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可惜从此无太平

[复制链接]

2038

主题

2046

帖子

7509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0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29 22:12: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太平,是个吉祥词,谓时世安宁和平。《吕氏春秋•大乐》:“天下太平,万物安宁。”

太平和徽州山水相连,鸡犬相闻,习俗大体相近。她承山水之精脉,钟灵毓秀,也是一块宝地。黄山青鸾峰巨大石刻有“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北海有绝景“猴子望太平”,黄山与太平的关系正如徽州与黄山的关系一样,唇齿相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说起太平的历史,不仅十分有趣,而且和徽州有割不断的关系。

中国历代皇朝都期盼太平,郡县治,则天下太平。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载:“以地居(宣城)郡东南僻远,游民多结聚为盗,邑人患之,因安抚使奏,非别立郡邑,无以遏此浇竟。时以天下晏然,立为太平县。”

为求安宁太平,从三国吴会稽王孙亮到元末起义军徐寿辉以及越南丁朝,历史上多个政权都用太平作为年号。越南金瓯省竟有一个太平县,中国历史上先后有八个县用过太平县名。

山西省历史上曾经有过两个太平县:

一是北齐天保七年(556)年置县,但是这个太平县只存在了21年,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后,就改太平县为云中县。

二是北魏时期,将西汉时设置的临汾县北境分设泰平县,县治即今襄汾县古城镇。北周为避周文帝宇文泰名讳,改为太平县。唐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太平县城就从古城移治到汾城。千百年来,襄陵县和太平县沃野连属,经济富庶,人们安居乐业,素以“金襄陵,银太平”并称于世。民国三年(1914年1月),山西省在全面调整省内区划地名期间,鉴于当时全国已有3个太平县,所以又选了县城里拥有悠久历史的汾城为名。再到1954年,襄陵县与汾城县合并后称襄汾县。

“天府之国”的四川也曾经有两个太平县:

一是达州太平县,就是今天万源市的前身。明正德十年(1515年)割东乡太平里置太平县,属达州,清初属夔州府。雍正六年(1728年),复属达州。嘉庆七年(1802年)太平升县为厅,直属川东道。清道光二年(1822年)置城口厅,属绥定府,太平仍置县。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安徽省太平县重名,即借“县东北有万顷池、邻邑之水多源于此”而更名为万源县,199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万源县和白沙工农区,合并建立万源市,但有的地图还在万源地名的旁边印上(太平)的字样。

二是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于壁州东三乡之地置太平县,属壁州。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更壁州为始宁郡,更诺水县为通江县,更太平县为东巴县。宋朝乾德四年(公元966年)东巴县入通江县,现属巴中市。

江苏的扬中的前身是太平洲,清末,在太平洲地方设立太平厅,隶属于镇江府。1914年因与安徽省太平县同名,而更名为扬中县。1994年撤县设市。

浙江温岭市原名太平县,明成化五年(1469年)设县治。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山西、安徽、四川等省太平县同名,改称温岭县,县名取自境西温峤岭之别称“温岭”,沿用至今。1994年2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消温岭县,设立县级温岭市,属台州市。市政府驻地太平街道。

湖北巴东县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辖的一个县,溯源于开元二十三年六月,置太平县。天宝元年八月二十四日,改为巴东县。

再一个就是安徽的太平县。建于唐天宝十一载(752),治所当时在仙源。13年后,也就是永泰中(765——766)太平县被撤销,大历中(766——779)又复置太平县。

历史上太平属宣州、宁国府管辖,清康熙九年(1670年),太平所属的宁国府改属安徽省徽宁道(治徽州府,今歙县徽城镇);二十一年(1681年),撤徽宁道,宁国府改属江安十府粮储道(专业道,清初即设,时治徽州府);1949年10月1日建国,太平县仍属皖南行署池州专区;1952年3月28日,撤销池州专区,太平县改属徽州专区(驻屯溪市);1956年1月12日,撤销徽州专区,太平县改属芜湖专区;1961年4月7日,分芜湖专区原属徽州专区部分复建徽州专区(驻屯溪镇),太平县改属徽州专区;1968年5月31日,太平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仍属徽州专区;1974年2月21日,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将太平县改属池州地区;1980年1月29日,撤销池州地区,将太平县改属徽州地区;1983年12月1日,撤销太平县,设立县级省辖黄山市(仍驻甘棠镇)。

至此,以太平二字作为县级行政区域单位名称的地方就消失了。

中国历代用过这么多太平县名,想必有一定道理。最后政府为防县名重复,只保留一个安徽太平县名,可谓用心良苦。可惜,竟在1983年弃太平不用,改为县级黄山市。

可惜从此无太平。

正如人民日报记者李辉《可惜从此无徽州》一文中所说,“地名是历史文化,历史不能割断,文化不能串位,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名更换,应该慎之又慎。”太平的地名,比徽州还要悠久,是中国唯一以太平为县名的称谓,是中国政府牺牲邻省的知识产权而保存下来的县名,由于太平地名的改变,导致后来徽州地名也随之消失,导致黄山地区纷争不断,不再太平,其原因就是丢了太平,请来黄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7 22:13 , Processed in 0.76063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