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皖南游玩线路100条 第一辑

[复制链接]

184

主题

184

帖子

552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5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2 15:47:5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黄山知名导游 于 2018-3-2 15:54 编辑

【第一辑】 歙县,徽州区,屯溪区


歙县
0001  新安江 : 行走在山水画廊里


从深渡镇做轮渡前往漳潭村。从漳潭沿着新安江岸边徒步返回深渡。行程约10公里。沿途风光有:三潭枇杷园、绵潭徽戏、渔鹰捕鱼、漳潭千年古樟、徽州十里红妆馆,新安江山水画廊。或者从南源口的桃花坝就可以开始,前往漳潭。


景点:深渡镇,山水画廊,漳潭,绵潭,桃花坝







0002  阳产 : 行摄土楼,徒步龙岩尖


阳产村是皖南地区极为少见的土楼,和平常所见的徽派建筑不大相同。除了欣赏拍摄独特的山村风光以外,山中隐匿的阳产村,还可以徒步攀登当地的最高峰龙岩尖。


景点:阳产村,龙岩尖







0003  昌溪 - 石潭 : 山花浪漫,踏歌而行


这条古道连接2个著名的村庄,一路上野花烂漫,花海成片。昌溪古村是古徽州歙县境内的一个历史、文化、生态古村,历来被称为“歙南第一村”。而石潭是著名的油菜花拍摄基地,每年春天吸引了大量摄影师们前往。夏天石潭的向日葵花海也非常美丽。


景点:昌溪,石潭,湖山,下汰,柿木汰,北山







0004 坡山 : 云海漫步


坐落在黄山市歙县杞梓里镇境内,典型歙南山村, 海拔420米。民居住在山上,靠耕种坡耕地为生, 村庄下面有一条昌源河,水分充足。因此,这里常年云遮雾绕,徽派村庄点缀其间,宛若仙境。


景点:坡山







0005  搁船尖 : 登顶光明顶


号称“玉帝搁船处”的搁船尖景区在金川乡内。这里是喀斯特岩溶地貌,有“十门九不锁”之称。上山后是万亩高山草甸。可以远眺千岛湖。更为传奇的是,这里是历史真实的“明教”的起源地,山顶故名“光明顶”。云海,杜鹃花是其主要看点。


景点:十门九不锁,福泉庵,搁船尖,光明顶







0006  上丰花果山 - 姬公尖 : 瓜果飘香,寻觅晒秋


深秋时节的皖南徽州,田里的斑斓渐渐隐去,而另一道风景在晴空下显现 - 晒秋。每年秋天姬公尖的灯笼柿成熟,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和坡地上到处是挂着黄澄澄果实的柿子树,一派丰收景象。


景点:花果山,姬公尖







0007 蜈蚣岭 : 徒步高山梯田


地处安徽歙南大山深处的璜田乡蜈蚣村,过去是个穷乡僻壤的地方,由于崇山峻岭,那里连巴掌大的一块平坦地也难找。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蜈蚣岭人民战天斗地,曾打过一场令所有人感动的“治山之仗”,在群山中建起了1200多亩梯田式花园。如今成为了一条独特的风景线。


景点:蜈蚣岭梯田







0008  雄村 - 卖花渔村 : 梅花坞里寻春


雄村号称新安江第一岛,是曹姓家族之地。从这里走出的曹文植,曹振镛父子,在清嘉庆、道光年间,堪称汉臣之首。在这里春天可以赏梅花,参观竹山书院,还可以徒步前往新安江南岸的卖花渔村。那里以满山的梅花和徽州盆景栽培著名。


景点:雄村,竹山书院,卖花渔村







0009  鲍家花园 - 棠樾 : 节孝宗族之行


徽州文化景区的一部分。以牌坊群而闻名于世,牌坊群由7座牌坊组成,以忠、孝、节、义的顺序相向排列,分别建于明代和清代,都是旌表棠樾人的“忠孝节义”的。而鲍家花园则是皖南庄园的代表,是徽商财力的展现,现在是徽派盆景园。


景点:棠越牌坊及祠堂,鲍家花园







0010  徽州古城 - 渔梁坝 : 感受古城,追忆往昔


作为徽州府所在地的歙县,徽州古城是其政治、文化象征。古城现在保存有城墙,城门,府衙,徽商宅院,戏台,古巷等。离古城不远是鱼梁古镇,这里的街巷充满韵味,还有一处著名的水利工程 - 渔梁坝。


景点:徽州古城,府衙,徽商大宅院,渔梁坝







0011  许村 - 箬岭古道 : 古道追忆汪公


许村距今有1800多年历史。许村村落布局仍保留着“临水而建、双龙戏珠、倒水葫芦”的基本态势,建筑非常考究,堪称徽派建筑博物馆。 许村北上的箬岭古道是联结古徽州府和安庆府的重要官道。古道由青石板铺就,自许村直达黄山脚下的谭家桥。是国内保存最长最完整的古官道。


景点:许村,箬岭古道







0012 北岸 - 金竹岭 : 满山尽戴黄金甲


北岸乡有皖南比较少见的廊桥,还有名村 - 瞻淇。从这里前往金竹岭,是徽州贡菊的重要产地。


景点:北岸廊桥,瞻岐古村,金竹岭徽州贡菊






0013  正口 - 新溪口 - 街口 : 蜜桔绿水相成趣


三口背靠青山,南临秀水,空气新鲜,环境优美,灌溉水源来自天然溪泉水。十月底,这里“三口”柑桔皮薄肉脆、汁多味甘,挂满枝头。“游山水画廊,品三口蜜桔”成为新安江金秋旅游一道新的亮景!


景点:横石坞,新溪口,街口,塔坑








0014 石门 - 狮古山,休龙古道 : 行走红色古道,登峰啸天龙


休龙古道是过去休宁县前往遂安龙山街的古道。和其它古道不同的是,它大部分是在山脊间行走。其沿途地方多以“龙”命名。主峰便名为“啸天龙”。


景点:石门村,啸天龙,狮古山,休龙古道








0015 塔山 : 人间四月,芍药花开


“百花谷”位于许村镇塔山村前村的石头坞,从16年开始,每年的5月初将会芍药花大面积盛开。百亩芍药花迎着春风竞相开放,山谷成了花的海洋,微风吹过,芳香四溢,沁人心脾。


景点:塔山村,百花谷







0016 大谷运 - 洪武古道:深山藏茶香


歙县大谷运是黄山市最负盛名的名茶之乡,是受国家保护的黄山毛峰茶原产地,茶园面积六万余亩。大谷运资源丰富,“大谷三宝”茶叶、辣椒和烟草远近闻名,大谷运双河口产的龙潭石砚为歙砚名贵品类。


景点:洪武古道,溪头村,大谷运村







0017 富堨:最后的老油坊


《舌尖上的中国》纪录了富堨镇的老油坊古法榨油。


景点:老油坊







0018 岔口: 走古道,迎媳妇


岔口镇是歙县的东南门户,每年的8月底至9月初歙县当地的高山向日葵进入盛放时期。这里的向日葵长势喜人,放眼望去,满山遍野金黄的一片。另外文昌古道是从歙县南乡到旌德挑米的道路之一,现在保存完好的这一段是经岔口镇文山村、武阳乡、洽河村通往昌溪下坝源村,全长6公里,路宽1.8米,一律由青石板铺就。过去为了各村通婚,这条古道是迎亲之路。


景点:庙前向日葵花海,文昌古道







0019 绍濂 - 长陔 : 岭口古道


这条古道,我也不知道怎么命名,但起点是岭口村。便这么称呼吧。很多人对它,不熟悉。但事实很多跑步的人应该不陌生。今年的那次黄山100越野赛,跑的路线就属于它的一部分。


景点:岭口古道,长陔岭梯田





徽州区
0020 唐模 - 潜口 - 呈坎 : 民宿之旅,体验徽州人家


这是徽州区的文化三角洲。从充满生活气息的高档徽州民宿区唐模,前往潜口民宅,再到达“八卦村”呈坎。呈坎的水口非常漂亮。村里的宝纶阁(又名罗东舒祠)是徽州祠堂文化的翘楚。


景点:唐模,潜口,呈坎(首推宝纶阁)







0021 灵山 - 蜀源 : 向日葵里的天上人间


这是一个春夏皆美的徒步小线路。春天灵山的螺丝田,油菜花装扮了山峦。夏天,蜀源的向日葵在特色的牌坊映衬下别有风味。当然不要忽略了灵山的水街,也是充满谐趣的好去处。


景点:蜀源向日葵,螺丝田油菜花,灵山水街







0022 德懋堂 - 丰乐湖 : 现代徽居,奢华之旅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是众人对徽州的向往之情,也是丰乐湖畔的德懋堂的真实写照。它用现代建筑艺术来演绎古徽州宅院的魅力。它由德懋堂、处仁堂、鸣琴堂,三座老宅构成。还有容成仙台这样的充满神话气息的观景台,可以一览丰乐湖的美景。


景点:德懋堂,丰乐湖,洽舍乡







0023 岩寺 - 西溪南: 徽州古镇的浮华沉沦


岩寺为皖南重镇,也是皖南山区最大的盆地,位于丰乐河畔,是南路登临黄山的天然门户,素有“ 黄山南大门 ”之称。这里的西溪南镇有景:祖祠乔木、梅溪草堂、南山翠屏、东畴绿绕、清溪涵月、西陇藏云、竹坞凤鸣、山源春涨。清代大画僧石涛做有《溪南八景》图册。


景点:岩寺古镇,文峰塔,新四军军部旧址,西溪南





屯溪区
0024  屯溪老街:新安江畔旧与新


借着漕运的便利,徽州四大古镇的屯溪后来居上。因为商业中心的地位,而逐渐取代政治中心的歙县。老城的老街是昔日繁华的缩影,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各种老徽州的味道,什件都能在这里重温。新时代也有新的一面,地方格调的酒吧和民宿也夹在老街之间。


景点:老街,各种徽文化博物馆,名人故居





0025 黎阳水街 : 一条更老的街,披上更新的衣

老屯溪人代代相传的俗语“明清个屯溪,唐宋个黎阳”,它隐隐地告诉了我们黎阳在昱城人心中的分量。这是一条更老的商业街,却因名气不够大,而被先期改造。如今的黎阳水街,和屯溪老街隔江对望。虽然改造一新,却也保留了具有徽州传统风格的徽派民居数座及民国石库门风格的老宅。


景点:黎阳水街,龙山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4 07:06 , Processed in 0.08585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