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砖雕艺术的传承史略探析

[复制链接]

35

主题

35

帖子

105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0 15:26:5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要:如果说建筑是一种凝固的音乐,那砖雕就是这一凝固音乐中最美妙动人,充满意境和情感的乐章。砖雕俗称“硬花活”,是中国古老的建筑装饰艺术之一。以物质生产为基础,伴随建筑的发展和砖制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而出现,是为了满足人们当时的精神需求、信仰追求、审美要求生活需要所创造的艺术形式。
关键词:砖雕;建筑装饰


一砖雕溯源
1.1巫术与原始信仰
在原始的蒙昧时代,人类还在大自然的威慑下匍匐着,面对战争、争夺这些自己造成的灾难,还有因自然灾害而引起的死亡,人类充满了极度的恐惧。他们把一系列自己不能理解的自然现象及一些自然景况视为神秘力量,把天灾人祸所带来的生离死别,统统都归咎于冥冥中的精灵,人们认为只有依靠和祈求那些超自然力量,才能克服各种灾难,这就是以单纯的祈求为目的的巫术初态。
我们从河姆渡文化出土的骨匕上的对鸟;半坡仰韶文化出土的彩陶盆上的双鱼连体、人面鱼纹及对称鹿纹;陕西临潼姜寨发现的对称鱼纹、蛙纹以及历代流行的不少对称动物的图案中,又可以明显感觉,这些多为动物交尾、交配的变形化,属于交媾巫术。且已经不再作为自然物,而是超自然的精神实体而存在的。可以想象,早期砖雕就是这种意识形态的反映跟延伸。

1.2审美与物质享乐
在社会实践中,人类创造了自身物质本体的同时,也造就了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并且造就了只有人才有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活动,总是表现为人类对于物体本体及精神世界的审视和超越。最大的成果,便是艺术。
严格的说,砖雕的审美功能是在原始信仰和巫术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物质基础也达到了一定高度的必然产物。

二传承史略
2.1商周方砖——砖雕的早期形态
作为一种建筑材料,砖在我国历史悠久。在周代就已经开始使用。
砖的三大主要类型有:方砖、条砖和空心砖。还有特制的楔形砖和企口砖等其他类型。方砖大多都饰有模印的双钩、方格等纹样,一般用于铺砌重要建筑的地面。从陕西扶风的晚周遗址出土的铺地方砖,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有纹样的转制品。
条砖和空心砖要比方砖晚一些,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的遗址中常见模印花砖,有绳纹、回纹和米子纹等纹样。
由此可推断,商周时期的方砖应是砖雕的早期形态。

2.2秦砖——砖雕材质的飞跃
秦砖,在我国的建筑史上久负盛名。作为中国古建筑的文化概念,“秦砖汉瓦”不仅一直是人们推崇的传统建筑材料,还是长期以来民间对中国古代的建筑业和砖瓦材料起始在民俗理念上的一个标志。特别是秦灭六国,建立起统一的封建王朝。在建筑设施上,最著名的当属修建万里长城、全国驿道以及空前规模的阿房宫。
秦砖的原料是富含多种矿物质的骊山沉泥,其烧制以后愈加坚固,所以有“铅砖”之称。在模压成形的基础上还会用模具加印龙纹、凤纹、绳纹、回纹和圆形、s形、菱形等纹样。秦砖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也为砖雕的创作提供了更好的材质依附,这在客观上推动了砖雕的发展。


2.3瓦当——砖雕永恒的伴生物
瓦当是中国古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建筑材料之一,是古建筑中檐头简瓦前端的遮挡物件,同时也是砖雕屋顶装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早出现于西周晚期,在各代的传承中,花纹、式样、风格都在不断变化,各有不同,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色。
(图为博物馆汉代瓦当)

2.4汉画像砖——砖雕趋于成熟的标志
画像砖是以前朝各种带纹饰的砖为基础,随着大修陵墓之风发展起来的。不仅是建筑结构的一部分,还是一种室内装饰画。具有极强的装饰性,有方形和长方形等几种形状。大多数是一砖一幅画面,也有分为上下两个画面的。内容丰富,富于变化,构图饱满,造型简练,可以说,汉画像砖是砖雕真正意义上走向成熟的标志。




2.5魏晋南北朝砖塔——砖雕应用上的拓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建筑的兴起,砖塔十分盛行,这使得砖雕有了更广阔的施展空间加载体。砖塔上的砖雕大部分集中于塔基、塔身和塔刹。此外,南朝时期,还在画像砖上涂饰色彩,其题材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龙、凤、麒麟、龟四灵及羽人等神话和宗教故事以及伎乐、武士、竹林七贤等现实生活的纹样。

南京市博物馆藏南北朝莲花纹砖

2.6唐——砖雕走向繁昌
唐代盛行花砖铺地。所谓花砖,就是表面有花纹的砖,纹样通常为宝相花、莲花、葡萄、忍冬。存留至今最有价值的唐代花砖,要数大明宫和敦煌的地砖。


莲花纹方砖
唐(公元618年-907年)
长32.9厘米、宽32.5厘米、厚6厘米
1958年陕西省西安市大明宫遗址出土

2.7宋——砖雕成为等级的象征
宋代不仅出现了全部砖砌的建筑,还出现了全雕凿的砖雕,其中以浮雕和半圆雕为主,还有包括地面斗八、龙凤、花卉、人物、宝瓶、壶门等若干规范的做法,使得砖雕自此有了建筑等级的象征意义。

2.8明清——砖雕融入民间,跃于巅峰
明代的手工业发展迅速,商业文化繁荣,在科技领域又有诸多突破,再加上,明代的古建筑特色明显且内容丰富,从而促进了砖雕艺术的发展。砖雕在明代完全融入到民间,为广大民间艺人和匠人所接受、创造和发展到极致。其纹样主要有祥禽瑞兽、花草山水、器物、字符、锦文等等。

清代砖雕基本上沿袭了明代的成就,但在艺术上更为繁琐,形式上更为世俗,范围上更为广阔。另外,在清中叶时,由于受到“巴洛克”、“洛可可”等西洋的建筑风格影响,“乾隆风格”模拟洋房盛行,其砖雕艺术达到巅峰,从雕刻工艺到内容题材,都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2.9近现代——砖雕呈现低迷态势
民国初期的砖雕,在形态上基本沿袭、传承了明清风格。各地区的砖雕在创造和使用上也基本形成了其固定的装饰风格和模式。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文化受到冲击,是传统的建筑业,包括砖雕的应用与传承走向低迷。特别在公寓式新型建筑出现以后,砖雕的使用大为缩减,这使得一些砖雕艺人不得不改行,另谋出路,导致砖雕的制作技艺逐渐萎缩,甚至濒临失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2 11:48 , Processed in 0.61897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