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纸徽墨,指染烟沙

[复制链接]

62

主题

62

帖子

186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1 16:37:1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印象中的徽州,一直是水墨丹青,是泼墨青花,是不赋有鲜明色调的江南一隅。

这里落英缤纷,枫林火红、苍竹碧绿,依山傍水、青天流云,虽无一处染墨色,但无一处不及墨。




徽州的砚台研磨出的墨,黑到骨髓里,更是香到相思里。

墨是有情之物,传载着千古文人骚客的心头朱砂印,遇纸色厚,遇水浅散,落笔轻重处处都是门道。




徽墨一如徽州的女子,含蓄、细腻、内敛,水袖轻扬,尽显典雅、美丽。

又如谦谦公子,温润、洁净、一尘不染。




一直不会用毛笔,但喜欢看徽州老人用毛笔。

手执羊毫,蘸墨,运笔,云烟落纸,不必作画就已酿就萧楼古韵,目光是移不开的,点滴墨迹遗落在心上,揉碎了满腔柔肠。




想起了爷爷的毛笔,秃了的笔尖,写了数十年繁体字的对联。

羊毫徽墨相得益彰,游刃于方圆之间,徘徊于宣丝光影。




所谓知白守黑,徽墨以低调痴心守护着每一位触及它的世人,莫言莫语,寂静清欢成趣。

徽州在墨色笔尖散开,轻漾着前行,如冰凉的玄丝绸缎一丝一缕的织就。




数千年的汉字,书写着数千年的历史。

而数千年历史的书写,离不开墨工,离不开墨,尤其离不开精妙的徽墨。




于是,我在千年徽州的墨意里看见了繁花似锦,因它的隽永而顿悟。

却原来,大艳无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8 02:27 , Processed in 0.77833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