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指南] 赛金花生平

[复制链接]

263

主题

263

帖子

789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2-14 13:33: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早“相识”赛金花还是1976年粉碎“四人帮”揭露jiangqing的资料看到的。那个时候还心想,赛金花只是一个妓女,你争演这个灰女人的角色干甚了?可见你也不咋地。后来我逐渐地长大了,书也读的多了,赛金花这扑朔迷离的一生竟然唤起了我的“觉醒”和崇敬。
    赛金花是妓女不假,你说同样是妓女,为什么在这个行当上做出来的“事业”怎么差距就那么大呢?我至今也找不到明确的答案。但我想,这与她的出生环境、家庭背景、人生经历和文化修养是有很大的关系的。说的更具体一些就是干一行、“爱”一行,始终操守着职业道德和“爱国”的本能愿望。
    妓女救国,这是后人对赛金花的评说。同样是妓女,崇祯末年陈圆圆被田畹锁掳,后被转送吴三桂为妾。相传李自成攻破北京后,手下刘宗敏掳走陈圆圆,吴三桂遂引清军入关。一个是亡国,一个是救国,历史真会开玩笑了。
    参观赛金花的故居,最大的感受还是这个交际花的命运跌宕起伏,她的故居“归圆”设计的也是引人入胜。据说,在赛金花成名之后回到故居,由当地富商赠送的。现在我们看到的故居模样,是十多年前在原有的基础上修缮而成的。
    晚清名妓赛金花,原名郑彩云,黟县二都上轴郑村人。不知为什么?黟县以往史书上,全无有关她的记载。大概是崇儒重教、被称为礼仪之乡的黟县人,不愿承认这块颇具灵气的土地上,曾生长了一位倾国倾城、却又是操下等职业的妓女。
    赛金花是一个有故事的人物,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其实,在我看来这种“争议”纯属是扯淡,完全是所谓的“正人君子”传统的“道德观念”在作怪的了。国难当头,大丈夫可以救国;穆桂英可以挂帅,花木兰可以替父从军,这些都可以成为历史上的美谈。而唯独作为妓女的赛金花,在危难当中挺身而出,却得不到公正的待遇。实际上那一刻,她是既献身于瓦德西,也献身于了这个国家。后来辛丑和议之成,也多得益于她,因此京城人对她多有感激,称她“平康女侠”、“护国娘娘”议和人臣赛二爷等。正如赛金花写道:“国家是人人的国家,救国是人人的本分。”请问,现在还有这样的高素质职业妓女吗?

    赛金花的传奇一生留给我们反思的事很多,她和瓦德西的关系清政府知道后,派人让她从中周旋义和。但当她完成这些任务后,民间有“妓女救驾”的舆论。于是,作为政治家的慈禧不干了,想尽办法把她打回原籍。她是个集可悲、可叹、可怜、可敬与一身的特殊女子。也是那个时代具有象征意义的悲剧人生的代表。
    赛金花有过荣华富贵的生活,也有穷困潦倒的晚年。1936年11月4日凌晨四点左右,赛金花落寞凄凉而亡。正是冬日,寒风让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紧紧地攥住了一床破棉被的被角,来抵御逼在窗外的如刀朔风的呼啸。去世的时候年份不算早,死的时候年纪也不算大。
    第二天清早,来这里巡查的一个叫普玉的片警,听见了顾妈的哭声,才走进小院,看到了这样凄惨的情景,他颇有新闻头脑,不是立刻打电话报告自己的上司,而是先通知了报社。接电话的是当时《立言报》的编辑吴宗祜,《立言报》立刻停机改版,以最快的速度发出了独家新闻。很快,全北京城都知道了赛金花悲惨死亡的消息。赛金花再次走进了北京人视野,而这一次背景已由八大胡同变成了居仁里,身份从一个传奇人物转为一个饥寒而死的孤老太太。其实,那一年,赛金花年仅62岁。
   《立言报》一出,京城的名流才又忽然想起赛金花来,纷纷捐款捐物,让赛金花得以不错地被安葬。据说,棺材是由吴宗祜出面,先到梁家园的鹤年堂棺材铺赊的,掌柜的一听死者是赛金花,破例半价优惠。张次溪(民俗史学家)倡议把她葬于陶然亭,得到大家的赞同。题写墓碑的,现在有人说是齐白石先生,其实不是,当时,许多名流竞相要求题写这座墓碑,如清末的翰林张海若、沈元潜,书法家邵章、张伯英,雕刻家寿石公等,但都未成功,最后书写碑石的是潘毓桂。大概因为他是个臭名昭著的大汉奸,后来人们不愿意提起他,便张冠李戴地安在了齐白石的头上吧?
    赛金花墓最后建在陶然亭慈悲庵东北侧、香冢和鹦鹉冢以北的锦秋墩上。墓为大理石砌成,碑为花岗岩,高近两米。要说也够气派的了,据说当时墓地四周还有《彩云图》、《前彩云曲》、《后彩云曲》石刻三块,《彩云图》为张大千所绘,前后《彩云曲》是樊增祥的诗。
    后人对赛金花的一生有着许多评议和争论。明清小说家曾朴以赛金花传奇经历为主要线索著成《孽海花》一书,在当时轰动一时,被称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北大著名教授刘半农和学生商鸿逵,根据赛金花本人口述为她作传,名为《赛金花本事》;赛金花去世后,潘毓桂为她题写墓碑,国画大师张大千为她作肖像画——《彩云图》;文学巨匠鲁迅,文学大家胡适、林语堂、夏衍,京剧大师梅兰芳、马连良等,都在不同方式和赛金花这个人物产生联系。毛泽东的夫人江青,当年因争演赛金花角色落败而投奔延安,,并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闹出人命官司。这些都是对赛金花当时社会影响之大的一种注解。
       赛金花的故事,在对那些被妓女拯救的“首先完善的卫道士”,报之以鄙视的同时,对于这位妓女,给予了几分同情几分敬仰。然而,人们是否也应该再给予一些谅解呢?道德的评判不能替代历史的评判。
  也许,历史已经对赛金花做出了正确的评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4 04:33 , Processed in 0.4292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