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上汪更新之虎鱼

[复制链接]

55

主题

55

帖子

165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30 10:19:2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黄山知名导游 于 2017-6-25 12:23 编辑


在徽州这块神秘的土地上,曾经出现过一位令我们徽州人无比骄傲的与齐白石齐名的山水画大师黄宾虹,如今又出了一位海内外负有盛名的国画名家汪更新先生。正如悲鸿的“马”,白石老人的“虾”黄胃的“驴”一样,汪老的“虎”和“鱼”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九十年代以来,《人民日报》、《中华英才》、《文汇报》、《解放日报》,台湾的《亚太时报》、《世界论坛报》及香港、澳门等海内外上百家报刊和权威评论家都以“鱼王”、“虎王”冠之,这是当今画坛独一无二的奇迹。





鲤鱼,在中国画鱼史占有相当份量,历代画家常有鲤图传世,民间素有鲤鱼跳龙门、鲤鱼传书的传说,人们太熟悉它了,所以欣赏汪先生之鱼图,谁都有批评的资格。先生所画之鱼,持重、丰满、雍容庄重,人们站在画前,可以体察到先生作画时那种跃动情绪和充分自信的意志力,使人感奋,使人情怡。
先生画鱼跟一般画家不同,他画的是“逆水鱼”,他笔下的鱼儿或奋游、或搏浪、或腾空,有跃动飞翔之势,有游弋浅底之态。他的鱼画得活,活在鳍上,活在尾上,活在眼珠上。鱼鳍、鱼尾或分或合,或弯或直,富有动势,而鱼眼上的最后点睛,更把鱼儿点活了,鱼儿真好似要从纸上游下来了。汪更新的鲤鱼,用色尤活,青鲤、红鲤、白鲤,在他笔下,不仅画出了金鲤银鲤,那种金光闪耀、银光熠熠的感觉,而且他巧用花青,使笔下的鱼儿放射出宝石般的光芒。显得色彩丰实,也增添了画面活气,所以国画大师关山月见其鲤鱼后,大为赞叹,连连称“其鱼活”。
先生画鱼,赋予了画上的鱼以鱼情鱼性,在文人中,素有非鱼而知鱼乐的人间灵性,先生就是力求这种鱼乐氛围,把本无情的笔墨,化作令人生情的意境,所以,他的鱼图有着人间美好的情感,寓意深邃。





汪先生的虎图与他的鱼图一样享有盛名,他的虎画在国内外享有“虎王”之美称。其《虎爱图》等作品,曾在日本、香港、台湾等地引起轰动。国外许多收藏家高价争购其虎画。一九八七年,上海书画社向全国征集年画,各地高手争先恐后捧出自己的得意之作千余幅,唯独先生的《虎啸图》高中榜首。年画出版后,畅销海内外,数次再版仍供不应求,可见汪老先生虎画之功力和水平。
中国画虎高手众多,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独爱先生的虎画呢?清代名家恽寿平曾言:“笔墨本无情,不可使润笔无情;作画在摄情,不可使观画者不生情”,汪先生以此为座右铭,加上其自幼得古徽州书画遗风之灵气,山川之仙气,又吸收海派和民间艺术的营养,形成独特的画虎风格。汪老画虎在传统的基础上自辟蹊径,他用笔泼辣,笔势挺拔,笔力伟岸,以势取胜,以形取神,形神兼备;技巧上更是大胆,既不同于“大写意”、也不同于“传统工笔”,含写非写,既工非工,形成独特“兼工带写”的艺术风格。其作品在画面上追求高雅、隽永的完整意境,令人耳目一新。汪先生的虎有行、伏、卧、蹲、跳、食、眠、吼、斗、嬉等一百六十多种姿态和动势,而且无一不传神,无一不生威,或狂奔怒吼,惊天动地;或静卧憩息,温顺如猫;或双雄争霸,威不可犯;或母子嬉戏,和善可亲;或出没溪林,或涉水爬山,或独步雪原,或月下徘徊……如《虎爱图》雄虎雄立悬崖绝壁,对天长啸;母虎伏地养神,怡然自得;幼虎倚母而睡,天真可爱,把虎的威与爱融合一起,令人称绝。





汪先生为人朴素,淡泊名利,全身投入国画艺术海洋中,早在五十年代,其书画作品在上海就很有名气,曾同书画大师程十发、沈迈士等艺术家的事迹一起被子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成记录片在全国各地放映。一九六六年,周恩来总理在上海展览馆亲自接见他,并勉励他为人民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几十年来,汪先生没有辜负周总理的期望,宁静致远。独钓寒江,逐渐登上艺术高峰,国内外近百家高档次的纪念馆、文史馆、画院、博物馆都收藏其作品,新加坡、香港都于近几年出版他的大型画册,他的虎儿已走向了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7 19:25 , Processed in 0.59333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