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黟县小注

[复制链接]

2038

主题

2046

帖子

7509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0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5 23:22: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山,古称黟山,黟县因山而得名。黟县境内连绵的群峰与黄山联为一体,在历史上曾阻碍了古黟与外部世界的交往,造就了黟县“世外桃源”般的生态环境。中国著名古代文学家陶渊明受到这一特定环境和风情的启发,写下了不朽名篇《桃花源记》,从而使黟县自古享有“桃花源里人家”的美誉。黟县境内至今仍存有保护完整的古民居3600幢,为皖南之首。西递、宏村、南屏、关麓、屏山等古民居建筑村落布局严谨,工艺精湛,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西递、宏村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黟县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文明古县。黟县建制于秦朝(公元前221年),历史上自宋徽宗宣和三年隶属古徽州,今属黄山市。关于县名的由来,有三种说法,一是因黄山古称黟山,县因山而得名;二是因县内有墨岭一地,盛产石墨而得名;三是因进贡柿心黑木而得名。黟县作为全国最为悠久的文明古县之一,同时也是“徽商”和“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名人荟萃,汪勃、张小泉、俞正燮、赛金花、黄士陵、汪大燮、舒绣文等均出自于此,传说诗仙李白曾在这里留下“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的诗篇。境内保存有大量的明清民居、祠堂、牌坊、园林、桥梁和亭台楼阁等,被称为“东方古代建筑艺术的宝库”、“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西递、宏村作为“人类古老文明的见证,传统特色建筑的典型作品,人和自然结合的光辉典范”,而于2000年11月30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与厚重的“徽文化”底蕴交相辉映的是钟毓灵秀的山川风貌和田园风光,相传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的原型即出自这里,故黟县又被称为“桃花源里人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4 23:10 , Processed in 0.75836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