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 仙寓山古徽道:被秘藏在苍穹之下的千年苍生

[复制链接]

15

主题

15

帖子

45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6-20 11:04:5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zww011 于 2018-6-20 11:07 编辑

                                                                                                        任谁也不会想到,连我自己都觉得意外,千百回梦境一般的路竟然就真的出现在我的眼前。山里雾大,雨后更是云烟缭绕,林子里的每片叶子都沾染着雨露,变得透亮,好像平日里最寻常不过的一角都显得分明鲜亮。潮湿的石板路一块一块的铺就在幽谷深处,历史的痕迹在苔藓中继续生存着,一点阳光,一点雨露,不曾外界的打扰,这里静谧的保留着一切。

     车子进入仙寓山的时候,是盘山而上的极陡的水泥路,尽管司机师傅是常年来往,但车厢里的骚动还是有些令人不安,些许的唏嘘仍是溜达在耳畔。若不是窗外仙境一般的山林风光,怕是每个人都在小小担忧着。终于,车在某个山头停了下来,纷纷而下的都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突然到访这样的一块仙地,是每个人都激动不已的。


   传说仙寓山是个神仙居住的地方,看着着是像。


    但遇见古徽道的时候,我真觉得这里头住着一个仙人,哪怕是个世外高人。可以是个白眉老人,也可以是个白衣女子,更或者是一群绿色的森林精灵。






    雨后,寂静的古道还未醒来,像是沉睡了多年,历史藏得太深,但一砖一石仍是寻到当初的遗踪。我们的到来,有些喧嚣,抛去一切,任自己一人迷失在这里。我不晓得有多少人真正的在聆听,聆听来自于空气中的一段诉说。然而,就这恍如表面的神秘已经令人欲罢不能,怕是却被忽略了石缝中,更有不为人知的往事罢。


    深藏在幽谷中的这条古徽道,谁又能想到,风雨变幻几千年,仍是留下且保存着大量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古长城,古墓葬,古亭,石碑,石刻,石雕,以及古战场,寺庙庵堂等古遗址。


    这像是一个梦,梦回某一个年代,只可惜徒留残骸,不禁令人唏嘘。沿着古道慢慢往下走,越走越深,一片寂静,偶然飞鸟掠过头顶,但抬首遥望,天空的模样被枝叶撕得各方一块,周围雾气甚大,真如梦境一般,虚实难辨。铺就着的青石板早无了当年的模样,杂草丛生,若不是来往还有些人走动,怕是任谁也不找到这里还有这样一块寂静又朦胧的秘境,且藏深山。这像是大海深处发现一座古堡般令人激动。


    站在某个角落里,我不敢说话,就连呼吸都不敢太放肆,总是小心翼翼,怕着打扰了它。轻触着历史留下的痕迹,我平静的如水一般,没有任何涟漪,更多是不愿再说话。只想趁还有时间的时候,多与它相处一会儿,哪怕我什么都不能得到,但生平能遇见这样的地方,已是最大的眷顾。在来的路上,我就跟同行的朋友说最期待古徽道了,也在脑海里幻想过千百遍。即便我思绪飞扬,也难料道它藏匿在深山幽谷中,是如此深不可测。


    黄色的小花沉默不语,显得文静。这是一色的青石板路旁最显而易见的,然而她一直延伸到公路上去,仍是静谧,不曾张扬。顺着小黄花走去,便就瞧见马头墙一般的建筑,刻着“古徽道”三字儿,恰恰只是这个三个字,穿过门去,便觉得一条没有尽头的道延伸到树林深处去,越伸越下,越伸越不见底,令人难以捉摸,颇似“曲径通幽处”。如果说,这里适合心灵释放的话,不如道来一番修禅。


    古徽道最多的是佛教文化,在明代以前就有仙寓庵,密岩庵,上天庵,圆通庵,上明庵,红亭寺,毛亭寺等多所寺庙。而在佛教五大教中,这里就集中了曹洞正宗,漕洞宗等佛教四宗。难怪走来,心无杂物,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斑驳的墙砖,盘踞着的老树根上,像是坐着一位年迈的修行者听雨声盼。泛旧的黄卷诗书,一盏烧尽了的烛台,还有一个脱落漆色的木鱼,皆藏在树林不知处中。


    然而,古徽道留下的不仅仅只是曾经的战火与硝烟,它还有一缕禅烟。


    灌木树丛像是染了些灵气似的,片片叶子落得透绿,不单单只是因为一场雨的缘故。散漫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气,这让我想起了佛前的一朵莲花。尽管说,这深林中,我见着的只有那一朵沉静的小黄花,但在佛前,它堪若白莲。或许正是如此,来的时候,整个人就被渲染了一种不知的力量,正是不知,才分明感到世外独有的一种平静。每个人都像是袒露了心扉,与另一个自己有了相谈甚欢,直到我都想留下了。


    本被仙寓山所着迷的,但不至于迷乱了心。偏偏一条古徽道,没乱了心,到是出了灵魂。像是我这个本该有的一张身体皮囊,显得太肮脏,已是利欲熏心。


    好在,还能有救,好在,还未沉陷,好在,我来到了这里。


    突然,是羡慕生活在这里的一虫一鸟,一草一木,一人一世界。僻静的山林中,恍若仙境,白云深处的人家,炊烟袅袅,人与动物的生活显得这般和谐,谁不曾扰了谁,但彼此之间正有了彼此,显得生机盎然。如果说,一个莫大的森林里,没有人家,没有青烟,只有花鸟虫蚁,云雾缭绕,这显得没有仙气,倒是有些诡异了。


    怕是夜幕降临,任谁也不敢一人踏入。偏偏在我们来的时候,恰好逢上黄昏。只是小雨纷纷,天边显得沉重,云雾压得更是厉害,山里头恍如没有了方向,但并无半点惶恐,倒是莫名多了些激动。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我无法想到禅,也不能联想到历史,但身心的平静又是自己想不到的。冥冥之中,就有一种力量,在指引着你,支撑着你。


    这不是危言耸听,更不是造谣迷信,大自然的和谐的确能净化一颗污浊的心,更何况是我们现在的浮躁。只是令人疼惜的是,当身体回到城市的时候,并不是灵魂的回归。来到如此秘境,一切像是回到了原来的样子,只是无法长久下去,也不能真正的做个世外人。站在这里,触摸着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些启迪的时候,只能一点一点的吸取,一点一点的净化。这或许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只要不辜负历史,一切都是可以等的。


    默默轻叹,一口老井映入眼帘,青苔布满,湿透着一股霉气,井中飘落着许多叶子,有的甚至是枯烂着的。周围什么也没有,一堵墙,一道门,便是一整片树林。穿过门去,又是另外一个世界,这是心与灵魂的一次穿越,只是到了哪里,没人知道,除了自己。站在往下延伸深处的石阶上的时候,我还想继续走下去,不忍这一刻的平静就这样被打断。林徽因有一句话我甚是喜欢,她说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但在这里,不修篱不种菊,已然是一阵平静。这不是故意要寻找的一种意境,而本身就已经进入一阵意境,此时的平静不是自己所能控制,而是早已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已平静。


    恍似进了佛门,就已修心。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感觉,兴许说,每个人的心境不一样,所看到的也不一样,哪怕面对同一朵花,别人看得是雾,我看得是云。


    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都被这里迷上了,这是喧扰之外的都市生活里没有的,也是噪杂景区里没有的。说是石台是一处原生态的森林景区的话,我倒觉得它是一片神秘的历史秘境。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和遗址,或许某一天,再来的时候,无意滑落的一块青砖,便就发现了新的章页。




    如果说,找一处这样的地方,只为寻求心中安宁的话,古徽道秘境恰好也应了这点。雨后,或是正下着小雨,一把伞,一个人或两个人,踩着一色青石板,从遥远的故事里走来,淡然而平静,苍老的砖缝里怒放着的生命依旧在这个寂静的树林里过着自己的生活,小黄花依旧是文静着的,树叶依旧是透绿着的,流水依旧是川川不息着的,人家依旧是袅袅炊烟着的…人与动物,自然与万物,依旧彼此牵扯过着各自的平凡日子。像是我来了,没有惊扰它们,像是你来了,它们没有惊扰到你。可我依旧高兴,可你依旧开心,可它们依旧是平静着的。




    说句实话,我并不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这里会变得喧嚣起来,更不希望,平静的古徽道会被践踏着面目全非。但只能,在这个可怕的一天来临之前,我得好好珍惜当下的日光,来珍留这开始并不漫长的寂静。也希望在将来的某一个夜晚,历史会重现一切,除了战火与硝烟,仙寓山的生态仍是善良的延续下去。哪怕真的无法继续沉静,也要保留一点它原来的样子。不能因为你的存在或离开,就使得它失去了初衷。就想像是此时的我们,不能因为它的沉静与喧嚣,就不安了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6 22:40 , Processed in 0.07935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