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简介] 齐云山

[复制链接]

14

主题

14

帖子

44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9 16:35: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齐云山,古称白岳,因遥观山顶与云平齐得名;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齐云山镇,地处休宁县城区西约15千米处,距屯溪区33千米,总占地面积110平方千米。
齐云山内有月华街、云岩湖、楼上楼3个景区。有奇峰36座,怪岩44处,幽洞18个,飞泉洞27条,池潭14方,亭台16座,碑铭石刻537处,石坊3个,石桥5座,庵堂祠庙33处。
1994年,齐云山被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1年,齐云山被批准为第二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齐云山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唐朝乾元年间(758~760年),道士龚栖霞云游至此,隐居山中天门岩;元和四年(809年),歙州刺史韦缓建石门寺于石桥岩。
北宋祥符元年(1008年),朝廷建密多院于白岳山南。
南宋宝庆年间(1225~1227年),崇慕道教的方士、居士相继来山,择地筑构,初创佑圣真武祠于齐云岩。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朝廷置道会司于县城崇寿观,主领全县道教事,山上道士有被任命为道会司的;嘉靖十一年(1532年)龙虎山正一嗣教真人张天师驻山,因世宗祈嗣灵应,敕建玄天太素宫,置真人府,配各级道官:太素宫置提点,真人府设赞教、知事,山、庙有住持,县设道会司,州设道正司,府设道纪司,中枢最高设道箓司等机构。
清朝,齐云山被乾隆皇帝题为“天下无双胜地,江南第一名山”。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休宁县国民政府设置齐云山管理委员会。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太素宫前殿倾坍,为整修宫殿,休宁县政府将管理委员会改组为整理委员会。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因香市人杂,为维持治安,休宁县设置驻山警察分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土地改革运动中,齐云山整个风景区内的山场田地,分别属于岩前镇、渠口乡和黟县的渔亭镇,划归农民所有。
1979年以后,休宁县人民政府先后成立了齐云山管理处和齐云山道教协会。
1978年,齐云山太素宫宫观修复开放。
1980年起,休宁县政府在东阳道院和伯阳道院,梅轩道院旧址上新建了凌风,海天一望,望仙三亭,修复了玉虚宫,罗汉洞,真武殿(太紊宫)等。
齐云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齐云山镇,地处休宁县城区西约15千米处,距屯溪区33千米,齐云山东起蓝渡石桥,西至黟县渔亭万寿山;北临岩前白茅山,南倚渠口乡公路;地理坐标:东经117°57′—118°7′,北纬29°47′—29°50′之间,总占地面积110平方千米。
齐云山由中生代晚白垩纪的陆相红色岩系组成。它们堆积在断陷盆地中,岩性强弱相间,岩层倾角不大,富有垂直节理。由于地处北亚热带气候环境,高温多雨,直接出露地面的红岩,在风化和流水割切与散流冲蚀作用下,形成了“丹霞地貌”。
气温
齐云山全年平均气温16.2℃,最高年份16.9℃,最低年份15.6℃,年际间变化在0.5℃之间。一年中最热为7月份,平均气温为27.9℃;最冷为1月份,平均气温3.7℃。年气温日较差24.2℃,一年中1至7月气温逐月升高,8月开始下降。一日间最高气温在午后14~15时左右,最低气温在黎明至日出前。
降雨
齐云山雨水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613.7毫米,最多年(1954年)为2641.6毫米,最少年(1978年)为928.8毫米,年际间变化较大。春季降水占全年的31%,夏季43%,秋季8%,冬季18%。显然春夏季雨量多,秋冬季雨量少。一年中1至6月份降水量逐月增多,春季阴雨绵绵,盛夏季节多有雷阵雨骤降骤停。5月上旬进入雨季,6月中旬进入梅雨季节,七月上旬出梅,在此间多暴雨。7至12月降水逐渐减少。全年降水日数为155天。
光照
齐云山山势呈东西走向,坐南朝北,光照适宜。年平均日照时数1931小时,日照率44%;年最多日照时数2291小时,日照率52%;年最少日照时数1581小时,日照率36%;全年以8月份日照率61%为最高。一月份南坡日照率达40%,是冬季理想的避寒地区。
四季
齐云山春季气温回升快,冷暖空气活动频繁,3月份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以上,4月份平均气温升至16.5℃,5月份达到20℃左右。夏季气候炎热,季平均气温为26℃。初夏冷暖气流频频交绥,此时温度高,湿度大,雨频水足;7月上旬开始进入盛夏季节,处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天气晴热少雨,常出现高温天气。秋季南方暖湿空气渐趋衰弱。但初秋天气常是晴热少雨。冬季干寒、晴朗,冬季平均气温5.9℃,初冬处于两次冷空气入侵的间隙中,往往气温回升,回暖显著,俗谚“十月小阳春”。之后受冷空气侵袭控制,气温不断降低而进入隆冬,在12月下旬出现初雪。
山风
齐云山年平均风速1.9米/秒。全年中以3月的2~3米/秒为最大。风向以东北偏东风最多,冬季为东北风,夏季为西南风或偏东风,春秋季节风向比较紊乱,但仍以偏东风较多。齐云山有其本身形成的山谷风,经常迂回于群山之间。
  • 植物

齐云山内自然植物类型为常绿阔叶林、混交林。植被已形成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三层林相结构,覆盖率达67%。木本植物种类有560余种,拥有中国珍贵树木18种,如三尖杉、香果树、楠木等;有小竹笋、香菇、木耳、山蕨等山珍和“白岳黄芽”、“屯绿”等名茶。中草药资源主要有铁皮石斛、七叶胆、何首乌、香风茶、木瓜、黄精、桂皮、马勃、杜仲等。
  • 动物

齐云山内野生动物(含飞禽)计140余种,有石鸡、竹鸡、山雉、野兔、猪獾、果子狸、“弹琴蛙”、‘东方蝾螈”等野生动物。
综述
齐云山内有月华街、云岩湖、楼上楼3个景区。有奇峰36座,怪岩44处,幽洞18个,飞泉洞27条,池潭14方,亭台16座,碑铭石刻537处,石坊3个,石桥5座,庵堂祠庙33处。
齐云山历代修建有太素宫,三元宫,玉虚宫,静乐宫,天乙真庆宫,治世仁威宫,宜男宫,无量寿佛宫,应元宫,郎灵院,净乐道院,道德院,中和道院,黄庭道院,拱日院,东阳道院,东明太微院,榔梅院,华阳道院,西阳道院,添书院,石桥院,密多院,以及三清殿,参阳殿,兴圣殿,斗姆阁,文昌阁福地祠,土地祠,善圣祠,功德堂,碧霄庵,东岳庙等建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3 02:36 , Processed in 0.07147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