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晚秋婺源行——“小桥流水人家”:李坑

[复制链接]

83

主题

83

帖子

249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23:22:0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知道是什么时间醒了,赖了一会儿床,起来去洗手间,看了看表,5点15分。4点导游没来叫醒我们(宾馆里没有电话),也许还在下雨吧……。

5:50门外有敲门声,是导游叫起了。不过我早已起床,行李也准备就绪。6点,发现没有下雨,故背着相机出宾馆去溜达。

在清华镇我们住的宾馆

宾馆对面的小食铺已经开张了

从宾馆前面的小路上坡

站在小土坡上观看整个清华镇

小坡旁边是清华镇人武部的球场


6:30早餐。因天气关系,今天的行程改为去李坑、晓鳙和篁岭。

7:35出发去李坑。当我们的车驶出小镇时,太阳出来了,大家都欢呼起来。一路上雾很大,能见度不高。8点17分到达李坑。

李坑距婺源县城12公里,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一条清溪贯穿村子,当地人将溪称为“坑”,所以村名为“李坑”。李坑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自宋至清,仕官富贾达百人,村里的文人留下传世著作达29部,南宋年间还出了一位武状元,名叫李知诚。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

左边的客服中心就是检票处,右边的门是李坑出口。


中书桥

中书桥是婺源现存最古老的桥梁之一,建于北宋末年,是砖砌的单孔拱桥。据史书记载,此桥是宋大观3年(1109年)村人李侃中进士后,官至中书舍人捐资建造。村人为感谢他的恩德,就以他的官职命名为“中书桥”。



李坑村牌坊

兜揽生意、载旅客进村的竹筏



田边的文昌阁



进村的青石板路

山脚下的狮傩庙

狮傩庙前一座彩虹桥

此桥因桥拱建得较高,犹如一道彩虹横跨溪流,故名“彩虹桥”(又称平安桥)。明代,李坑出了一位叫李景溪的风水大师,他认为水即是财富,“溪水穿桥而流,世代衣食不愁”、“沿溪生息,大吉大利”,为了这一方财气,一溪福水,特设置水口,建此桥以收敛“天地之灵气”,造福子孙后代。在方圆几百里,已形成了一个习惯,每逢出外经商、求学等之前,人们都会来踩踩平安桥,以保佑自己。呵呵,我也上去踩了踩。

村口


精致的雕刻艺术,“文革”的痕迹


李坑的建筑风格独特,是著名的徽派建筑,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气氛。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更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双桥叠锁、焦泉浸月、道院钟鸣、仙桥毓秀等景点在其中,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







清初木材商人李瑞材故居的偏门和门上的木雕

由于封建社会营造法规的限制,商人尽管富裕,但是不能称为“贵”(工、农、商、学、兵,商人排列靠后),所以住宅不能建造得像王府那样豪华,而且大门也不能朝向大街,更不能建造“八”字形大门,所以商人的住宅只能开偏门,然后在门楼、门罩处饰以精美的“三雕”(石雕、木雕和砖雕),使之形成一利,清丽高雅的建筑艺术格调。

清初木材商人李瑞材故居的厅堂

室内小姐闺房窗子的木雕

窗雕上的人头被破坏了,又是“文革”的杰作

大夫第

“大夫第”建于清朝咸丰年间(1851~1861),是奉直大夫(从五品)李文进的府第。大门为青石门枋,水磨青砖门面。大门外有3级台阶(普通人家或商人是一级台阶,官家是2~3级台阶)。据说,大门左侧挂灯笼的楼阁是小姐抛绣球的楼阁。

石阶两侧的石雕

楼阁上精致的木雕

进门后的大厅

楼阁上的木雕


申明亭

申明亭建于明朝末年,是昔日李坑村民聚会的场所。旧时每月的朔、望日(即农历初一和十五日),宗祠鸣锣聚众于此,批判和惩办违反村规民约者。

申明亭有一幅对联:“品节详明德性坚定  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心气和平”(以亭子一侧的对联为前景)





南宋武状元李知诚故居

故居建于明代,村里人都叫它“鱼塘屋”。院内有棵古老而奇特的紫薇树,虽然只残存半边,但仍然年年萌发新枝,满树红花。

“鱼塘屋”后面


清朝同治年间木商李书麟的后代(坐在家传的迎亲轿子中)

尿桶

戏园




原定10点半在李坑村外集合,可是由于“小桥流水人家”的李坑确实太美了,大家流连忘返,几乎推迟了一个钟头,直至11点20分左右才离开。

11点52分到达江湾镇的江湾宾馆午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6 04:44 , Processed in 0.74290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