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婺源:篁岭晒秋

[复制链接]

32

主题

33

帖子

99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7 08:31:1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篁岭晒秋图

        人说篁岭老街美,我说,篁岭“晒秋”更是闻名遐迩,堪称中国绝无仅有。我就是冲着晒秋而去的。
        挂在山崖上的篁岭古村,地无三尺平。大街上,农家的一楼大门前临大路,大门后是厅堂。每户人家的二楼,推开后门几乎都可到达更高处的另一大路。几乎每家都会在二楼门前砌堵墙,与屋外搭建的水平木棍架连成一体,用以晾晒农副产品,较好地解决了坡地建村、没有平坦处晾晒农作物的矛盾。
       早年,篁岭人的祖先们就用竹晒匾晾晒农作物,既不占地方,又便于收藏。那时,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成了竹制晒匾的世界:长长木架托起圆圆的晒匾,晒茶叶、蕨菜、红辣椒、稻谷、黄豆、玉米、笋干、南瓜圈……五颜六色的农作物与黑色屋顶相映成辉,甚是壮观,形成了世上独一无二的“晒秋”农俗景观、最美的乡村符号。
      时至今日,篁岭这种晾晒农俗现象,已非秋季“专属”,一年四季都有展示,演变成了它乡村旅游的名片。只不过秋季丰收季节,“晒秋”表现得更为丰富、更为“神韵”罢了。
       “篁岭晒秋”自打被文化部评为“最美中国符号”之后,更开发了“晒秋节”——每年六月六、九月九,篁岭都会举办隆重的晒秋节。
       通过晒秋节举办,古村形成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游客来篁岭可以看晒秋,拍晒秋,也可以住下来体验晒秋,体验“朝晒暮收”、晒台“话桑麻”的田园生活,体验“晒秋人家”的农俗乐趣。

       可以说,“篁岭晒秋”是一种文化体验,一种精神产品,更是一个文化符号、传世之作。








  


   在篁岭,每天都有被雇佣的老年农妇按时晒出和收拾“晒秋”物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3 22:15 , Processed in 0.85254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