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紫云岭,一条藏有诗情的古道

[复制链接]

85

主题

85

帖子

255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9 22:42:5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浙源沱口大坑


闻着秋的气息,踏着秋的脚步,我们应朋友相邀同去紫云岭,探寻古道的诗意。

车过浙源乡沱口村右行三华里,便到了大坑村,村庄依山傍水而成,被绵绵的青山环抱,从大山里而出的一条小河从村庄缓缓流过,村口桥边那棵粗大的银杏树下红叶片片,旁边那颗桂花树在晨风下摇曳着枝头的花香,欢迎着我们的到来。

进入村庄,民居错落有致,村后的山上翠竹成林,绿树掩映;村前的良田稻香飘逸,满目金黄,几口鱼塘镶嵌在小溪和民居之间,像是几颗玉珠散落在这大山里的村落间,一条蜿蜒的青石板路从村头沿着小溪直通紫云岭。


良田老屋古道
青山翠竹花香
一幅绝美的田园风光。

停好车,我们一行随同朋友父母来到他家的鱼塘捞鱼,这可是足足养了二十多年的一条冷水塘鱼,热情的主人用这山里的美味招待我们。捞好鱼,我们从朋友家顺着古道开始徒步,队伍向大山深处开拔。

穿过一片良田,过了汤家亭,古道开始在山间向上伸延。山间溪水潺潺,这是紫云岭跳动着的脉搏,山上波涛阵阵,那是紫云岭奏出的欢快乐章。晶莹的露珠,翠绿的树叶,娇艳的山花,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山果,出生在乡野,生活在自然,随意长成的这些花草树木,伴随着松涛流水,让人爽心悦目。

古道和小溪在紫云底亭道别,顺着一片茶园向山顶曲折而上,翠绿的茶园在青山绿水间显得格外的注目,“十指尖尖采茶忙,山里阿妹俏模样。”春节里,山里阿妹背着竹篓忙碌于茶园中。

古道呈“之”字型,九曲十八弯,全是用一色的大青石铺就而成,一米五长,半尺见宽,每个迂回近百个台阶。古道就像是飘逸在大山上的彩带,又像是盘曲在大山里的蛟龙。

拾阶而上,满地都是红红的落叶,就象是紫云岭特地为我们铺上的红地毯,脚踩在红叶上沙沙作响,就象一首欢乐的曲子,我为眼前的满眼红叶而陶醉。我捧起一大把红叶用脸触摸着她灵魂,用鼻感受着她的气息,久久不舍得放下。

走进那绿阴如盖的山间古道,山风迎面吹来,立时会感到一股沁人的快意,红尘荡尽,疲劳无踪,心中已是一个清凉世界。这一路的美景,可眼观,可神会,一种隽永的美,魂牵梦萦而弥久芬芳。

一路说说笑笑,走走停停,爬过了十八个迂回,约前行了2公里,待一抬头,紫云亭已在山顶静静地等候着我们。相传紫云亭建于同治年间,距今已是一百多年的历史。不知从这紫云亭前走出去了多少才子佳人,又走掉了多少月朗星稀。

站在紫云亭前,眺望远处,群峰林立,连绵不绝,雾霭泛起,乳白的纱把重山间隔起来,只见一片片彩云从山那边飘来,缠绕在群山之间。连绵不断的山峰,青得象透明的水晶,满山的树木,在风中摇曳,发出动听的声响,像是谁吹响了一支巨大的竹箫,演奏着一支深沉的乐曲。

这时,从深山宽阔的胸膛里透过来一缕悠悠的微风,在山径上有如水一般的清明在散开,四下里的树木和野草也开始在微风里摇曳,随后它又踮起脚尖掠过树顶,又染红几片叶子,然后乘着一簇飞掠过山谷离开。

紫云岭,“紫气东来,云情雨意”如果李白到此,一定会叹出:众鸟高飞尽,白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紫云山。
山那边脚下是高池山,相传沱川查平坦两兄弟赶山到此,两只猎狗驻足不前,于是就留在紫云山脚搭棚建屋,修生养息,繁衍后人。
由于这里古树参天,气候湿润,土壤腐殖质含量高,古道两侧满满的是野蘑菇。约莫过了2公里,就到了高池山,在那小憩片刻,大家原路返回。赶回大坑已是下午两点半,朋友家父母早已为我们准备了满桌佳肴,尤其是那一大盆清炖冷水鱼,让大家去掉了平日里的斯文,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像是梁山上下来的一拨好汉。

置身于大山的怀抱之中,尽情地享受着村民的好客与热情,行走于山水间,饱尝着大自然所带来的情调,感悟自然,感受温馨,充满愉悦,充满诗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6 16:33 , Processed in 0.08224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