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食] 虹关豆腐

[复制链接]

389

主题

389

帖子

1167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6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25 14:38:5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小的时候,爷爷已经老了,整天坐在一个火桶上,穿着一件军棉衣长长的拖到地。他有时还喜欢看看日落河山,就会嘱咐我带上他的小凳子,在村口的石阶头一块小空地上陪他坐着,一坐就到天黑。爷爷喜欢说,总是回忆起一些他和太爷爷们的行商往事,说得很有那么一些徽味。



       爷爷一直行走的那条徽饶古道从思口翻高齐山过子文亭绕水木坑到沱口留宿凤山老街,第二日起程经双路口穿越什堡到达虹关或岭脚歇宿准备第三日翻浙岭去休宁与屯溪集市。爷爷行走卖的是辣椒酱,爷爷的辣椒酱一年四季都有,辣椒的保鲜是个古老的秘方,冰箱的出现让秘方成了秘而无方。



       幕年的爷爷常喜欢说起那虹关村里的豆腐很是美味,他向上的眼神与嘴巴里的吡叽吡叽的声音让人暇想无限,那满脸皱纹的脸上浊泪没忍住留下一行行,爷爷说虹关的豆腐是古徽州美食一绝,从制作工艺到制作者的一言一行,从行商们的热捧到豆腐西施的左右逢缘。爷爷的故事里各色人物鲜活行走,是一段抹不去的岁月。



       爷爷没钱,常常拿辣椒酱换饭菜与住宿,有一次豆腐坊正在砌压豆腐花,有一位善良的豆腐坊姑娘给他舀了一碗豆腐脑,爷爷没有菜也没有糖就从坛子里舀了辣椒酱放上,结果发现那碗豆腐脑真是美味啊,爷爷之前从未想过将两者结合到一起,当然他的推荐让豆腐坊的老板耳目一新,从此豆腐和辣椒结下了不解之缘。现在大学校园里很流行早餐吃豆腐花,都放上一勺辣酱或甜酱,而这种吃法在虹关村至今很流行。



       虹关豆腐自那以后更加的美味了,不光多了这种吃法,而是各种做法多了一味调料。刚做出的白豆腐是存放不了多久的,用心的老板就将它挤压得更结实,用五香料加磨细的辣椒粉轻轻撒上,等风干再用焯箕轻轻一转一抖去掉多余的粉料,独具虹关特色或者可以说浙源豆腐特色的五香豆腐就产生了。



       虹关油豆腐全县闻名,它的另一个食名叫得更响———浙源豆腐角。我第一次吃到它的时候是在一家酒店的饭局上,酒店的女主人请大家去试菜,品品新主厨的手艺。主厨用干锅一炖,里面只有清水,几根姜丝和大蒜叶,油豆腐倒是气定神闲地在锅里坐着主场,随着开水冒泡而散出催人味蕾的气息。女主人推荐大家吃吃看,结果十来人一人荚一块就吃完了,大家意犹未尽,开始连带荚锅里的大蒜叶,女主人吩咐主厨又做了一份,后来有一位宾客要求主厨切好一盘放到桌上让大家自取下锅乱炖一气。那一次饭吃得心满意足,主厨的手艺得到大力夸赞,只是我想大家印象最深刻的不是秘制燕尾鱼汤,不是特色小炒荷苗,与各种蒸肉和时蔬都没有关系,而是那一道干锅炖浙源豆腐角!



      我后来在诸多场合遇见浙源豆腐角,它在我和朋友去虹关旅游后的相机里,未切开的油豆腐拍得像蛋糕店的烘焙面包,光滑爽口,从相机里就想拿出一块来撕开它的酥皮往嘴里放。只是,油豆腐又不同酥脆的烤面包,它不能生吃,一定要炖煮。现在好多虹关村民们喜欢将它对角切开,取出少量白囊,往里面填充米粉肉丁、南爪丝、辣椒丝,然后蒸熟给客人们下酒。不用说,人们喜欢去虹关做客。如今虹关的旅游也发展得不错,哪怕那里没有亲戚,也可以在村口的千年樟树底的小酒馆里点上一碗,尽情享受个够。那里的油豆腐角用大碗大钵装,很像旧时光里的猪蹄包,但是油而不腻,店主人常常会看着游客不着边际的吃相而会心地笑着……



        到浙源虹关,你可以数数石板路,看看坊间炊烟,摹画徽州老房,到店铺里听见闻。人们说着忙着,一块块油墨就制造了出来,一块块油豆腐也做了出来,还有人们常在超市买到的徽墨酥……虹关村真真正正让你体会到了老家的感觉———无限地放慢时光,无限地传统再现,永无止镜的温暖记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3 20:47 , Processed in 0.08256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