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简介] 上丰乡

[复制链接]

497

主题

497

帖子

1491

积分

QQ游客

积分
149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4 15:21: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丰乡地处黄山脚下,位于歙县北端,距离歙县人民政府21公里,丰源河纵贯全境南北60余公里。北与黄山区、旌德县、绩溪县接壤,西与许村镇,东与桂林镇相邻。全乡辖8个行政村(其中原岩源片8个行政村合并为岩源村;溪源片5各行政村并为溪源村。
上丰乡地处黄山脚下,,距离歙县人民政府21公里,丰源河纵贯全境南北60余公里。北与黄山区、旌德县、绩溪县接壤,西与许村镇,东与桂林镇相邻。全乡辖14个行政村(其中原岩源片8个行政村合并为岩源村)。全乡有2个党总支。辖地75平方公里。其中岩源村地处高山深山区,是皖南新四军和游击队活动的革命老区,是中共歙县山区中心县委和中共皖南特委所在地,为皖南的解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上丰村、霞江村、禹坑村、姬川村、蕃村村、赵村村、杨川村、屯田村、溪源村、外西村、里西村、江岭村、寨下村、黄进舍村、王进坑村、白蛇坑村、吴家坦村、吴家山村、屋基村、道溪村、黄柏山村

上丰乡人文景观众多,明清时期的石牌坊、石桥、古民居遍布全乡。屯田村的“德政堂”、“贞洁坊”;上丰村的“施政堂”、“笃麟堂”、“敏政堂”、“叙伦堂”;赵村的“叶氏宗祠”;蕃村的“鲍氏惊叙堂”、“许氏家庙”和“鲍氏古住宅群”以及霞江村的四孔“万缘桥”均保存完好。
上丰乡有蕃村、上丰村等600年以上古村。有春节舞狮、嬉龙灯,端午跳钟馗,中秋嬉草龙等民间习俗。主要人物有清名医程道周,清进士、翰林院编修宋梦兰,近代名医程雁宾等。民国30年(1941)1月皖南事变后,中共党员刘奎等人到岩源开辟革命根据地

,民国31年2月成立中共道溪中心党支部,同年5至6月,中共泾旌太中心县委机关从绩溪金坑移至岩源附近兰荫滩。民国36年9月下旬中心县委领导的500多名指战员与国民党皖南“剿匪军”在老屋基激战七昼夜。1979年岩源村被歙县人民政府定为革命老区。2001年开发上丰花果山景区,2004年花果山景区被列为全国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2005年被列为安徽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上丰乡是我国绿梅花的主产区,年产80吨,被誉为全国绿梅花之乡。

蕃村 上丰乡蕃村村是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古村落悠久历史700余载,乡村民俗风情底蕴深厚,徽文化渗透乡土气息,地域民俗特色文化活动成为今日上丰花果山生态旅游景区的一大亮点。该村鲍氏嬉“轿童”、嬉“伞旗”民俗文化活动是元宵节传统节目,起源于清乾隆年间,史传隋“大业之乱”,鲍氏先祖东晋咸和年间新安太守鲍弘第五代孙鲍安国协助妻弟汪华(即汪公)招募武士,屯兵金龟坦,保江南六州。鲍汪联姻相亲相帮,为不忘汪氏助鲍之恩,鲍氏以嬉“轿童”来表达这份情意。“鲍氏寿庆”又是该村民俗文化一大特色,六十花甲、七十古稀、耄耋老寿、百岁百寿方式各异,用词用语均体现出当地民俗文化特色,还有鲍氏祭拜除隔三十年一次的“善事令”外,每年一次年三十晚集体祭拜更具特色。年封岁后,每户提着灯笼去鲍氏宗祠同跪“敦叙堂”大厅祭拜先祖,香火、灯笼相映。长者向子孙诉说先祖创业之辛,告诫后人要承继先人勤劳、诚信、与人和睦相处之风。蕃村的“鲍氏住宅群”是徽文化建筑的一个缩影,吸引了中外游客,其建筑风格和“三雕”更为引人注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6 06:02 , Processed in 0.76298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