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讯] 淋沥山活地图

[复制链接]

601

主题

601

帖子

1803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0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11:54: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每每说起淋沥山的话题,余全旺先生便如数家珍。
淋沥山是古黟第一名山,东吴征伐山越及太平军与清兵都曾在山中激战。风光优美有淋沥八景,名胜特别是佛寺众多。
余全旺家就在山下的双溪余光村,打小就无数次跟随祖母或外婆等大人上山许愿,被淋沥庵金碧辉煌的建筑及比肩接踵旺盛的人气所震撼。他不仅目睹过淋沥山的辉煌,也亲历了淋沥山由盛而衰的巨变。如今早过古稀之年的余全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担任了大队团支书兼青年突击队队长。一年四季大多数时间住在山上,不是挖窑烧砖、开荒种地,便是开山炸石、修建水库。特别是1960年大灾荒,因为饥饿,只要能赚工分填饱肚子,人们一个个仿佛丧失理智。一座座庵堂被拆,一尊尊菩萨被毁,一块块古道石板被掘,一棵棵古树被砍伐。硕大的屋柱、横梁,甚至佛像都被剖开当作烧火的木柴。具有千余年悠久历史的淋沥庵未能寿终正寝,就变为一堆堆残垣瓦砾。
在修建虎岭水库时,大队安排余全旺和另外一小伙砍伐一株古枫。两人整整干了一天,才将古树放倒。剖开发现树干里面上下不少部位都嵌有箭镞与铁尖、钉子等,当时还以为“大岭坞,十八堆,挖到一堆富过徽州”太平军藏宝暗号是传说。还有一次,他率领突击队为水库清基,山崖上掏出一洞,里面散有不少箭镞,宛如太平军暗藏的武器库。至于挖出的陶瓷、石料等祭器数不胜数,遗憾的是当时人们都没有保护文物的观念,不是丢弃就是打碎。至今回想起来,后悔无比。
淋沥与虎头两个水库建成以后,余全旺又担当起管理发电任务。每天傍晚上山放水发电,然后下山吃晚饭。深夜十点又上山关闸停电,一天两趟行走山间,对每块石头,每个弯道,每处山垄都十分熟悉。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村中接并上华东电网用电才作罢。
山上两座水库以及两里多长的水渠建材,不少地方都是拆毁山上建筑及岭道用作建材建成。他甚至能说出每块石板,每方巨石原来的出处及命运。谈到淋沥山由盛及衰的过程,余全旺的眼神流露出更多的是悲叹的神情。虽然他几乎能说出每一建筑、每座菩萨被毁的时间及参与的人物,但更多的时候他选择的是沉默。仿佛那些建筑与文物,也寄托了他们一代人的追求与奋斗的梦想。
如今,余全旺成了淋沥山的活地图。义务给一批又一批游客当导游,指点仆祖山营寨、曾国藩题匾亭、虎头山余祖眠地,介绍淋沥山历史传说、双溪余氏与淋沥山的关系等,讲述自己与大山的情愫和淋沥寺的变迁历史。
近年,他又戴上老花镜,牵头拉起了一个由乡贤野老数人组成的班子,从事起《余光村志》和《双溪余氏宗谱》的材料搜集与写作,决心把这段历史及教训传给后人。仿佛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他这淋沥山历史巨变见证人的盛名,更是对自己逝去青春最好的祭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3 19:01 , Processed in 0.07649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