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指南] 秋天,你千万别来黄山,来了你会被她美哭的

[复制链接]

62

主题

62

帖子

186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7 22:55:0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原名黟山,唐朝时更名为黄山,取自“黄帝之山”之意。黄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黄山为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黄山集中国各大名山的美景于一身,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拥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是对黄山最好的评价。黄山不仅自然景观奇特,而且文化底蕴深厚,传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所以黄山非但以景取胜,还是几千年来道家仙士的常游之所。李白等大诗人也在此留下了壮美诗篇。


黄山千峰竞秀,万壑峥嵘。有名可指的就有72山峰,其中“莲花”、“光明顶”、“天都”三大主峰,均在海拔1800米以上,拔地极天,气势磅礴,雄姿灵秀。黄山原名“黟山”,因山峰和岩石遥望青黑而得名。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采药炼丹、得道成仙,唐玄宗于是在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改“黟山”为“黄山”。千余年来,黄山积淀了浓郁的黄帝文化,轩辕峰、炼丹峰、容成峰、浮丘峰、丹井、洗药溪、晒药台等景名都与黄帝有关。


主要景点:黄山上分为几大景区:温黄山的四绝泉景区、玉屏景区、白云景区、北海景区、梦幻(西海)景区、松谷景区。其中,梦幻景区(西海大峡谷)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也是目前旅游者们青睐的热点。


黄山景区分前山和后山。前山是指慈光阁到光明顶,即温泉、玉屏楼、天海景区一带,主要景点有迎客松、半山寺、天都峰、玉屏楼、莲花峰、一线天、鳌鱼峰等;后山是指云谷寺到光明顶,即北海、西海景区一带,主要景点有始信峰、狮子峰、排云亭、西海大峡谷、飞来石、松谷庵等,以“三奇五绝”等异景最为世人留恋。


黄山徒步路线安排:
第一天早上酒店车送换乘中心在换乘中心买车票坐车至云谷寺,车程25分钟(周末、黄金周须排队上车),到云谷寺后买好门票进山门---入胜亭---仙人指路---双猫捕鼠---白鹅岭(全程7.5公里徒步时间2.5小时)---黑虎松---竖琴松---上下往返始信峰---黑虎松----梦笔生花----北海(徒步时间70分钟)---曙光亭---清凉台(上下坡30分钟)---团结松---西海----排云亭---西海大峡谷北入口---一环、二环饶一圈返回到排云亭排云楼---飞来石---光明顶、傍晚光明顶看晚霞,入住光明顶或白云宾馆,注:山顶住宿提前定好。


第二天在光明顶看好日出至天海---鳌鱼峰---鳌鱼洞或一线天---百步云梯---莲花峰南坡脚---莲花北坡脚---玉屏楼、看迎客松、送客松等---蓬莱三岛---渡仙桥----小心坡---天都峰老道口---(经观音石---天上玉屏--天桥---鲫鱼背--天都绝顶--跳板石--佛光台--水晶台---三姑洞--三道弯---试胆石至新道口,天都峰上下约1.5小时)---天都新道口---半山寺---立马桥---慈光阁,步行到慈光阁乘车回汤口(车时20分钟)。


登山注意:
1、登山前准备:据个人身体状况,选择登山地点。登山时间尽量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山速度要缓慢。上下山时,可通过增减衣服来适应天气温度。


2、登山中注意:登山时,上身向前倾,弯腰屈腹,稳步踏地前进。途中如果出现气喘、缺氧等症状时,不要勉强前进,可以在原地停歇,做10~l5次深呼吸来缓解不适,直到呼吸恢复均匀后,再慢速前进。年老有病者应量力而行。


3、下山时注意:上身微微后倾,凸腹屈膝,重心稍向后移,步速宜缓慢,步幅小而稳妥。尽量避免在山中的冷风口逗留过长时间,以防身体着凉。


4、登山后要多喝水:秋季因人体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运动量不宜过大。运动后要多喝开水,宜吃些苹果、梨、芝麻、乳类、新鲜蔬菜等柔润食物,保持上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分泌,防止咽喉肿痛。如有条件,在活动之前,要适量饮用糖开水,以防低血糖、头晕、出虚汗、四肢乏力等不良生理反应。


5、不宜登山的人群:体质较弱或病后初愈,以及患有心血管病,如血压较高、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有供血障碍功能较差者,头晕、胸闷、心悸的老年人都不宜登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4 21:51 , Processed in 0.64290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