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渔亭玛川金氏祖孙

[复制链接]

2038

主题

2046

帖子

7509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0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20:46: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金庆慈(?—1905年)原名殿祥,字炽昌,号苏城。清黟县一都城东人,寄居渔亭玛川,博学多才,早年肄业于浙江诂经精舍,后入保定莲池书院学习,精测量学。受直隶总督李鸿章之聘,任武备学堂教习。不久,北走关外,办理矿务。南归后,1888年应乡试中举。充南京淮军粮饷局差,旋以知县分发湖北补安陆、枝江县知县。整顿吏治,颇多善政。尤长于水利,曾筑堤防水,名“金公堤”。后因丁母忧归,未逾年而卒。著有《枝江公牍》。

金邦正(1886—1946),字仲藩,金庆慈次子,出生黟县渔亭玛川村。少年时在天津严范孙氏家塾(南开学堂前身)、北京税务学堂求学。清宣统元年(1909年)秋,考取公费留美学生,进入美国康乃尔大学和李海大学,专攻森林学。民国3年(1914年)毕业,获林学硕士和理学学士学位。

在康乃尔大学读书期间,金邦正与留美学生胡适、任鸿隽、杨杏佛、过探先等人发起组织“中国科学社”,并当选为推广部部长。该社出版《科学》月刊,向国内介绍留学生情况及西方科学知识,以唤起中国人对科学的重视,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水平。《科学》是我国最早的定期科学杂志,一直办了35年,直到1950年才与《自然科学》杂志合并。《科学》月刊对人民科学知识的普及提高,对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金邦正回国后,任安徽省立农业学校校长、农业实验场场长、森林局局长。民国6年,任北京国立农业学校(北京农业大学前身)校长。民国9年,出任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校长。民国10年6月11日,金邦正担任清华学校校长一年多后,清华高年级学生(1921级和1922级)因支援北京八校教师索薪斗争,举行“同情罢考”。金邦正协同清华学校董事会压制学生,竟罚全体参加罢考的学生留级一年,引起学生强烈反对。秋季开学时,全体学生拒不出席开学典礼。10月13日金邦正作为出席太平洋九国公约会议的中国代表团随员赴美,清华学生会去信曰:“请其不必作卷土重来之梦想”。金邦正被迫辞职。

民国11年,金邦正转向实业,率领华北农民赴法国、比利时学习玻璃制造技术,回国后创办了当时中国最大的秦皇岛耀华平板玻璃厂,自任副总工程师,继而成为我国最早的化工、玻璃业专家之一。此后,他还担任过北平、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经理等职。民国35年10月,患脑溢血逝世,终年61岁。

金建中(1919-1989年),金邦正次子,出生于北京,我国著名的真空科学家、物理学家,在创建与发展中国真空科研机构、培养人才以及发展真空物理与技术在航天工业等多方面应用中作出重要贡献。

1944年,金建中毕业于北京大学;1946年,毕业于辅仁大学研究生院,先后在北洋大学物理系,清华大学物理系任教。1950年,调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次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1958年,调中国科学院兰州物理室,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2月,任中国科学院兰州物理研究所(现510所)副所长。1968年,兰州物理研究所划归航天部,先后任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科技委委员、真空低温专业组组长、国防科委四院副院长等职。

金建中主要从事真空物理与技术研究,是中国真空科学创始人与开拓者。他负责研制了水平先进的自动立体照相云雾室、电磁双焦聚核反应粒子能谱仪、国内首次研制成功300L/s和1500L/s金属油扩散泵等设备,在中国第一台1兆伏质子静电加速器、第一台2兆伏高气压质子静电加速器的加速管的研制与真空系统建立上做出突出贡献。他负责完成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40L金属超高真空系统及新型双向磁聚焦高灵敏探漏仪等,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负责组织国家科委真空测试基础工作,从1961年到1964年每年定期开展学术活动。1966年,主编《真空技术》杂志;1973年,主编《真空设计手册》;1979年,主编《真空科学与技术》杂志。为推动我国真空科学技术发展起了重要促进作用,是中国真空科学创始人与开拓者。

金建中还是中国真空学会的创始人,在国内、外真空科学界享有很高的威望。他曾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真空学会第一届理事长、第九届国际真空科学技术及应用协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政协第二、三、四、五、六届常委、甘肃省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物理部学部委员)。

1989年,因病去世,终年70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4 14:39 , Processed in 0.80725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