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宏村中的楹联

[复制链接]

2038

主题

2046

帖子

7509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0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9 00:54:5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面是宏村的地图,但没有更详细的路。如果要自己在里面走,是要费点儿功夫才能找到合适的路的。


下面是挂在承志堂走廊上的宏村人工古水系及村落平面图



8月10日,上午9点半左右,来到世界遗产宏村的门口。

宏村的入口处,有两副对联,

一副是:

前后皆是画,左右俱逢源。

另一副是:

观黄山天开胜境千古神韵,品徽州画里乡村万种风情

入口处的右边,有一个大屏,循环放着景区的风情片,"天地之美,美在黄山,人生有梦,梦圆徽州。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画里的乡村宏村"



进了宏村的收票处,上了台阶,首先见到的就是一汪绿水,这应该就是宏村的南湖了,在绿水对岸就是我们要去的宏村。大约在湖的中央,有一座圆拱小桥,桥的两边各有一条路,搭在湖的两岸,把湖分成了两部分。

跟着宏村的导游,沿着湖岸走,湖岸边种着柳树,有一些学生在写生。过了桥,见到一小片荷花。过到岸,沿着只能两人并肩走的石板路,跟着导游,第一站到了南湖书院。书院的正门挂着一个蓝底的牌匾,上书【南湖书院】四个大字,在入书院的门上还有一个牌匾,白底黑字,上写【以文家塾】。门口的方石柱上空白的,什么也没有。从网上查来,应该有一副对联:

南峦环幽静书声琅时云涌霞飞腾气势;湖波映秀色桃源深处水遛花放丽文章

这幅对联不知道哪里去了。

进门后的大屋就是志道堂,是学生上课的地方,屋子的上方还有一块蓝底黑字的匾写着【蔚为国华】四个大字。志道堂内有三副对联,由外到内:

迎门饮湖绿一践涟漪文境活;倚窗眺山峦万松深处讲堂开

读圣贤书行仁义事;立修高志存忠孝心

漫研竹露裁唐句;细嚼梅花读汉书

奇怪的是挂黑板的位置为什么是白的什么也没有,成了白板,面对白板有五张旧的木桌椅。

穿过志道堂,进去就是文昌阁,好像很多地方都有文昌阁,在北京的颐和园里也见过文昌阁。上网查了一下文昌阁的意思:文昌,乃取文运亨通,教化昌盛之意,以励志修身,笃懿士风,振兴文教,弘扬德化也。历代文人墨客崇而祀之,并藉此以文会友,吟诗作赋。

在文昌阁的正面是孔子的画像,画像的上面是【至圣先师】四个大字,画像的两边是一副对联;

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

画的下面是供台和供桌,供台上放着五个牌位从左到右分别是子思,颜子,孔子,孟子,曾子。

两边柱子上有一副对联,上写:

修身践言弥究圣指;案经考典率由旧章。

先圣格言为至宝;祖宗遗训抵万金

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

后面两联是用篆书写的,回来后看着照片猜了很久,又上网查才知道的。这些都是歌颂孔子的对联。接着导游介绍了什么是寒窗以及寒窗十年的意思。下面有两张红色的桌子。好像要坐在地上才能用。

出了文昌阁,向右转就到了达启蒙阁。导游说这是古时的幼儿园。上挂一块万世师表的蓝色牌匾。这里有两副对联,

一副是信古不迁也是昔贤知己;流阴若寄无为今世贤人

另一幅是斗酒纵观廿四史;炉香静对十三经

启蒙阁中没有桌椅。在南湖书院中就参观了这三个地方。

出了南湖书院,沿着湖跟着导游往回走。走了十来米左拐进了个石板路的小胡同,石板路边的墙根下面是一条不到半米宽的流水,清澈见底。

下一站是敬德堂。进了敬德堂的门厅,看到一幅山水画,画的两边是一副对联:

立志不随流速转;留心学到古人难

在两侧的木墙上挂着六福草书,不太认识。一幅对联用正楷写的:

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读书好经商好效好便好

再走进去,是一个小院子,墙上一副山水人物,两边一副对联:三径香风飘玉蕙;一庭明月照金兰

出去又是窄窄的巷子,两边是斑驳的灰白色的墙面,有些墙面干脆没有抹灰,裸露者石头亦或是青砖,墙根下就是清澈的流水,我们也看到有人在流水中洗拖布,不知道这里的人喝什么水,如果直接饮用这水,我想也不卫生。路窄,我们只能一个接着一个跟着导游走,对面有人过来时还要侧身才能过,路上不断的能看到一些小店,或卖古玩,或卖工艺品,还有卖绣花鞋的。在胡同里走,我们完全失去了方向感。走着走着,突然出了胡同,前面出现了开阔地,两边的房间距离突然变的很宽,形成一片开阔地,在开阔地前面又出现了一个直径大约有50来米半圆形的小水塘,水塘里的水是绿色的,倒映四周的建筑,非常美妙。水塘边上有一个中年妇女正在洗衣服。导游说我们到了宏村的牛胃——月沼。月沼的前面有许多人在拍照留影。

正对着月沼的一户建筑就是汪氏宗祠。门前挂着楹联:

基开雷岗绵世泽;绪承越国萃簪缨

进入后,是乐叙堂,前有木屏风,上面刻着思齐公乐叙堂记略,内容如下,

乐叙堂者,我弘邮汪氏之宗祠也。曩(nǎng以往)余运粟西京,既归而堂适成,董之者余内子胡暨(jì和)儿辈仕和仕隆也。时县尹黄公讳彪与余有旧,一日至而觞(shāng)之,因请为祠堂做记,余谨述祖德而告之曰,吾家仁雅公由歙唐模迁黟之北乡,署名祁墅。居六世至我彦济公,秉性仁厚,孝友著闻,敦善不怠。宋高宗时,遭张冠兵燹(xian野火兵火),所居宅三百余间尽成焦土。始纷纷议迁徙,而我公遂来居此土。绍兴间父子数人耳,历元而明,子孙渐盛,登斯堂者,绍穆一家,出入一门也。余观此堂之始,构敦浑坚,不施华彩,堂之上有楼,相登而望之,则诸峰外峙半镜中,涵山色水光相映,爽气拂拂从襟袖间至,祖宗木主在坐,其灵若来,黄公曰:所以妥其先者得矣,乌有敦善行不求人知,而其后之人不硕大旧衍者哉。今之有斯堂也,宜其子子孙孙歌于斯、哭于斯聚族于斯,秩叙敦伦,承履和乐,则今日所以命斯堂之意也,夫余曰:诚哉是言,当以告后人,乃援笔而书之家,秉之简末。

绕过木屏风,就是敬德堂,两边挂着许多木雕。

非因报应方为善;岂为功名始读书

克己最严须从难处去克;为善以恒勿以小而不为

两边挂着德行政举和成榆重梓两块蓝匾。墙上挂着不少的木刻和木雕。

绕着敬德堂看了一周后,转过身来发现,木屏风的上面还挂着一块匾,上写:再造阳春;木屏风的反面,写着朱熹家训: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

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

人能如是,天必相之。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

出来敬德堂,沿着月沼,又拐进敬修堂,正堂屋上挂着一个大大的牌匾:敬修堂,下面是一副山水画,画的两边是两幅对联:

得山水清气;极天地大观

孝弟传家根本;诗书经世文章

在两边的柱子上有一副对联:

万石家风惟孝弟;百年基业在诗书

下一站是到承志堂,在这里,看到了门当户对。

进门后,正面有看到两幅对联:

诗书执礼,孝弟力田

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男必读书

两侧挂一副对联: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誉群言

柱子上挂一副对联:两条正路日读日耕二字箴言惟勤惟俭

进到管家的住处,墙上挂一对联:慈孝后先人伦乐地;读书朝夕学问性天,看到许多窗雕,木刻。

要出门时又发现几幅对联,只几下了下面4副:

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

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读书好经商好效好便好

惜衣惜食非是惜财缘惜福;求名求利须知求己莫求人

齑粥余风宜承先志;诗书世业重冀后人

后面看到了过去打麻将的房间,麻将桌,吸大烟的地方。房梁上的木雕。

最后到了长着居住的屋子,和堂屋有些像,正面山水画,画旁两幅对联:

诗书执礼;孝弟力田

善为玉宝一生用;心作良田百世耕

两边的对子

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

敦孝悌此乐何极,嚼诗书其味无穷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替儿孙作马牛

后面的柱子上的对子:

善贻谋于后嗣学礼学诗,凛遗绪于前人克勤克俭

传家有道唯存厚,处事无奇但率真

最后到达树人堂,里面坐着树人堂第五代孙:王森强,正在签名售书。同样正面是一副山水画,两边是对联:

云淡峰浅雾稀山碧;烟静潭深风柔水清

孝弟传家根本;诗书经世文章

惜衣惜食非是惜财缘惜福;求名求利须知求己莫求人

树人堂的旁边是是桃源居,正中间是一副水墨画,可能是桃花吧,两边是一副对联:

黄金叠楼非为贵,春桃满园便是福

出了树人堂,就到了村口,村口有两棵大古树,是宏村的牛角。整个宏村就算参观完了。沿着南湖往出口处走。

宏村应该还有很多可看,可拍,可听的地方,跟团旅游就没那么多时间去仔细看,大都是走马观花。以后有机会独自来,并在这里住上几天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7 10:31 , Processed in 0.08363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