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汪道昆与龙尾歙砚的因缘

[复制链接]

61

主题

61

帖子

183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5-27 16:24: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汪道昆(1525-1593)明代文学家、抗倭名将。字伯玉,号太函、南溟。徽州区西溪南乡松明山人。3岁,受祖父启蒙,祖父口授唐诗百首,皆能成诵。有客人来的时候,常令其背诵唐诗,活跃气氛。6岁,读私塾,聪慧异常,过目不忘。少年时,常读一些非科举读物,如稗官野史和小说。曾试作戏曲,遭到父亲的禁止。19岁为郡诸生,20岁后曾有一段游学浙江的经历,拜浙江余姚邵世德为师。汪道昆于1547年中进士,少年得志,堪称一帆风顺。历任义乌县令、襄阳知府、福建副使、兵部左侍郎等职务。

  汪道昆生活的嘉靖、万历年间,正是日本海盗集团侵扰东南沿海的高峰时期,百姓备受其苦。汪道昆从就任义乌县令起,就积极组织民众习武练兵,实现全民防御。任福建副使时,他配合民族英雄戚继光筹谋策划,招募“义务兵”赴前沿参战,大败倭寇,一时举国振奋。

  晚年任兵部要职,不辞辛劳,亲赴海防前线视察,并从国防整体的角度大胆改革弊政,提出强化边防的整套军事方案。如建设芜湖县城防的方案实施后,人民的生命财产得到保护,芜湖人民特地将他所写的《芜湖县城记》刻在城门楼上,“以重所始”,表示纪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 15:45 , Processed in 0.42335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