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 安徽行之——龙川村

[复制链接]

200

主题

200

帖子

600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0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7-23 11:35:0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龙川在绩溪县城的东部,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去安徽,龙川村是一定要看看的。这个依山傍水,由胡姓聚族而居的村落,几百年来人才辈出,堪称风水宝地。尤其明朝,是龙川村的鼎盛时期,成为远近闻名的“进士村”——大约与开国皇帝是安徽人有关吧。奕世尚书坊、胡氏宗祠、龙川水街……无论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龙川村的一切都记载了这个千年古村落的传奇历史

走进龙川村,远远可以看见一座高大的石牌坊,这便是绩溪乃至安徽都非常著名的“奕世尚书坊”。这是一座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主体结构有4根定盘和7根额枋和南北向的抱石护靠组成,看上去格外端庄稳庄,傲然挺拔。两面的花板上,分别镌刻有“奕世尚书”和“奕世宫保”。

所谓“奕世”,即一代接一代的意思。此坊是为户部尚书胡富,兵部尚书 胡宗宪而立,胡富是明朝城化戊戌科进士(1478),胡宗宪是明嘉靖戊戌科进士(1538),两人刚好相隔60年荣登金榜,又同为尚书,故冠以“奕世”,而其雕刻艺术更为学者们所称道。



奕世尚书坊

当然,牌坊的宏伟与人有关。从史料上看,胡宗宪的主要功绩在抗倭,据说他是第一位将钓鱼岛标注在中国海防图上的抗倭功臣,大胆起用了戚继光等抗倭名将。明朝是一个不崇尚武功的社会,文官始终凌驾于武官之上,多数武官不通文墨,缺乏政治意识,选拔将领主要注重勇敢粗豪,军官也大多属于子承父业的“世袭”制。即使后来有了选拔制度,武官重在刀枪棍棒,粗通文墨即可,缺乏军事科学的研究,所以高级将领中少有运筹帷幄的帅才。纵观大明王朝,真正头脑清晰有作为将领不多。

正因为如此,胡宗宪这种颇具军事谋略的读书人作为统帅的可贵之处,在于选拔出戚继光等一代名将。随着胡宗宪和戚继光相继去世,古老的明帝国失去了重整军备的最后时机。30年后,努尔哈赤率领的满清铁骑在草原崛起,70年后,八旗子弟入主中原,开始了长达260多年的异族统治。戚继光专门针对骑兵作战训练的士兵和阵法,最终没能与游牧民族的草原铁骑一决高下。

站在奕世尚书坊前,高大的花岗岩牌坊显得更加庄严伟岸。仰望这座涂满历史厚重色彩的石坊,回顾那段过往的历史,多少有些遗憾。

不过,龙川村最具年代感和传奇色彩的当属胡氏宗祠。宗祠是一个家族的标志,也是家族兴旺最权威的记录。胡氏宗祠始建于宋,明代时由胡宗宪捐资扩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因为建在高1米的台基上,前后三进,门楼、廊庑、正厅、厢房、寝楼等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而且祠堂的长宽比为2:1,加之照墙距门楼有20多米,因此显得空间感规模宏阔,气势不凡。

宗祠的作用是家族祭奠祖先决议族内大事,胡氏宗祠无疑记录了胡姓祖先的发展轨迹,堪称名人荟萃。据史料记载,仅宋明清三朝,龙川就有进士11人,明朝则有7人,并出过两位“六部尚书”,新中国更是出了一位国家领导人。如果时光倒流几百年,那也算“真龙天子”。

不过,胡氏祠堂留给后人的不仅是这种历史传承,更在于它的艺术价值,除总体建筑的徽派风格外,著名的徽派“三雕”(砖雕、石雕、木雕)是这里最经典的艺术结晶。尤其是胡氏祠堂的600多件木雕部件是整栋建筑的精华,有“木雕艺术殿堂”之称。可以说,走在胡氏祠堂的每一个角落,都是看到精雕细刻的额枋、浮雕、鬲扇,布局鲜活生动,内容丰富多彩,仿佛置身于一座艺术殿堂。












具有历史感的胡氏祠堂,被称为“木雕艺术殿堂”

胡氏宗祠东墙有一扇小门,过门便是丁家祠堂,但从规模到建筑特色与胡氏宗祠差别很大。据说龙川是船型,全村清一色姓胡,船在大海中行驶飘来飘去不稳定,于是从外村请来一位丁姓落户村中作为船锚。然而丁姓历经24代,代代单传,其原因至今是个谜。另外,古祠大修之后距今400多年,居然找不到一只蜘蛛,也算一奇,也足见古祠地处风水宝地。

其实,无论是奕世尚书坊,还是胡氏宗祠,都建在龙川水街旁。龙川水街是一条沿着龙川溪而建的特色小街,长约一华里,沿街有许多颇具地方特色和文化价值古迹和历史建筑。龙川溪是一条绕村的河,河水缓缓东流,汇入北面的登源河。因河床比降为500:1,所以,既使枯水期,龙川溪依然流水潺潺。正是这条奔流不息的河流,滋润着这片土地,孕育了智慧的生命,让龙川村千百年来山水秀美,地灵人杰,名人辈出。

水街两岸典型的徽派古村落民居,粉墙黛瓦,马头昂昂,村巷幽幽。青石和花岗岩砌成的河岸两边都是商铺,在这里你既可以看到特有的绩溪山核桃、燕笋干、绩溪绿茶和豆腐干等特产,还有当地艺人制作的各种手工艺品,游人熙熙攘攘,商品琳琅满目,溪流清澈见底。勤劳的妇女沿着石踏步阶梯下河,浆洗取水,几只鸭子在河中逡巡,不时地抢食着扔到河里的杂鱼……一幅典型的田园风俗画,祥和,安宁。返璞归真的生活,吸引了多少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羡慕的目光。















建在龙川溪上的“龙川水街”

龙川村,还有一个必去的地方,那就是“主席故居”。这是胡锦涛同志的祖居,水街边有一条小巷,约几分钟便是“主席故居”。主席故居并未向游客开放,因此很多人只能在门前合影留念。除了韶山,这是第二次在领导人的故居前留影。“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合影留念的人很多,反映出人们对胡锦涛同志感情上的认可。

龙川之行,看到的不仅是传奇,还有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一代又一代商贾名流、学者官员直至国家领导人从这里走向中国,走向世界,难道不值得一看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4 03:47 , Processed in 0.56987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