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相关] 黄山道教历史起源与发展

[复制链接]

46

主题

46

帖子

138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23 18:32:5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兴衰
    道教传入黄山境内具体年代不详。据传,唐以前就有道教活动。黄山九龙峰下的九龙观,浮丘峰下的浮丘观是境内最早的道观。唐以后建真常观、升真观、城山观、步云亭、仙坛道观、松谷草堂、九龙观、东岳观、三义殿等10多座道观。其中九龙观、升真观、真常观由皇帝赐额。明末清初,道教逐渐衰落,原道观有的废圮,有的改为寺庵。少数道羽,散居在冷落道观中。民国时期,境内仍有少数职业道士,俗称“知官”。仙源城内东岳观、城隍庙内的“知官”。每年端午节挨户送符。中元节,为宗族祭孤魂野鬼。遇有瘟疫或久旱则设坛驱疫、求雨。建国后,境内道教活动绝迹。
    史籍载:境内道教名人有公孙轩辕、浮丘公、容成子(三人均为传说人物)、窦子明、张松谷、玄阳、王九龄、王道人、黄自然、王绎、杜丑芳、吴日懋、申清虚、鸟巢等。他们的事迹,虽多属荒诞神奇,但也有精于医术和阴阳五行之术。如张松谷,隐居黄山,用草药治病,“设坛祈雨,颇为灵验”,尊为“松谷真人”。后人为其建庵塑像,奉为祖师菩萨。
    道观
    浮丘观。在黄山浮丘峰下,始建年代不详。唐会昌间(841~846)毁。明宣德间(1426~1435),道人鲍兴重建。久废。
    九龙观。有二:一在黄山浮丘峰下,始建年代不详;一在永丰乡卓村,旧传汉水平九年(66年),“地涌九泉,因穿九井”。唐开元(713~741)中为僧舍。宋政和五年(1115)敕改为观。久废。
    真常观。在道泰乡(今谭家桥),唐敕建。元大德间(1297~1307)重建。久废。
    升真观。仙源东南2里,宋嘉祐八年(1063)建,初名黄山观,政和间(1111~1118)赐额。久废。

黄山松谷庵(摄于2010年2月22日)

    松谷庵。望仙乡(今耿城乡),黄山迭障峰下,近五龙潭。元至元后期,松谷道人建“松谷草堂”。明宣德间(1426~1435)李姓乡人重建,改名松谷庵。现存,为黄山北大门接待游客之所。
    城山观。西乡(今焦村)黄山翠微峰下,宋嘉定间(1208~1224)焦源建。初名“黄山堂”,清改名“城山观”,祀玉虚真人。久废。
    步云亭。明隆庆间(1567~1572)玄阳道人结茅于黄山朱砂峰下,自题“步云亭”。万历三十四年(1606)正月,其徒福阳赠普门和尚,并入法海禅院。
    东岳观。仙源西门内,明天顺(1457~1464)间建。崇桢(1628~1644)间重建。清代扩建,祀东岳大帝。建国后拆除。
    三义殿。仙源西门外,明天启间(1621~1627)道士李应元募建。民国时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5 07:32 , Processed in 0.07703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