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 黄山市区为什么有“唐宋之黎阳,明清之屯溪”之说!

[复制链接]

79

主题

79

帖子

237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5 10:46:3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徽州是一处充满天灵地杰的地方!这里群峰参天,山丘屏列,岭谷交错,有深山、山谷,也有盆地、平原,波流清澈,溪水回环,到处清荣峻茂,水秀山灵,深巷间青石交错,天地间民居幢幢,犹如一幅风景优美的画图。


徽州地形图

五一假期回了一趟老家,特意去了市区屯溪转了转,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屯溪,幸好还有那么两处地方,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其中一处就是黎阳老街。


黎阳街口

我独自走在黎阳古街,抚摸着那斑驳的古墙,行走在清幽的石板上,感受着历史在现代文明下焕发的新生。
黎阳的历史其实很悠久。在我们当地就有“黎阳,今日屯溪的起源。”


黎阳拾遗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今天的屯溪一带设犁阳县(后改黎阳)属新都郡;西晋太康年间(公元280~289)新都郡改新安郡,新安江由此得名。
南北朝陈文帝天嘉三年(562年),黎阳县两度并入海宁(今休宁县海宁)县。陈天嘉三年(公元562年)撤黎阳县,并入海宁县(今休宁)。


黎阳街

据《新唐志》休宁县注:“唐永泰元年(765年)盗方清陷州,州民拒贼保于山险。二年,贼平,因析置归德县。”
据《寰宇记新安志》记载:废归德县在郡西南五十里。永泰元年,草贼方清陷郡城而县人自割据八乡之地保于此。
从方位距离分析,这归德县治也是处在黎阳,此后一直为休宁县属地,所以黎阳一直是当时的重要集市。
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定名休宁后,黎阳属休宁县的一个乡。屯溪就是黎阳乡的一个都(古时村庄别名),所以屯溪又称休宁县黎阳十六都。


黎阳街夜景

元末明初,徽州府辖下的婺源、歙县二县商人为方便土特产和食盐中转,在率水、横江和新安江聚汇的三江口附近,建立栈房,屯聚货物。
明永乐年间,休宁商人程维宗以此为基础,在屯溪华山脚下新安江畔造了8间客栈,四所47间房,史称“八家栈”,在店铺之间还建亭阁方便往行人休息,从此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屯溪街市,这是屯溪开始发力超越黎阳的开始。
到了弘治年间,地方重修的《休宁县志》里开始有了“屯溪街”的记载;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时屯溪已是中国著名茶市之一。 清康熙《休宁县志》记载:“屯溪街,县东三十里,镇长四里”。


屯溪老街街口

清末屯溪茶商崛起,"屯溪绿茶"外销兴盛,茶号林立,茶工云集,各类商号相继开放,街道从八家栈逐年抽东延伸,已发展为钱庄、典当、银楼、药材、绸布、京广百货、南北货、盐、糖、日杂、瓷器、黄烟、锡箔、纸张、酒楼、饭店等行业比较齐全繁荣的市场了。


老街黄昏

所以,黄山市区占据 “两江交汇,三省通衢”的地理位置,使黎阳千年来成为皖浙赣边陲商业中心和新安江的码头重镇;而到了明清时期徽商正式崛起,屯溪街取代了黎阳成了皖南地区商业交通的重要枢纽,所以有“唐宋之黎阳,明清之屯溪”之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2 13:55 , Processed in 0.07872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