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 石屋坑往事

[复制链接]

188

主题

185

帖子

555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5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5-18 12:29:2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是一栋徽州深山僻坞里最常见的三开间小楼,因为门前屋后一抬脚不是沟便是坎,灶台也只好局促地偏居厢房一隅。烟熏火燎久了,屋子里满墙满壁尽是黑黝黝的烟灰。钻过狭促的楼梯爬上二楼,头顶射过来一线幽幽的光:原来这是栋三层楼。站在三楼地板上,手还没伸直,就叫天花板给弹了回来……小楼虽低矮,却因为地势高,仿佛居高临下的瞭望台。站在三楼凭窗而望,全村景象一目了然。

  中共皖浙赣省委旧址

  1935年秋,经过前期勘察,小楼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化装为过往客商的闽(皖)浙赣省委书记关英(1906~1938)率领的红军独立团一行。自此,石屋坑成了闽(皖)浙赣省委常驻地,小屋成了省委领导运筹帷幄,组织革命活动的指挥中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革命烽火迅速燃遍了大山皱褶里的每一个旮旯。

  中共皖浙赣省委书记关英烈士

  一楼是主人的住所,闲暇时她常一边做鞋一边顺带站岗放哨,如遇可疑人员上门盘问,及时提高嗓门向二楼的同志传达。二楼是关英的办公场所兼住所,屋内摆设简单,一张床和桌子,弥漫着三楼飘来的淡淡的油墨香。墙上悬挂着关英的照片,年轻、帅气,目光如炬,神采奕奕。坚定的革命信念,火热的革命激情,丰富的斗争经验,让这位英姿勃发的年轻人迅速成长为卓越的革命领导人,28岁即荣任闽(皖)浙赣省委书记。

  据村中老人回忆,关英身体羸弱,常年以糕点为食,山区出门则翻山越岭让这位城市长大的年轻人吃足了苦头。白色恐怖阴云笼罩下的革命岁月异常艰苦,国民党地方势力时不时的清剿,血雨腥风,天寒地冻,缺衣少粮,考验着革命队伍中的每一个人,但在坚强的老区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红军独立团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开展得如火如荼。50年后,红军独立团政委、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刘毓标少将对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与老区人民建立的深情厚谊仍记忆犹新:“三年游击战争,石坑贡献最优。只为革命需要,甘愿流血抛首。全仗赤诚群众,使我活动自由。敌虽进村驻守,省委高枕无忧。我登高楼议事,敌在村中盲游;我开群众大会,敌倦龟壳发愁;我军经村通过,无须丝毫担忧;人民功如繁星,恕我未能叙就……”

  1937年2月,红军独立团在浙江开化遭到国民党正规军14个团的包围,敌众我寡,伤亡惨重,犯病的关英被警卫员连拖带拉架着冲出包围圈。革命活动进入低潮,上海口音浓重的关英被迫和警卫员扮成老板、伙计,在江西玉山乡下开起了榨油坊,艰难等待革命出现转机……同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9月,第二次国共合作拉开序幕。其时红军游击队杨文翰部因活动范围受限于赣北弋阳、横峰、德兴一带深山区,交通不便,通讯受阻,不知时局变化,仍把国民党军当作敌军,把枪口对准了他们。在中共东南分局两次派人传达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动员杨文翰下山接受改编,都被杨当作叛徒杀掉后,次年5月,关英临危受命,亲赴江西弋阳磨盘山,动员这位昔日的老部下下山接受改编(为第四军),投入抗日战争的洪流,执拗的杨文翰误以为关英叛变投敌,残忍地将他枪杀……

  关英牺牲时年仅32岁;5年后,制造这出千古奇冤的杨文翰由于叛徒出卖,不幸被俘,宁死不屈,被枪杀于弋阳北门鹅嘴,时年46岁。

  小楼依旧在,不见伊人归。

  独上高楼,高处不胜寒。伫立楼前,往事如昨,我倏忽间想起了2015年末的悲情励志大戏《青岛往事》中的一幕,革命党人谷蓝在丈夫志远牺牲后,自己又身陷囹圄,临刑前把儿子承志托付给一同探监的故交满仓。满仓问谷蓝,承志一旦要走革命道路是否该阻止,谷蓝淡然:“孩子的路让他自己走……”承志最终也因为从事革命活动英勇就义,让人唏嘘不已,感慨不已。

  泱泱华夏,古往今来,正是一拨拨有志青年为了实现民族振兴、强国富民的梦想,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凤凰涅磐,引领着古老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蒸蒸日上,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00300657920_faa9e231.jpg (86.64 KB, 下载次数: 4)

00300657920_faa9e231.jpg

00300657919_6a4b93ac.jpg (71.09 KB, 下载次数: 4)

00300657919_6a4b93ac.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2 01:43 , Processed in 0.56947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