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徽州文化】歙县长庆寺塔

[复制链接]

155

主题

155

帖子

465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6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4 16:44:3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长庆寺塔位于歙县城南西干山麓,练江之滨。因塔旁原有长庆寺,故名。又因此山古有十寺(即太平兴国寺(原名兴唐寺)、罗汉寺、如意寺、经藏寺、等觉寺、福圣寺、五明寺、长庆寺、净明寺、妙法寺),又名“十寺塔”,今十寺皆毁,唯塔独存。此塔始建于北宋重和二年(1119年),由歙县黄备人张应周捐善修建,距今已有近九百年历史。



现塔为密檐式的实心七级方塔,砖石结构,塔体平面近方形,底层平面每边5.28米,高23.l米;塔基为台式基,用石砌成上下五层方形须弥座,束腰高66厘米,有间柱、角柱;塔身为砖砌实心七层,第一层较高,每层高度自上而下逐层递减收分,各层飞檐向外伸展;塔的底层设有木廊,石檐柱间宽4.33米,塔体四面辟有券门,门内置石雕莲花瓣佛座;


第二层以上各层,墙面中间均用青砖砌成隐出窗券,四角各有半隐半露的方形仿木倚柱,状如护斗,塔墙上涂以白灰,彩绘佛像图案,鲜艳夺目;每层檐口均用青砖叠涩起挑,间辅以五层错角砖牙,其上再铺木质腰檐和筒瓦、板瓦;塔顶为铜质葫芦状宝瓶,尖端锥针突出。每层飞檐翼角之下,都悬挂着铁质风铎,风动铃摇,梵音远扬。


塔体依山傍水而立,掠影于练水之中,玲珑秀丽,唐代杜牧赞曰“高铎数声秋撼玉,霁河千里晓横银。”又有诗云:“古寺高峨接碧霄,春风弦诵彻终朝。石成方塔参天迥(还是“遇”呢?),柳种长堤隔岸遥。两座危峰争出坞,一湾曲径半通桥。有时槛外传清响,知是山南唱晚樵”。


清乾隆年间,邑人程瑶田撰有《太平十寺始建浮图年月记》和《重建太平十寺塔顶记》。其中记述:乾隆四十一年(1776)九月二十四日凌晨,长庆寺塔顶被雷电击毁,坠山下练水中,黎明时为纤筏人盗去,遗下塔顶末端一段,长七寸余,重八斤二两,上面铸有“大宋重和二年正月”字样。民国《歙县志》载,长庆寺前有七级方塔,“邑市黄备张应周创建”。康熙《徽州府志》载:“明泰昌元年(1620年)三月朔,黄备张氏集资修塔。”民国《歙县志》载:“元天历元年,明成化间张族两次重修,万历末张大晋复倡,族人修之。”程瑶田《重建太平十寺塔顶记》一文,记载了清乾隆时的修理情况。又,长庆寺塔底层券门内有石刻,记载了民国二十五年歙人江彤侯集原徽州府属六县人士所募集的资金,进行了一次重修。1979年,歙县人民政府鸠工砌筑了塔基护坝,维修了塔身,砌筑了游览蹬道。虽经历代多次修缮,至今仍保持宋代特征。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8 20:37 , Processed in 1.82728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