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 越过光明顶~黄山之三

[复制链接]

335

主题

334

帖子

1002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0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8 23:19:3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带着迎客松旁观日出的好心情,我们离开了玉屏,将越过光明顶去后山



左上方山顶的白色球状物就是光明顶的黄山气象站  (好友拍摄的)


虽然是个大晴天,却也有雾蒙蒙的感觉


向昨日未能登顶的莲花峰告别


手机石生成的年代想必是没有手机的 而今手机已无那根天线了(好友拍摄的)


孔雀戏莲蕊。各式名称增添了观怪石的趣味,当然也可自行发挥想象力


岩上的天然壁画,有人说是浮云小憩,有人说是鸳鸯私语  (好友拍摄的)


当一棵松恋上巨石......  (好友拍摄的)


谁说高大挺拔才吸睛? 小巧可爱更迷人!  (好友拍摄的)


仰望着坚毅的松,顿觉石崖景观添了些柔情  (好友拍摄的)


不管人们看他像什么,称呼他什么,松还是原来的松


行进中不时回头望一望,会有不一样的风景  (好友拍摄的)


守着百步云梯的龟蛇二石 (若再偏一些,龟石的形状会更明显 好友拍摄的)


走在最后的我没听到导游的话,忽略了龟石的存在  (手机拍摄的)


屡次想拍全景都因逆光或高低落差过大而作罢  (手机拍摄的)


山阴里冷飕飕,之后攀登向阳面又使人汗流浃背


您喜欢哪个名称?“老僧入定”还是“猪八戒照镜子”


不知是何事令巨石感伤?


岩石坡上有不同的路线,在旺季假期里,某些路段是限单向通行的


这日虽未管制,「一线天」与「鳌鱼洞」也只能择其一而行


爱猫人遇见猫耳石当然得拍一张


真象是隐身在黄山的大龙猫


艷红的果实让秋色更加饱满  (好友拍摄的)


山路迂回,常转了几转又回到先前的景致  (手机拍摄的)


当然再次相见时的距离已经改变  (手机拍摄的)


就要开始爬陡坡了  (手机拍摄的)


已在向阳的岩石坡道上  (手机拍摄的)


又窄又陡的一线天
有诗云:云里石头开锦缝 从来不许嵌斜阳 何人仰见通霄路 一尺青天万丈长


很庆幸后方游客仍有一段距离,没给我这缓步老妪增添压力


西海水库(一说天海水库)


山区里的一洼碧蓝,无论是否自然生成,总使人赞叹


鳌鱼峰


挑夫一路吆喝着叫人们让路,若见人拍照则会大声怒斥


拍了鱼肚旁这树,却忘了鳌鱼背上驮着的金龟  (手机拍摄的)


绕了一大圈,光明顶还在远方


不知名的峰


背着行囊从玉屏楼走到白云饭店只花了两个钟头,接着开始游白云景区?


不料导游带我们搭乘今年七月才启用的观光地轨缆车  (好友拍摄的)


索道全长892公尺


高低差497公尺  (好友拍摄的)


单趟搭乘时间约4分钟


下车后只觉身在深谷的半山腰  (手机拍摄的)


山壁高耸、谷深莫测


一句:「往上还是往下?」,让我们傻眼
因为无论选择什么,一小时后要回来搭地缆去白云吃午餐


看到正在变红的枫叶,心情一振,随便都好,就向下吧!  (好友拍摄的)


我的双膝已隐隐作痛,故请好友们先走,反正她们会回来的哈!


这条路游人不多,显然不是旅行团的线


放眼常只有我一人,八方张望、慢慢移动着


偶可见到一些散客


很喜欢这样自由自在不用赶路的感觉


第一次见到这蛇纹般的树干,很是稀奇


一群小鸟叽叽喳喳动个不停,这张勉强可看


深色的果实并不逊色


此花是功成身退还是生性低调?


即将离开这深谷了


搭地缆回去时,领略了韩国人的蛮横  (好友拍摄的)


下行时只注意观景,这会儿才看到是单轨双向,中间有会车处


看见对向的车厢了,车厢可搭载六十人  (好友拍摄的)


午餐后终于来到光明顶,华东地区最高的气象站近在眼前  (好友拍摄的)

光明顶海拔1840公尺,是黄山的第二高峰,也是黄山前、后山的分界
站在光明顶上,四方景色尽收眼底。虽然范围不小,游客也很多





除了大陆和台湾旅客外,有很多韩国人,仅有极少数是西方面孔
好的观景点都挤满了人,我们短暂停留后继续往西海前进


合掌峰


据说黄山有77个千米以上的山峰


已命名的有36大峰以及36小峰


能一一细数黄山各峰的人应该不多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5 04:52 , Processed in 0.08333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