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彩虹桥

[复制链接]

2038

主题

2046

帖子

7509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0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1 09:57:3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早一十点我们的包车已经到了清华镇,也就是彩虹桥的所在地。此桥在婺源来说是一种颇有特色的桥——廊桥,所谓廊桥就是一种带顶的桥,这种桥不仅造型优美,最关键的是,它可在雨天里供行人歇脚。廊桥在全国有多少我不知道,但就我所见有湖南凤凰的廊桥,其中我最欣赏的还是贵州黔东南的风雨桥,也称花桥,实际就是廊桥,不论造型、种类上相比,它都是最美的,它的用途比汉族的要广泛得多。只是婺源的廊桥是宋代建造的古桥,是其它廊桥所不及。这座桥取唐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意思取名。桥长140米,桥面宽3米多,4墩5孔,由11座廊亭组成,廊亭中有石桌石凳。彩虹桥周围景色优美,青山如黛,碧水澄清,坐在这里稍作休憩,浏览四周风光,会让人深深体验到婺源之美。

彩虹桥最大的特点:设计非常科学,其一、桥墩像半个船形,前面丰锐,后面平整,流线形,起到分解洪水对桥墩的冲击力。正是由于科学的设计,古桥能保存到今天,历史上曾记载,最大水位接近桥面,当时洪水汹涌,假如墩头是平面的,桥早已被洪水冲毁。其二、桥墩之间距离不等。墩距的最大跨度为十二米八,最小的为九米八,相差三米。这种设计,是根据汛期洪水的走向确定的。主流量经过的地方墩距较大,有利于行洪,桥墩受到的冲击也小;水流平缓的地方,墩距较小,受到洪水的冲击力相对小些。其三、条石之间砌法讲究。桥墩是用长短大小不一的条石相钳在一起,缝隙小,结合的非常牢固。这是因为桥墩内部是用砂石填充的,一但条石出现缝隙,长年被洪水冲击,很容易拉大口子,砂石被淘空,桥墩就会倒塌。要修复一个桥墩难度大,桥墩的最大水深有四至五米,在当时落后的生产条件下,要清到岩基,将上百斤或成吨的石块砌好,难度很大,就光排水一项,要用十多台农用水车,昼夜不停抽水,方能清到岩石砌条石。因此,当初的建造者,想把桥墩做好后,永远不再重修,做到一劳永逸。桥墩是整座古桥的最精美部分。桥面的木质部分,是从桥的延续性,长远性来设计思考的。从经济、结实、耐用、便于维修的角度去做。粗看:结构简单,做工粗糙,榫头之间的缝隙大,长廊都不在一条直线上。说明对木匠的要求水平不高,是普通木匠所建。这样做,其优点在于桥坏了,用最低的价钱,随时能找到维修的木匠。象婺源有钱人的房子、祠堂,当年建造时十分气派,现在就是有财力,找到维修的能工巧匠都是一件难事,只能随着历史而消逝。但桥不能这样,世代的子孙要行走。因此桥的建造者苦心积虑,使这座桥完整地留存到今天。尽管是普通木匠所建,但体现的艺术风格是:古朴、厚重、历史的存积感很强。

其实,在彩虹下游十多米还有一种类型的桥--跳礅,这也是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原始而古朴的一种桥,与廊桥同跨于河上,一直一曲,一高一矮,更增添桥之美,更使人回味。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



(图七)



(图八)



(图九)



(图十)



(图十一)

下幅相片是古驿道



(图十二)



(图十三)



(图十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8 16:14 , Processed in 0.63314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