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美祁门 | 胜境新安

[复制链接]

69

主题

69

帖子

207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8 14:07: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安徽南部黄山余脉秀丽的群山中,穿越红茶之乡——祁门县西部的丛林绿海,你将来到一个山水氧吧、休闲福地——新安镇。来到新安镇,你看到的是一个峰峦叠翠、流水潺潺的世外桃源,展现在面前的是一幅自然纯净、不染纤尘的山水画卷,感受到的是徽文化与赣文化有机结合的独特魅力。


这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深藏在群山环抱之中,犹如待字闺中的少女,散发出独特的生机和活力。潺潺的流水为大山平添了神奇的灵性。精美的古戏台,似乎仍然在传唱着数不尽的忠孝节义、柔婉缠绵,余音绕梁,犹然未尽。勤劳、智慧的人民在这里创造了独特的地方文化,随着山门的打开,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特色文化迅速声名鹊起、广为人知。


2015年的撤乡建镇,为新安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新安镇总体规划中,将乡村旅游业作为未来重点产业进行规划、打造,主打“国家级生态乡镇”这一亮丽名片,依托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建设新型山水旅游休闲小镇。


苍翠茂密的森林植被,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造就了红旗岭这个神奇的动植物基因库。山路十八弯,弯弯到山梁,是红旗岭的真实写照。沿着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避开茫茫人海,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俯瞰着满眼的翠绿,领略与城市生活不同寻常的情调和视觉冲击,绝对称得上是真正的原生态的洗肺之旅。


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打造贴心便民的社区服务,星林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旅游的新突破。这里,田园清新如画、翠竹掩映农庄,清澈的小河宛若一条蓝色飘带穿过村落。古朴的民居沿河建造,依山傍水的风水原则和人民的智慧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一座座廊桥在山水掩映中弹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音符。


在炼丹石景区,一座座红墙土坯房仿佛承载着一段段深深的记忆,散落在蓝天白云下、山野乡村中。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村民已经陆续走出大山,这些冬暖夏凉的土坯房已经逐渐成为一道渐行渐远的风景。


离开小村庄,沿山路而上,进入山林后不远,就能听到哗哗的瀑布声,这就是传说中能祈雨的九龙池。九龙池因有九个大小、形状各异,深不可测的水潭沿山顶到山脚连接而得名。当地群众告诉我们,传说曾有人用山中红藤结了七天七夜的绳子,都无法探到池底。九个龙潭,清澈透明却又深不可测,潭瀑相连,千姿百态,霞雾生烟,美不胜收。流水清洌甘甜,四季恒温。


沿着九龙池拾级而上,山、水、林浑然天成,幽、险、奇集于一身。在潭边,随处可见百年以上的古树,种类繁多的花草鸟兽,可谓又是一座极富魅力的宝库。


离开九龙池下山的路边,可见一飞来巨石。巨石高10余米,长约20余米,宽约10余米,石顶是一个30多平方米的平台,传说太上老君曾在此炼丹得道升天。登上巨石,景色秀丽,如黛如染。


馀庆堂古戏台,位于星林村珠琳村民组,建于清咸丰年间,也是赵姓村民祭祖之地,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戏台取“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之意,命名“馀庆堂”,又因村前河流名为龙溪河,所以又称“龙溪天水万年台”,是祁门现存古戏台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 整个戏台,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台身遍布人物、花鸟、戏文浮雕,国内鲜见,为研究清代建筑史、中国戏曲舞台艺术史、民俗史以及徽州文化史、徽州木雕、目连戏表演艺术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历史依据和形象资料。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的演出十分频繁活跃,从戏班们在古戏台上信手写下的题壁,可以一窥当年的演出盛况,同时也是当年赵姓宗族兴旺发达的真实写照。目前新安境内保存有同样的古台戏八座。


魅力新安,活力新安,坐拥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无与伦比的特色文化,这个深藏在大山之中的小镇,正缓缓撩开她神秘的面纱,以独有的气质和自信,期待着与远方来客共同创造一个深山明珠惊现世间的传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3 02:53 , Processed in 0.79371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