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误读“徽州梦”

[复制链接]

63

主题

63

帖子

189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6 11:30:2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代社会五颜六色,白墙黑瓦的素颜徽州显得格外清新脱俗。我们在喧闹、嘈杂的都市中挣扎,淡然从容的徽州却偏居一隅,默默坚守,直到徽州成了现代中国人心中一个乌托邦的梦。关于徽州的梦,最凄美的应该是汤显祖: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汤显祖也许曾走在徽州的路上,也许曾走在去徽州的路上。在他之前,有许多人来过过徽州,李白、朱熹......徽州的路上,朝代更替,人来人往。一直到了明代,已经是熙熙攘攘,追着名,追着利,追着心中的梦。就如当下的我们,循着汤显祖的诗句,去徽州找自己的梦境。

出差路上,偶然翻到汤显祖这首完整的诗,才怀疑事情原来不是这样,关于徽州梦也许只是我们的臆想。

游黄山白岳不果·汤显祖


欲识金银气

多从黄山游

一生痴绝处

无梦到徽州


汤显祖,江西临川人,王安石同乡。明嘉靖年间,汤显祖十五岁左右,徽州府的歙县人许国进士及第。汤显祖33岁时,许国奉旨主持会试,录取了汤显祖。许国进入仕途后一直官运亨通,明万历年间,官至大学士,太子太保,担任朝廷辅臣,职务相当于现在第一副总理。这其中也屡遭大臣反对,作为门生的汤显祖上书朝廷,直斥曾经的恩师许国窃权欺蔽,排斥异己,钳制言路,是奸臣。由于政见不合,从此师生交恶,反目成仇。万历皇帝震怒于大臣们妄议朝政,贬汤显祖去广东徐闻,浙江遂昌......最后汤显祖还是回到老家临川,书写自己的人世笔墨大梦。而就在汤显祖被贬那年,他的恩师许国也阅尽繁华,历经人情冷暖,五次上书请辞,南柯梦醒,终回到徽州歙县颐养天年。




位于歙县老城区的许国牌坊


现在歙县老城区还保留着一座恢弘的石牌坊建筑——许国牌坊,记录了当时明万历皇帝对他的褒奖和宠爱。许国一生以廉慎自守,所以累受攻击而不被汀名,能善始善终,但也有人批评他心胸狭窄,性木强,遇事辄发,数与言者为难,无大臣气度。其实被得意门生反戈一击,对许国的打击是沉重的,甚至让他感觉人生的失败感。


不知是在徐望,还是在遂昌,抑或在临川,反正不得而知,但一定是在汤显祖最困难的时候,有个朋友劝汤显祖,“为黄山白岳之游”,以解“乏绝”之困境。不多久,汤显祖就写下了这首诗。





题目中,黄山就在徽州,白岳指的是旁边的齐云山,道教名山。诗的前两句,可以理解为徽商兴盛,徽州积累了的财富为天下所重。如果想要获得成功,一定要到徽州拜访和游历。诗的后两句,前后理解就各有不同。我过去的理解是:徽州是个好地方,我做梦都想去的地方。现在的理解是:这里让我感到绝望,我永远也不会去徽州。


无论怎样理解后两句,汤显祖终究还是放弃了去徽州。虽然那里有他曾经的恩师许国,虽然沧桑之后,他们可以一笑泯恩仇,老师可以为他引荐,让汤显祖重新步入繁花似锦的仕途......汤显祖最后还是没有去徽州,他的痛和不甘是显而易见的,他只是高傲着,是中国文人气质。虽然他有过心动,心里放不下徽州,但也永远走不进徽州。


时过境迁,曾经的徽商在清末开始衰落,黄山白岳还在,而曾经的财富和权势都如过眼云烟。沧海桑田,外面世界无论如何精彩,徽州依然固守着那份恬静的古老时光,和不动声色的骄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7 13:47 , Processed in 0.60789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