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相关] 为什么徐霞客要屡屡去爬齐云山?

[复制链接]

62

主题

62

帖子

186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5-29 11:11: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齐云之魅

  横江到了兰渡一带,显得格外的大气从容,淡定自得。远远地看过去,江面好似一根玉带,水色澄碧,江天一色,如一幅清丽的山水长卷。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7)的登封古桥则如彩虹卧波,横跨江面,桥上石罅间,有青藤薜萝,给沧桑的古桥平添几分生气。登封桥在徽州一直有比较大的名气,曾任明兵部左侍郎的歙县人汪道昆曾专门撰写一篇长长的《登封桥记》,记述了桥的建造经过。后来,登封桥又经几次修葺。沿着石阶走上桥,就可以看到不远处的齐云山了。在当地,很少有人称齐云山为白岳的,都喜欢称之为齐云,“齐云,齐云”,与云相齐,似乎更有仙境的味道。站在登封桥上,远眺齐云山,但见群峰林立,山披翠微,云蒸雾绕。抬眼望,则是一大片清新而绿意盎然的田野,那些原本要到四月才开的油菜花,迫不及待地正月十五没过就绽放了。

  古代的大旅行家徐霞客就是沿登封桥这条老路攀上齐云山的。徐霞客第一次游览齐云山是明万历丙辰年(1616)正月,那时,徐霞客刚刚游罢浙江的天台和雁荡,到了徽州后,先是爬了黄山,然后马不停蹄地赶到休宁,出西门,循溪而上,于风雪黄昏之中,抵达齐云山麓。在山脚下吃了顿饭后,又顶着风雪,打着灯笼,连夜拾级而上,直奔山中榔梅庵下榻。当夜,徐霞客独卧山房,耳听窗外冰雹之声,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第二天,徐霞客醒来之时,齐云山已是一片银装素裹,山间布满珊瑚般的玉树,崖上挂着几丈长的冰柱。徐霞客开始脚踏木屐,步履坚冰上山了。先是去了太素宫,然后登上文昌阁,观赏着雪中山景。齐云山似乎有意要把山中最好的景色隐藏起来,不给这位大旅行家看周全,忽而云开日出,忽而大雪纷飞。千变万幻中,徐霞客看得目瞪口呆。

  徐霞客在齐云山一共住了六天。前五天,齐云山一直下着大雪,云雾弥漫。迷离的山景让徐霞客看不真切。一直到第六天,齐云山“东方一缕云开,已而大朗”,雪后初霁,景致终于清晰地浮现出来。站在山巅之上,徐霞客一览众山小,不由得心花怒放。

  这一次雪中之行给徐霞客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齐云山,徐霞客写就了《游白岳日记》。游黄山时,徐霞客曾经感叹“登黄山天下无山”,来到齐云山,他立刻就后悔了,齐云山与黄山,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风格。虽然齐云山从景致上比黄山略逊一筹,但齐云山所具有的独特风格和文化内涵,也为他所喜欢。徐霞客对于齐云山一直依依不舍。两年后,徐霞客又找了一个机会重游齐云山。这一回他算是真正地看清了齐云山,也领略了齐云山的风貌。徐霞客生平两次到达的山只有四座,它们分别是黄山、天台山、雁荡山和齐云山。可以断定的就是,对于徐霞客这个大旅行家来说,他能去两次的地方,肯定是有独特风情的。

  但自古以来,齐云山的光芒一直被同处徽州的黄山所遮掩。“既生瑜,何生亮”,与“大家闺秀”的黄山相比,齐云山似乎有点“小家碧玉”,但小家碧玉自有小家碧玉的味道。其实齐云山与黄山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风格,它更有内蕴,也更加奇谲。齐云山三十六奇峰,峰峰入画;七十二怪石,石石皆景。山奇、石怪、水秀、洞幽,林木道观点缀其间,碑铭石刻星罗棋布。这样的鬼斧神工,也就形成了齐云山的独特之处。更何况,因为道教胜地的缘故,齐云山还有着独特的魅力。这样的“魅”,在于它某种程度上暗合着道教的精神。

  从风水上说,齐云山的确是一块宝地,整座山峦钟灵毓秀,一派仙风道骨。新安江谷地纵跨歙县、屯溪、休宁三区县,沿新安江两岸多属低山丘陵,虽连绵如浪,却山形无奇,然而这平淡仿佛只为齐云山的隆重出场作铺垫———群山绵延至蓝渡,忽然陡峭,显露出嵯峨之形,连片的丹山峰峦叠翠,林莽苍润,烟霞轻笼。这就是齐云山,一派道骨仙风凸显得淋漓尽致。

  齐云山道教兴于唐乾元年间(758~760),据说道人龚栖霞在栖真岩避谷修炼,羽化成仙,也因此一举成名。从宋朝开始,齐云山更是集中了很多道人来此清修。宋宝庆年间(1225~1227),方士余道元(号天谷子)建佑圣真武祠于齐云岩,据《齐云山志》记载,自真武祠创立后,四乡百姓遇旱涝、蝗灾,或求子去病的,凡来齐云的无不有求必应。自此,齐云山名震江南,成为一方道教圣地。

  任何宗教都是以自己的话语系统,来达到与上天的沟通,并从那里得到知识、感悟和力量。道教同样也不例外。与佛教、儒教不一样的是,这种本土的教义一直是以生命的个体解脱作为终极目的,而这种极端个人化的方式由于过于强调“术”,极容易坠入虚玄。对于山水的理解也是如此。齐云山历代得道高士都可以说是生命系统的职业研究者,他们从“天人合一”的角度出发,把宇宙图形、色彩、方位、人体结构与齐云山整体的山水结构对应起来,按图索骥,照本宣科,齐云山因而便成为风水理论的集大成者。

  齐云山宗教的发端地是西岩,但天谷子却独选东岸,他是遵循了“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的风水原则。东岩处有横江,山环水抱,避风聚水,生气旺盛。

  登封桥过后茂林之中的九里登石级路,是曲折幽深的香道。在这里建有十三个亭,既为路人遮风挡雨,更是为聚气补缺。中和峰与望仙峰之间,豁口较大,在道教看来,有泄气之嫌。于是便在此建一座望仙亭,自以为解决了这个问题。

  真仙洞府是风水中的奇绝之地。山行至此,一弯三折,曲回如城,积聚一泓碧水,生气得水而聚,在道家看来大吉。远近狮、象两峰,构成了理想的相拱之势。像这样的地方,必须得有一个道心绵长的人享用才行,于是便将玄武大帝请入了真仙洞府。

  太素宫是山中最大的宫殿。太素宫的选址,完全依照四灵兽格式所建,四灵兽即道教上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太素宫左有钟峰,右有鼓峰,后倚玉屏峰,前对香炉峰,更有象征五行的五股清泉在殿前汇为一水,蕴含九九归一之意。作为正殿,太素宫位居齐云山中内环的中心点上,是核心部位,是风水中的穴。玉虚宫则是齐云山现有的最古老的道观,殿前通道两端入口分别设有云龙关、风虎关两座石坊,用以聚气。玉虚宫本是依山就势而建,乍一见似与山一体,这一藏,便显师法自然,巧取天工了。

  齐云山的命门是小壶天。壶就是葫芦,是道家炼丹的必备品,算是仙物。张果老、吕洞宾等仙人,都是必带葫芦的。由壶天所产生的神秘,当然会给人们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齐云山的总体营建采取的是壶天模式,望仙亭处是葫芦口,小壶天是大葫芦中的小葫芦。小壶天的入口处还特修建了葫芦形门坊,主要是为了聚住一腔仙气。“壶”里面,则是一系列举霞飞升的故事,这些,都是勾人的“秘药”。

  齐云山就这样似是而非地理解着“天人合一”的道理,构建升天得道的蓝图。实际上“天人合一”的理论,一直是中国文化自欺欺人的幻觉,把“天人合一”当作一种理想当然无可厚非,关键是,如何将“天”与“人”合而为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手段和路径都是自欺欺人,像齐云山上的云和风一样,无法把握。

  当然,齐云山的“魅”还在于它有着很独特的丹霞地貌。独特的地貌特征也是历史上诸多高士青睐齐云的一个重要原因。道士们是不懂得地质概念的,只会赋予它们幻想。按现代科学解释,这种丹霞地貌指的是中生代白垩纪湖泊沉陷所形成的红色岩系。在这种地质状态中,山峦犹如一片漂浮在青山绿水中的彩云一样,又像由千万块红玛瑙镶嵌成的红珊瑚。这样的丹霞地貌,跟道教似乎更有相通之处,它就像道士梦寐以求的炼丹炉,在这样的炼丹炉中,可以炼出绝佳的丹药,让自己成仙得道,飞升上天。

  齐云山道教的全盛时期是明朝,或许因为嘉靖皇帝本身就是一个业余炼丹士吧,多年来一直沉湎于长生不老之术中,寻求着解脱。据说,明嘉靖年间,道教龙虎山正一派第四十八代天师张彦赴齐云山,为皇帝求嗣,结果皇后果然生了一个儿子。嘉靖皇帝龙心大悦,亲题“齐云山”匾额,并赐建“玄天太素宫”。从此齐云山的道观香火更加兴旺。数百年后,乾隆皇帝对齐云山也有金口玉言,这位太平盛世的风雅皇帝,微服私访到了齐云山之后,连声称赞齐云山是“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让各地大吃干醋。

  古往今来,齐云山以它的美姿妙态、奇观佳景吸引着众多的名流轶事、文人墨客。在齐云山,他们寄情于翠峦之中,或赋诗题词,或写书作画。李白、朱熹、海瑞、唐寅、戚继光、徐霞客、袁枚等都在齐云山留下传世的诗文。这些诗文被道观请人刻在了山崖上,于是齐云山也成为摩崖石刻众多的名山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明代的汤显祖,他在写“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时并没有去过徽州,而且,这首诗对于徽州还有着很大的怨气。而到汤显祖58岁那一年,因为受邀于休宁的一个盐商,他来到了徽州。汤显祖在徽州攀登的第一座山,就是齐云山。汤显祖同样也为齐云山写了一句诗:“新安江水峻涟漪,白岳如君亦自奇。”看来,是齐云山改变了他对徽州的印象,也使他先前的那首诗有了另一层赞美的意思。

  到了现代,关于齐云山,应该说,写的最好的一篇文章,就是郁达夫的《游白岳齐云之记》了。郁达夫去齐云山还是走登封桥这条路。1934年4月3日,郁达夫与数日前同来的林语堂、潘光旦等四人分手,自己则同另四人踏上登封桥,开始攀登齐云山。那一次历游同样给郁达夫留下深刻的印象。郁达夫他们是清晨从休宁县城出发的,11点半时,到达了齐云山山脚下。他们一路看山看景,收获颇多。在齐云山,这一帮文人们足足走了一天,但只观赏了齐云山一半的景点。后来,郁达夫他们实在走不动了,只好坐上轿子,由轿夫一直抬回休宁。坐进轿子的时候,他们都不约而同感叹说:“今天的一天总算是值得很,看了齐云,游了白岳,就是黄山不去,也可以向人说说了。”

  齐云山的确是有魅力的。与黄山相比,齐云山更多的是以精神内质以及文化内涵吸引着游客。文化总是有深层意味的。中国文化在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同时,还有着佛、道两教的旁枝,这也使得整个社会呈现出丰富平衡的局面。得意之时,人们可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而在失意之时,则寄情于山水之间,从佛、道之中寻求精神上的慰藉。齐云山,正是因为社会这一心理前提,成为了历朝历代人们离不开的栖息宝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2 16:59 , Processed in 0.06926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