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歙三桥】天蓝蓝、水清清,我站在桥上看风景!

[复制链接]

98

主题

98

帖子

294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7 23:58:1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徽州古城,那就是一幅流动着的清明上河图,在穿越歙县历史的这条练江上,三桥似虹联古城:万年、太平、紫阳;依山带水,凌空飞跃,点缀其中,天造地设。扬之、布射、富资、丰乐;波粼荡漾,烟雾袅袅,青苔漉染,垂柳映月。

【高不过紫阳桥】
紫阳桥位于徽州城南渔梁坝下游约150米,桥的北端是新安关,为徽州第一关,因地处紫阳山麓而得名,这座桥还被称为“寿民桥”,紫阳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末时进行了重修。桥身全长140米,八墩九孔,宽10米,为了便于徽州沿新安江下杭州运载货物的航运需要,桥高建了14米,往来船只可不落风帆桅杆从桥下通过,目前尚是安徽境内最高的古石桥。
据说此桥开始募资筹建时,虽有许多人解囊应募,却未集足银两。这时,人们见一位身穿麻布衣的买灰人也赶来凑热闹,便讽刺他:“凭你这副模样。也敢来出钱造桥吗?”岂知买灰人慨然允诺:“我个人单造一孔。”后来,他说到做到,单凭个人出资,在东端倚山建造起第一个桥孔,且又高又宽,气势非凡。这样一来,原来那些解囊者只好倾尽钱财,按第一孔的高度和宽度续建其它桥孔,但终因财力不够,以致“虎头蛇尾”,造成了紫阳桥建成后东高西低的样子。为了适应练江洪水的浪高流急,桥墩分水尖建得几与桥面同高,以便增加分洪的力度,是为江南诸石桥中罕见的奇举。


【长不过太平桥】
古歙三桥中名气最大的太平桥,过去是婺源、祁门、黟县、休宁等县进入徽州府治歙县的必经之桥,建于明代,是安徽省境内现存的最长的石拱古桥,它全长268米,宽7.1米,高13米,有16个桥孔。其前身是木制浮桥,建于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元末毁于兵火,明初复架木重建,至明弘治年间(1488~1505),“知府何歆始易以石”,后屡有修葺。1969年7月5日特大洪水,又将栏杆、桥面硕大的青石块冲走。后将冲坏的桥面改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同时用“悬挑”加宽了两边的人行道,并架装栅栏。
太平桥又名“寡妇桥”,相传它是歙县一个姓李的寡妇独资建造的。为了反映“成双成对,白头偕老”的良好祝愿,这座桥也就被建成了双数字的石拱桥。相传这个寡妇呕心沥血,费时五年,耗尽全部家财,才把大桥建成。可她万万想不到横祸天降,因为那时有条不成文的王法,规定除皇室之外,民间一律不造双孔桥,否则为欺君犯上罪。当时皇帝诏令歙县县令将李寡妇处以极刑,圣旨传到歙县,民情激愤,有人大白天都打着灯笼走路,示意“有天无日,善恶倒置”。县令慑于民愤,只将李寡妇收监,想避避风头再作了结。说来也巧,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皇帝驾崩了,在国丧大祭期间,一律不能杀人,后经当地民众联合请愿,李寡妇终获赦免,削发为尼去了。从此,大家都叫这座桥为“太平桥”,寓意着“太平盛世”。


【牢不过万年桥】
万年桥建在歙城北门外,过去是通往太平,抵达省治安庆的要道。明代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兴建,桥洞九孔长150米,高10米,建有9孔。桥落成时,明代兵部左侍郎、歙县人汪道昆,曾赋诗一首:“使君遗泽五溪东,驱石桥成利涉功,地踞金汤三辅郡,天回砥柱万年同。参差石势疑乌鹊,缥缈江流见白虹。亭上至今留醉处,莲花面面似山公。”可见“万年”桥名意在表达永固万年的愿望。
“万年”桥名的来历,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此桥建于明万历间,是县城通往北乡的咽喉。石桥竣工那日,两岸百姓一片欢腾,北乡更是瑞气缤纷,一天之中竟有十三家庄户要嫁女过江。清晨,桥头花轿排成长龙,正要上桥,却被挡住,原来郡守有告示,新桥落成十天之内,任何人不得擅自过桥,待有人替此桥取个雅名.才撤栏放行。就在人们又急又愁,面面相觑之际,突然,三抬花轿轿帘一掀,走下三位新娘,分别叫善姑、秀姑、巧姑。三位村姑落落大方,说愿为此桥定名。守桥官将三位姑娘领进郡府衙门,命其当堂说出桥名。善姑上前道个万福说:“民家船,官家桥,官民同贺练江桥。”郡守一拂袖子说:“不好,天下以河川命桥名太多,此名不新”。秀姑上前含颦一笑说:“东村梨,西村枣,西门砖塔北门桥。”郡守仍以桥名不雅而予以否定。巧姑平日最痛恨官府老财,常替世间女子鸣不平,此刻她走上大堂,双手叉腰,不卑不亢地说:“南山虎,西山豹,千年媳妇万年桥!”话音刚落,郡守大喜,只道巧姑一赞官家虎威,二赞妇道贞洁,三赞石桥永固,于是拍案叫绝,即刻放行。从此,北门外石桥就取名为“万年桥”,而三姑定桥名的故事也在民间流传至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8 05:46 , Processed in 0.68800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