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 最美乡村一路行——虹关

[复制链接]

283

主题

283

帖子

849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4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25 15:58:4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虹关村,位于婺源县浙源乡,于南宋建炎年间詹姓迁居始建,是古代饶州通往徽州的必经之路,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因座落于春秋时期的吴、楚两国划疆之地的浙岭南麓,故有“吴楚锁钥天双地,徽饶古道第一关”之誉。


虹关村内有一株高达26米,胸径3.4米,冠幅达三亩的“虹关古樟”,有古诗赞其“下根磅礴达九渊,上树摇荡凌云烟”,被誉为“江南第一樟”。樟树旁的“虹关古樟”碑,由当代大书法家王蘧常题写。据说,民国时期,虹关村民詹佩弦曾经收集题咏这棵大樟树的诗词文章,多达50余篇,编成《古樟吟集》刊行。


虹关古村,有贯穿东西的通道3条,南北横向的通道24条。纵横的街巷通道,既把村居合理分成若干小方块,又把每个小方块合理地连接在一起,四通八达,十分方便。村里还有一条不断水的“长生圳”,村有多长,圳有多长。目前,村内还有明清古民居60多幢,其中“玉映堂”、“继承堂”、“务本堂”、“六顺堂”等建筑,都保存得比较完整。


清朝道光年间,虹关村出了一个名叫詹世钗的“超级长人”,身高3.19米,比如今的姚明2.29米还高出90厘米。清代宣鼎的《夜雨秋灯录》和民国版的《婺源县志•轶事》篇中,对詹世钗都有详细的记载,当时四海之内都知道婺源有这么一个巨人。


最让虹关村大出风头的,还是虹关村历史悠久的“制墨”业。从南宋开始,虹关人就已经开始制墨了。到明清时期,虹关村已是墨肆林立、墨工云集了。当时婺源的墨铺、墨庄在全国有一百多家,而虹关、岭脚詹氏一姓,就占据了八十多家。墨铺之多,墨之著名,声誉之广,为海内外所共知和罕见,并出现了詹大有、詹应虬、詹子云等制墨名家。因此,历史上的虹关,又有“徽墨名村”的美誉。目前,存于故宫博物院中的90余块古墨中,有53块出自虹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2 03:22 , Processed in 0.56193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