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天下之守拙园

[复制链接]

34

主题

34

帖子

102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4 11:31:3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按照先前的约定,小李师傅与我们在中午两点于宏村大门口集中后前往17公里以外的陶村。据小李介绍,陶村是陶渊明的故里,4年前开始开发,风景优美,不过没有宏村有名气。几年前曾经带一个摄影人来过,也跟着进去参观过,外地人每人50元门票,不过,本地人就减半。我觉得安徽这一点做的的确不错。他们每年指定一些景点,如黄山等比较有名气的,凡是安徽省的县市区市民都可在指定的时间免费参观指定的景点。
进到门口,就看见门楣上刻有"守拙园"题名的徽州特色石牌坊,朴拙、刚正,如同园名一般。穿过石牌坊,走上数十步石阶,跨入徽州古民居的门楼,映入眼帘的屏风上刻着《桃花源记》全文。穿过窄小静谧的石径,就看见好多摄影爱好者对着对面阁楼上的麻豆拍过不停,我们也跟着蹭拍不少。跨入中门,一抬眼,水天一色,一只小船搁浅于岸边,三五几颗树,姿态各异。与那一排排的徽州古民居相映成趣,没有任何过渡,只有豁然开朗。真是"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再现。旁边立着“故渊”的牌子,莫非是取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草屋八九间、池鱼思故渊"的诗句?
听村里的人说,守拙园项目所在的赤岭村为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次子陶俟之后裔陶庚四迁居地。村中至今仍保留大量历史古迹和文化遗址,如保存完整的《陶氏宗谱》、陶氏祖茔、陶家池塘、陶岭古驿道、陶氏宗祠等。的确值得一看。
往回走的时候,太阳出来了,正是一天中阳光最柔和的时候。晚霞映着守拙园,我仿佛看见了陶渊明“采菊东南下”的悠然身影。












该项目由黟县人大引进、黄山市守拙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根据赤岭村旅游资源特点,计划用地80亩,修复陶渊明故居、水口园林,新建停车场,旅游接待设施,名人名言、陶氏源流文化展厅等设施,再现陶渊明身前生产生活场景,体现桃花源文化的深刻内涵,全力打造一个集文化、旅游、生态一体的旅游文化休闲度假名片。陶渊明故居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顺应黟县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形势,还可以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




池鱼思故渊




















好看的麻豆





多像那望夫归的妇人




































这个麻豆蛮上镜的




摆拍的麻豆
















守拙园全景






















果然有火烧云

巴壁虎也有脚啊










巴壁虎无所不在



下午,太阳出头来了,正是适合拍照的柔和光线。只可惜,我们要和朋友见面,只好遗憾而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2 01:21 , Processed in 0.42051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