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指南] 绵潭村:看着捕鱼的江畔古村落

[复制链接]

342

主题

341

帖子

1023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5 10:13:1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绵潭本名棉潭,概因村子周边原本遍植棉树,因此而得名棉潭,后改棉为绵,或有绵延不绝之意。明代绵潭名人,著名藏书家汪启淑在其著作《绵潭渔唱》的序言中,曾写道,绵潭早在隋唐时期便颇为兴旺。彼时,朱、杨、凌(林)、范、汤五姓聚居,这五姓居蓼阳山下,住所地形如虎,而五姓合为“猪羊冷饭汤”,皆为食类,易为虎食,故而不曾长久发家。后至南宋,汪姓迁入,后又有庄、胡、潘、吴、翁、孙、方、游诸姓陆续迁入,而其中又以汪、庄二姓为盛。1987年版《歙县地名录》所记载,当时统计数据显示,绵潭有406户,1586人,俨然一个传统古老的大村落。












因为解放后新建新安江水电站的缘故,绵潭村子里临江的老宅子大多都被拆除。如今,进入绵潭村,除去少数几栋老宅外,大多数的传统徽派建筑都是移民后靠后的产物。但,这些个几十年前建造的房舍,依旧延续着徽州建筑的特色风格,且村民们纷纷在窗台、屋檐、门楣上画了各式墙画,这些个墙画,虽历经风雨洗涤,却依旧栩栩如生,倒也算得上是绵潭村的一大特色。只是,如今的旅游开发,游客多是下船,进入祠堂,看一下乡人们编排的戏曲演出,转身便离去,又有几人能有时间,慢慢品味绵潭的那些墙画呢?





伫立将军埠头,江风飒飒而来,带来凉意。我曾在此,目睹当地村民,划着脚盘船,伴着夕阳的余晖,撒下渔网。波光嶙峋中,一尾尾的鲜鱼,被渔网拽出水面,活蹦乱跳的妄图挣脱出去。鲜鱼现杀现吃,佐以一壶烫热了的黄酒,一口酒一口鱼,加上青山绿水的风景,岂不快哉?可惜后来,这样的渔民愈发少了。倒是江对岸,新添了一处九姓渔民捕鱼的情景表演。一众游客,在当地乡民那土洋结合的普通话引导下,惊呼声、鼓掌声、赞叹声,不绝于耳。声音飘过宽阔的江面,传到绵潭村中来,别有一番乐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8 12:06 , Processed in 0.79592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