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徽州掠影】遗风遗韵的屯渓老街

[复制链接]

72

主题

72

帖子

216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27 21:58:1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山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看老街

一个下着淅淅沥沥小雨的春日早晨,,我走在屯溪老街上,有一种久远的味道,扑面而来。皖南的遗风,徽派的建筑,镂空的木窗,斑剥沧桑的店铺,那古香古色的临街建筑,错落有致的青石板路,琳琅满目的笔墨纸砚,一家接一家的斋、苑、阁、轩、行,让我感到徜徉在古徽州的繁华闹市之中,我夹在如潮的游人中,边逛边观赏边拍摄. 悠闲漫步,感受那赋有书法韵味的古招牌、古题额,仿佛置身于历史的走廊之中……

我到过不少古城,走访过许多老街,但给我印象最深、最使我流连忘返的还是屯溪老街。

屯溪青山环抱,碧水迂回,风景如画。郁达夫在《屯溪夜泊》中赞道:“新安江水碧悠悠,两岸人家散若舟。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

屯溪,因水而得名,此地诸溪聚合,故谓之屯溪。横江、率水两股清流在浙江会合,汇入新安江后流经屯溪。整个城市被3条江切割成3个部分,形成一种独特的地理风貌。屯溪是一座古老的市镇,其形成历史有2000多年,古时简称昱,现在改称为黄山市。

据说它始建于南宋,当时徽州一带外出经商的人多,他们发了迹返回后纷纷依照宋城的模样和建筑风格,在家乡大兴土木、筑房建屋。故从这个意义上说,老街的形成与发展,与南宋移都临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老街也被称作“宋城”。时至元末明初,一位名叫程雄宗的屯溪人在外经商发了大财,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居然在老街上开设了47所店铺,由此可见老街的规模有多大了。到了清代,屯溪茶商崛起,茶号林立,老街从屯溪的发祥地八家栈不断延伸,一直延伸到“镇长四里”。现在的屯溪老街虽然没有原来的气势与规模,但仍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最长的老街之一,仅像模像样、堂而皇之的店铺就达300多家。而更为可贵的是,这些店铺不仅经营的商品多、品种全,而且大多是“老字号”,有着很深的商业渊源和文化内涵。那一扇扇门楣上悬挂的诸如同和、鸿大、信茂、同益、裕盛昌、大吉祥之类的金字招牌,那一面面墙柜上标明的诚如谷丰源、富隆庄、成龙、怡凤、磬玉、颐寿堂、步云轩等等的经营物品,无不透出很深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主人们的气质和品位。尤其是那些琳琅满目的古董、字画店和各具特色的“文房四宝”铺子,内里“雅名”所折射出来的精神气息和思想光芒,更是深入骨髓、令我难忘,如:醉墨房、文雕苑、一品斋、艺林阁、荟萃轩、集雅间等。而一些“老字号”店铺,如“同德仁”中药铺,则在褐漆的门柜上标出“枯井流香”四字,意思是经营药物要仁德为先、济仁施德。其间所包含的经营理念和商业道德令人钦敬,无不闪耀着“东南邹鲁”的儒和“程朱阙里”的品,打上了深深的“徽商”烙印。

面对老街,不由让我想起“无徽不成镇”这句古话。历史上,徽州商人素以精于生意而著称。徽商起于东晋,衰落于晚清,在中国商业舞台上至少活跃了1500年。明清之际的300多年,是徽商的鼎盛时期。当时,称为“徽帮”的徽州巨商大贾,以无可抗衡的地位雄踞江南,全国大部分盐业市场为其垄断,长江中下游金融业亦受其控制。“徽帮”与同一时期的“晋商”并称为我国的两大商业壁垒,旧时有“北晋商,南徽帮”之说。乾隆皇帝下江南,召见的八大巨商中,就有一半是徽商。而今在老街,还能看到旧时徽商繁荣时期的遗风遗韵,使我有一种重览史书的感觉。

徜徉在屯溪老街,令我顿生怀古之情。李白游屯溪时

曾留有诗句:“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苏舜钦游屯溪时曾题咏:“新安道中物色佳,山昏云淡晚雨斜。眼看好景懒下马,心随流水先还家。”正如诗句中所赞美的,屯溪老街是一幅古风古韵的风俗画。赏不尽的风景,品不完的文化,让人看不完,读不尽,留下我对屯渓老街深深眷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5 00:35 , Processed in 0.08483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