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盘点安徽歙县美丽乡村旅游32个最佳目的地

[复制链接]

50

主题

50

帖子

150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30 21:30:3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黄山知名导游 于 2017-6-25 00:09 编辑


歙县,古名歙州,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地处黄山市南麓,清秀的新安江蜿蜒穿山过岭,向东流去。这里,绿水与青山相印,古寺与古塔相依,古坝与古桥相偎,星罗棋布的古村落,拔地而立的古牌坊,淳厚的民风民俗与浓郁的文化积淀,使得歙县犹如民族长廊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歙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北倚黄山,东邻杭州,南接千岛湖,是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面积2122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人口50万。全县辖28个乡镇,总面积2122平方公里,人口50万。


歙县历史悠久,文风昌盛,是古徽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东南邹鲁”、“文化之邦”的美誉,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集中展示地,也是著名的“中国徽墨之都”和“中国歙砚之乡”。歙县文物众多、特产丰富,全县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2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处。“古建三绝”的古牌坊、古祠堂、古民居,数量众多,架构精美,为国内罕见,堪称“古建筑博物馆”。


歙县山水秀丽,风光旖旎。黄山为屏雄居西北;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屹立东北;水光潋艳的练江、新安江横贯全境;古老的县城,五峰拱秀、六水回澜,山光水色,楚楚动人。全县的乡村几乎处处都有“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
1、安徽歙县南屏村




南屏村位于安徽歙县中部徽城镇,坐落在新安江畔,距离县城仅12公里,总面积约6.25平方公里,现有人口730户1872人。南屏村地理位置优越,是新安江山水画廊的必经之地,歙县重要旅游线路“南深线”穿村而过,区位优势明显,加之湖光山色,景色宜人,并有保存完好的明代古民居,文化底蕴深厚,每年都要吸引大量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发展乡村旅游的前景光明。
2、安徽歙县漳潭村




漳潭村位于安徽歙县深渡镇,地处新安江畔,三面环水,山清水秀,是新安江山水画廊主景区,村中“千年古樟”、“红妆馆”等远近闻名。漳潭村以美好乡村建设为契机,合理规划布局,努力打造“生态漳潭、绿色漳潭、文化漳潭、和谐漳潭”。漳潭村是一个种植枇杷为主,旅游业为辅,集中种植茶叶、养蜂、渔业等种养旅贸结合的良性循环生态村。着力打造“一村一品“,大力发展枇杷种植。
3、安徽歙县北岸村




北岸村紧邻歙县北岸镇镇政府所在地,全村面积9.8平方公里,下辖5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255人。村内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吴氏宗祠”和“风雨廊桥”两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又有融“徽州三绝”砖雕、木雕、石雕为一体的100多幢明清时间的徽派古建筑,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是市百佳摄影点之一。2014年被评为全国传统文化古村落。
4、安徽歙县宋村村




宋村位于安徽歙县桂林镇,全村辖4个自然村、18个村民组、706户、人口2443人。先后荣获“安徽省生态村”“安徽省科技示范村”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市“百佳摄影点”称号。宋村是一个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古村落,位于城北飞布山脚下。飞布山传说是徽州府的靠背山,曾是古徽州府的十景之一,飞布山四季皆景,山上有大方和尚古庙遗址、雾气洞及太平天国岳飞题书巨石等古迹。布射河从宋村村中逶迤而过,水质清澈如镜,河两岸山高林密,峡谷幽深,是人们探幽和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
5、安徽歙县坡山村




坡山村位于安徽歙县杞梓里镇,坐落在皖南山区、歙县南麓、杞梓里镇境内,海拔420余米,省道s324、高速G56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村庄依山势而建,良田翠竹,顺坡而长,四季蚕桑,2013年坡山云海奇景被央视一套、四套、十三套相继报道,同年,坡山村被列为黄山市百佳摄影点。全村共5个村民组,360户,1066人,辖区面积3.5平方公里,农民传统收入主要来源于茶叶、桑蚕、菊花以及外出务工。
6、安徽歙县承狮村




承狮村位于安徽歙县县城北郊的富堨镇,村域面积4.8平方公里,全村辖15个村民组,总人口2257人。承狮村北临仁里、青山,南连县城,东临桂林镇江村,西靠富堨;因合福高铁、黄杭高铁贯穿,加之高铁歙县北站座落承狮村,依靠高铁的建设,近二年内,承狮村列入县城区域,歙黟公路、正歙公路、布射大道等重要交通枢纽从村周边开通,入村交通四通八达,便利近捷,2013年承狮村被列为省级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
7、安徽歙县仁里村




仁里村位于安徽歙县富堨镇,地处歙郊重镇—富堨镇北端,距县城15公里。全村面积10平方公里,有4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人口1143人。仁里村先后被评为黄山市百佳摄影点,黄山市生态村,省级“一村一品”特色村。以规划整治为龙头,打造环境美。以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创造生活美。以文明和谐为根本要求,培育乡风美。错落有致的粉墙黛瓦,欣欣向荣的富民产业,健康文明的和谐新风…美好乡村建设让我镇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一派崭新景象。
8、安徽歙县棠樾村




棠樾村隶属于安徽歙县郑村镇,位于黄山市歙县西郊总面积10.1平方公里,28个村民小组,4085人,有“天下慈孝无双里,衮秀江南第一村”的美称。近年来,棠樾村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走出了一条集种植、养殖、旅游一体化的新路子,人民生活富足,村风文明、淳朴。现有石牌坊群和古民居群2处国保单位,有槐塘双坊、稠墅牌坊群(四座牌坊)、大母堨3处省保单位。彰显棠樾先贤辉煌历史。棠樾村人文积淀深厚,倡导儒家伦理道德,注重孝道,崇学尚礼。
9、安徽歙县许村村




许村村隶属于安徽歙县许村镇,许村村自然资源、旅游资源丰富,是2014年度省级美好乡村示范村,现保存较为完好的元明清时期古建筑有200余处。1996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历史文化保护区”;先后被国家旅游局景区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美乡村旅游景区,2013年跻身于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2014年又入选中国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项目第一批实施单位、市环境优美乡镇,是歙县古民居、古村落的重要代表。
10、安徽歙县蓝田中心村




蓝田中心村位于安徽歙县溪头镇镇政府所在地溪头村,为全省2015年13个“美好乡村建设试点村”之一。蓝田村共有村民219户,人口792人,距县城22公里,距扬溪高速新管路口约4.5公里、合福高铁歙县站约22公里。境内村组道路已基本贯通,交通方便,移动、联通,电信通讯网络覆盖全村。村主导产业有茶叶、蚕桑、菊花等。蓝田村为江南"叶氏起源地"之一,历代人才倍出,曾经千户万丁水处;蓝田村保留明清格局。溪水绕村、古巷通幽、石板路、明清徽式建筑,令游人流连忘返。
11、安徽歙县上丰村




上丰村隶属于安徽歙县上丰乡,地处歙县北端,是“上丰花果山”所在地,全村共有1819户。村民以茶叶、菊花、梅花、柿子、桃、梨等农副产品收入为主。全村现有果园1800余亩,其中“姬公尖”灯笼柿远近闻名,“上丰雪梨”更被誉为“徽州四果”之一。此外,还有一片全国罕见的百年古梅群,树龄在300年以上的就有500多株,吸引了广大摄影旅游爱好者前来观赏。上丰村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村中散布着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其中省文保单位1处、县文保单位1处及不可移动文物150余处,此外还有鲍氏寿庆等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传。
12、安徽歙县卖花渔村




卖花渔村位于安徽歙县雄村乡,卖花渔村因村似鱼形,全村以种植花卉盆景闻名全国而取名“卖花渔村”,位于雄村乡东侧。卖花渔村是中国徽派盆景的发源地,种植盆景苗木已有千年历史,主要品种有梅桩、罗汉松、瓜子松等,是黄山市百佳摄影点之一。盆景制作技艺更是让游客流连忘返,属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卖花渔村徽派盆景以“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知”的独特魅力多次在全国梅展中获金奖。卖花渔村以特色徽派盆景产业发展,带动当地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发展乡村特色旅游。被授予“中国传统村落”、“全国生态文化村”、省级生态村等荣誉称号。
13、安徽歙县雄村村




“宰相故里”雄村位于安徽歙县南端的雄村乡,与附近的徽州古城、棠樾牌坊群及花山谜窟遥相呼应,现有24个村民小组1316户,雄村村自然环境优美、村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古徽州传统村落的典范,古民居、园林、石坊到处可见。拥有国家4A级景区,存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竹山书院”、佛国天地“小南海”等,还有省级文物报单位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雄村,美好的村庄》荣获“梦想中国,美丽乡村”中国十佳村歌奖。
14、安徽歙县瀹潭村




瀹潭村位于安徽歙县坑口乡,地处新安江畔,是“三潭枇杷”主产地之一,瀹潭中心村辖4个村民小组、251户、811人。2014年,瀹潭村紧紧抓住美好乡村建设机遇,整合投入千万元,为“新安江山水画廊”增添新的锦绣。自瀹潭村列为省级美好乡村中心村之后,该村本着“尊重民意、尊重历史,打造水口、建设村口”的思路,坚持保护与建设同行,做到“复古、出新、激活”。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行水土保持、老枇杷园改造、品种改良、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改善灌溉、山间道路等生产条件。建成“千亩枇杷示范基地”、“千亩有机茶叶示范基地”、“500亩盆景园示范基地”。
15、安徽歙县大坑源村




岔口镇大坑源村位于安徽歙县东南部的岔口镇,是由原来的大孟村、胡家山村、高演村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国土面积7.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72亩,其中茶园2023亩,桑园586亩,全村共有8个村民组,742户,2160人,相对贫困人口121人。农民家庭经济主要来源茶叶、蚕茧、劳务等。大坑源村大孟中心村是2015年省级美好乡村中心村,现有住户79户围绕美好乡村推进项目实施的目标任务,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结合本村实际情况进行讨论研究,确定本村切实可行的项目组织实施,资金保障。

16、安徽歙县方村村




方村位于安徽歙县武阳乡,原名江村,有史七百余载。地处歙县南乡大洲源双溪河下游,坐落于皖浙交界白际山余脉丛山之中。境内峰峦叠翠,水清见底,村庄环绕双溪河三面,其河波光潋滟,澄净如练。方村乃“人行明镜里,鸟度屏风中”之画里村落,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全村由中心村、方岭下、车川、山旗寨、铁坞太、虾形等自然村落组成,2008年3月村级区域规模调整后,全村677户,1554人,耕地面积2000多亩,园301亩,山林3638亩,丰富的林、茶、桑、果、菊花等农林产品资源,有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17、安徽歙县昌溪村




昌溪村位于安徽歙县昌溪乡,昌溪村现有1023户,总面积为4.56平方公里,农用地面积9916亩是一座拥有厚重徽文化和优美山水的千年古村落。是古徽州歙县境内有名的一个历史、文化、生态古村落,被世人誉为“徽州千年古村落”、“古歙南乡第一村”、可谓是礼仪之乡,文化胜地。该村始建于唐,经过1300多年的历史变迁,古屋、古井、古树、古牌坊众多,现存宋、元、明、清古建筑300余幢,凝聚了典型的徽派建筑精华。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安徽省传统村落、国家2A景区。
18、安徽歙县石潭村






石潭村位于安徽歙县东南的霞坑镇,辖7个自然村,20个村民组,4585人,农民传统收入主要来源于茶叶、桑蚕、菊花以及外出务工。境内群山环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徽派古民居,石潭村被列为黄山市百佳摄影点之首,打造百佳摄影点这一名片,建设石潭摄影基地。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家、摄影爱好者、户外运动、自驾游及全国众多艺术院校学生前来采风、创作,2012年由安徽大学旅游规划与研究中心科学编制了《石潭旅游发展规划(2012-2025年)》以人为本,以德治村,营造良好旅游文化氛围。
19、安徽歙县三阳村






三阳村位于安徽歙县三阳镇,地处歙南清凉峰脚下昌源河畔北侧梅溪河沿岸,是镇政府所在地。三阳村于南宋时建村,原有王、胡2姓。境内交通便利,村内盛产茶叶、菊花、山核桃等农特产品,店铺林立,形成繁华的“三阳商业一条街”。目前,三阳中心村美好乡村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三阳镇村两级科学谋划,积极行动,在完善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古祠堂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还以洪氏宗祠和梅溪文化研究会为依托,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打造乡贤文化,传承圣贤道德。
20、安徽歙县叶村村











叶村村隶属于安徽歙县三阳镇,状元洪钧故里叶村,地处皖浙交界处天目山余脉,清凉峰下,昌源河边,深藏于万山众壑之中,四周群峰高耸,峰峦叠翠,林木葱郁。叶村历史源远流长,因村民扑救村中解元寺火灾历史而演绎出的民俗杂技“叶村叠罗汉”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处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境内交通便利,村中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种植业以茶叶、菊花为主,林果类主要有山核桃为主。叶村有保护文物建筑43处,徽派建筑风格保存完好,典型代表有国保敬本堂和省宝洪氏宗祠。
21、安徽歙县金川村




金川村隶属于安徽歙县金川乡,美丽的金川村座落在海拔六七百米的大山之巅,呼吸着四季之韵,展现着交相更变的四季之美。金川村由金川、中坑、皂太、水塘四片合并而成,现面积15.7平方公里,共806户,全村有茶园1800亩、山场17000亩。村民安居乐业,生活宽裕美满,村庄道路不断完善,通讯、网络等设施逐步覆盖全村。国家3A级景区——搁船尖风景区即座落在该村,村内还有方氏祠堂、李氏祠堂、潘氏宗祠等历史文化遗产,有七夕聚会、金川石家有生长千年的红豆杉,都吸引了众多的山外来客,是该乡旅游资源的主要汇集地。
22、安徽歙县前山中心村




前山中心村隶属于安徽歙县街口镇,位于歙县南大门,东西岸分别于浙江的威坪镇、鸠坑乡接壤。是名副其实的新安江第一水口村,被当地称为“水南边陲一颗明珠”。该中心村130户,党员29人。中心村立足村情,抢抓机遇,谋划发展。一是打造“百亩生态茶园”。规划百亩生态茶园,开发茶文化体验游新业态。二是提升“千亩生态桔园”。三是规划“前山老村新生”。充分利用前山老村“高山小峡谷”、“观光桔树园”景观带、“街口悬索桥”等自然、人文景观,探索发展生态旅游,赋予前山老村新生,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23、安徽歙县韶坑村




韶坑村位于安徽歙县长陔乡,是歙县长陔乡五村之一,地处歙县南部偏僻山区,与本县的绍濂乡、小川乡小洲村、森村乡皋泾村相邻,距离县城52公里。有18个村民小组,共747户,2813人口。村内有优美的自然风景点、民俗文化——目连戏、古祠堂——徐氏宗祠、红豆杉群。韶坑村自然风景点重在谷丰片,有谷丰的梯田、石耳山的杜鹃花、云海等景点。清明时节,油菜花开,层层梯田,黄花景色,更是美不胜收,一旦冬季来临,覆盖一层薄雪,散发着银色,层层相连。
24、安徽歙县蜈蚣岭村




蜈蚣岭村位于安徽歙县璜田乡,现有10个村民组,603户,2091人,80%以上的村民居住在高山上。总面积5.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039亩,生态有机白茶种植416亩。中心村海拔647米,主要经济收入是茶叶。蜈蚣岭千亩梯地茶园这一伟大奇观是蜈蚣岭人“农业学大寨”的见证,山间层出不穷的梯田营造出的美丽画面,成为摄影爱好者及人们休闲度假追随的对象。蜈蚣岭梯地茶园和大队部旧址现都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蜈蚣岭的白茶,堪称茶中之绝品,全国数量极少,极具罕见。
25、安徽歙县塔坑村




塔坑村隶属于安徽歙县新溪口乡,位于新安江至千岛湖黄金旅游线上,距歙县50公里,与浙江省威坪镇毗邻。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330户,1078人,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600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5.1万元。
塔坑村是以柑桔为主导产业的特色村,先后被评为省级“一村一品”特色村,黄山市第一届文明村,黄山市百佳摄影点,黄山市旅游“五统一”示范村和县级科技示范村。林木幽翠的峰峦,波光潋滟的新安江,炊烟袅袅的农家小园……如今的塔坑村已经成为我乡自然山水生产发展型的典范之作。
26、安徽歙县小川村




小川村位于安徽歙县小川乡,地处歙县新安江山水画廊畔,地处黄—千旅游线之中,王小公路的东段,北倚深渡镇,南临街口,接新安江明珠千岛湖,与小川乡程家堨村、洲头梁村、方家山村接壤。小川村是小川乡中心村镇,高山峻岭、大江小河,水利资源丰富,总体气候适宜,物产丰富,景色迷人,地理位置优越。森林资源较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主要有马尾松天然次生林、毛竹林、杉木林,散生少量枫香、麻栎、红豆杉等,主要经济林有茶、桑等种植在山地、人工梯级耕地,部分平坦耕地用作玉米、红薯等旱粮作物。
27、安徽歙县王村村




王村村隶属于安徽歙县王村镇,歙县王村村是体坛新秀——吕秀芝的家乡。它位于歙县南部、新安江畔,距黄山市中心城区2.5公里,与国家4A级名胜风景区“花山谜窟”隔江相望,徽杭高速公路贯穿境内。总面积3.48平方公里,14村民小组,总人口5730人。以粮油、木竹、茶叶为主,农副产品加工,餐饮服务业也比较成熟,盛产徽州麻酥糖、金田月饼、特色小吃、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歙县南部重要的交通门户和物资集散地。村庄辖区内拥有AAA级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一个即霸王山风景区。
28、安徽歙县烟村村




烟村自然村隶属于安徽歙县王村镇新安村,地处歙县南部、王村镇区东北边,东、南滨渐江,东北邻潘村,北邻雄村乡,西与屯溪篁墩、徽州区交界。距离县城20公里,离黄山市中心城区12公里。烟村山明水秀,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生态环境优越。农业主导产业为粮油,第二产业为务工、商贸与外出打工。古村落基本保存完好,环村流淌的玉带河、古埠头、古街、古民居、古桥、古道、古树等要素构成烟村颇有诗意意境。烟村村貌呈东西走向,西边称朱家堡,向东过小溪至店前街,横街,逐入中街、后街,构成“四街一堡”的村落版图。
29、安徽歙县渔岸村




渔岸村隶属于安徽歙县森村乡,系2015年度省级“美好乡村建设中心村”。该村地处歙南,上接黄山市区,下连歙县古城,位于森村乡西部,村东部与森村村接壤,南部与和平村接壤,西北部与绍村接壤,西部与敬兴相邻。渔岸村人文景观丰富,文人墨客所称的“五凤楼”就集于此。渔岸村是传统的农业大村,世代亦农亦茶,村庄周围山坡上皆是梳理清晰的碧绿的茶园。现有茶园面积624余亩,茶叶年产量达2.6万公斤,每年3月开园,9月结束,生产周期长达7个月,是远近闻名的“茶叶专业村”。
30、安徽歙县小溪村




小溪村隶属于安徽歙县绍濂乡,该村地处歙南,上接黄山市区,下连歙县古城,位于绍濂乡西部。交通便捷,是一个历史悠久,文风昌盛,明贤辈出,名胜荟萃的古村落。山清水秀,风光迷人。享有“徽州敦煌”的美誉。全村总面积11.6平方公里,共18个村民小组,558户1807人,农民传统收入主要来源于茶叶、水稻等,外出务工。小溪村依托特有的古村落风光,大力发展茶叶、香菜等特色产业,抓住毗邻市区的区位优势,发展观光式、体验式的乡村旅游业,村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31、安徽歙县竹岭村




竹岭村隶属于安徽歙县石门乡,位于歙县南面,距离县城45公里。离市府屯溪18公里,东邻浙江,西靠休宁县榆村乡,本村有720户农家,辖15个村民组共计2367人。村情如名,竹类资源异常丰富,全村的竹园面积达到了13472亩,超过了全村土地面积的二分之一,农民收入来源主要靠毛竹、高山茶和木材。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资源使得这里的野生动植物得到了很好的繁衍生存,黄麂、黑麂、野猪、穿山甲等动物时常出没,山中多产葛,蕨及数十种中药材。
32、安徽歙县营川村




营川村隶属于安徽歙县狮石乡,地处歙县南部边境,东南与浙江省淳安县毗邻,西与休宁县白际乡接壤,北与石门乡相连,东北与长陔乡为邻。境内有武强溪,自北向南汇入千岛湖。受海拔高的影响,境内昼夜温差较大。境内蕴藏着丰富的旅游、森林资源,全乡有多处旅游待开发景点,其中温泉、原始森林、猴子洞、仙姑洞、蝙蝠洞、乌鱼塘、苏维埃政府旧址等有极高的开发价值。全村耕地面积55亩,人均仅0.05亩。红薯、玉米、油菜是村民常规种植作物。森林覆盖率9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8 07:29 , Processed in 0.75574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