上一位叫“方婆”的老人有关。



         婺源东北部的浙岭,系吴楚分源之地,冈峦相接数十里,地势险要,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徽饶二州的必经通道。一条十五华里的古驿道,在浙岭上蜿蜒盘旋,岭头的一间古驿亭,成了行人挑夫歇脚小憩与遮风避雨之地。在一千多年前的五代时,浙源乡村有一位慈眉善目的方婆,常年在浙岭古驿亭,汲山泉,煮绿茶,方便过往行旅,不取分文。
        岭还是那条岭,亭还是那座亭,风烛残年的方婆在她生命最后的日子,一刻也没有离开挚爱的浙岭茶亭。方婆辞世后,葬于浙岭上。过往路人感其恩德,途经其墓时捡石堆冢,以报其恩。年复一年,方婆的墓逐渐堆成了高约 6米、占地一分的大石冢,世人称为“堆婆冢”。文人名士获知方婆的事迹后,纷纷题咏赞叹。明代诗人许仕叔《题浙岭堆婆石》以记,诗中就有“乃知一饮一滴水,恩至永远不可磨”的咏叹。









         在婺源,方婆对民间风俗的影响深远,乡民以礼待客,以做好事为荣,在乡村一些山亭、路亭、桥亭、店亭设缸烧茶,不取分文。有的甚至帘旗高挂,上书“方婆遗风”四个大字。浙岭之上,方婆和“堆婆冢”,成为婺源民间推崇至善至美的精神象征,影响教化着一代又一代婺源人。古时婺源乡村,三五里之间都设有茶亭。茶亭的建筑各有特色,有的原始粗犷,有的古色古香,亭里设有供人休息的木板长凳,亭角上设有茶灶,终年飘着缕缕茶香。茶亭用陶罐烧茶,用小瓯盛茶,用小竹筒勺茶,过往行人可尽情饮用。茶亭中,住有人家进行打理,男的在外耕田种地,女的在亭里煮茶做针线。她们经年在茶亭烧茶、敬茶,默默沿袭着方婆遗风,成为婺源茶道“敬、和、俭、静”的精神传承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6 08:23 , Processed in 0.07947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