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婺源空心“树坚强”一夜间刷爆各大主流网站!

[复制链接]

62

主题

62

帖子

186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6 08:27:3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黄山知名导游 于 2017-9-7 15:53 编辑

婺源县浙源乡一棵300年的古樟瞬间刷爆各大主流网站,被称为“树坚强”。

原来这棵古樟树的树心中空,可容一大人,却依然枝繁叶茂,神奇的景观被游客拍到并上传网络,瞬间走红。








为什么樟树空心也能活?

树的中心部分是用来储存养料的,而树的木质部分(有年轮的部分)含有导管,用来运送无机盐和水,韧皮部(树皮)中含有筛管,用来运送有机物。因此虽然树干的中央遭到耗损,只要木质部和韧皮部存在,树木依然可以存活。


对于老树而言,这还可能是一种进化的选择。植物通常依靠化学物质来防御微生物或动物。对于长新叶新枝条、掉落老叶老枝的树木来说,像保护嫩叶嫩枝一样保护树心可能并不是一种经济的选择。对于较大的树木来说,树干外周的树皮通常是活的,用来运输水分、矿物质,树木要维持外周树皮通常每年要耗费5%—13%光合获取的能量。为了节约能量,很多树木的心实已死去,它既不储存能量也不传输物质。所以,树心一旦形成之后,化学防御物质没法更新,因此抵抗能力降低了。缺乏化学物质更新的树心自然容易受到真菌和动物的侵蚀,造成树木空心。







婺源的樟树文化

在江西,樟木具有重要地标意义,《滕王阁序》中“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一说即是以樟树为名,宜春更是直接用樟树之名命其县级市——樟树市,江西省内亦有许多自然村命“樟树”或“樟木”。

据统计,婺源县共有古樟树近1500棵,在江湾镇和镇头镇分布较为集中。目前发现的千年古樟有三株,一株位于浙源虹关村(树坚强的老家),树径3.57米,树龄约1000年;一株位于鄣山车田村,树径1.65米,树龄约1200年;其中最老的一株位于甲路严田村樟树亭,树径4.01米,树龄约1500年。千年古樟的发现示意着婺源悠久的历史。《古樟吟集》:“詹之二十一世祖,始迁虹关则有焉,考其朝代犹宋也”。其冠幅为婺源古樟之最,号“江南第一樟”;大鄣山车田村古樟号“延寿樟”,传为车田始祖洪延寿手植。







樟树主根发达,生命力顽强,可谓参天古木,象征着生命繁衍不息。自古人们便对樟木有自然的崇拜。在婺源,村民奉樟树为神,寄名古树,祭树攘灾。晓起村专门修“樟树庙”,奉古樟树为樟树神,如遇灾病,往往祭树祈福。







古徽州人重视风水,崇尚“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徽商富而好儒,在斥资规划村落时注重水口文化的建设。婺源庆源村建村时,“族人见在地势如舟搁浅,遂引水人村,又于村口植樟两株,象征船桨,村中植银杏以示船帆,村外立塔示意撑篙,从而形成了完备的水口林系统。”这些水口林往往是村落开基时所造,历代通过宗法族规严格保育,并不断增植抚育。






“树坚强”不只是樟树坚强,背后所指的是生生不息的文化。在看到新闻后我立马转给了浙源村的同学,无不感叹:“早该保护了,早该保护了。”


坚强大概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倘若可以选择,是否宁愿那些“被坚强”生命默默无闻而生生不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5 18:29 , Processed in 0.55001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