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猴坑问猴魁

[复制链接]

79

主题

79

帖子

237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6-12 17:19: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碧绿的群山,明净的溪水,飘荡的云雾,在四月的皖南山区处处可见。在去往新明乡猴坑村的路上,我不时摇下车窗玻璃,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悦目的景色。虽然阴天,却不减山水的美妙。山上、溪畔密密的树林中,经常看到一些不知名字的树木,叶色明翠,特别诱人。

一个小村入口的路边砖柱上,写着禁止带鲜叶干茶入内的大字。陪同的黄山区友人说,这是茶农们保护太平猴魁品牌的做法,这几年茶季还在此设卡检查,防止别的茶品入内影响猴魁的质量和声誉。这里,离猴坑村不远了。

前几天从媒体上得知,今年的太平猴魁于4月15日在黄山区新明乡猴坑村猴坑开园。今天是星期天,恰逢谷雨,正是采茶的好时候,我们特地去猴坑村看太平猴魁的采制。我素来好茶,到了黄山这个著名的茶产地,总想实地去茶园、茶企业看看。很多东西,实地看看感受就是不一样。

太平猴魁是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名茶,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获一等金奖,195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2004年在国际茶博会上获“绿茶茶王”称号。2005年,在一次拍卖会上,100克太平猴魁创下15.9万元的天价,在茶界和社会上引起轰动。

猴坑村村委会是幢漂亮的小楼,楼前有宽阔整洁的园林,一座猴形雕像惟妙惟肖,楼后几座山,沿坡而上的全是绿油油的茶林。下车稍稍看了看,就换乘村里的小面包车,前往猴坑村民小组。太平猴魁的核心产区猴坑、猴岗、颜家组都属猴坑村,面积大约20平方公里。

很快就驶上一条崎岖狭窄的山路,一边是陡峭的山壁,一边是深深的山崖。这是黄山北麓一个众山相夹的谷地,中间是黄山区最大的河流麻川河。高山耸峙,雾岚轻笼,竹林青翠,树木苍郁,河水碧绿,曲折平静。景致是好,可路太窄了,宽仅两米,这是我至今走过的最为险峻的路,可谓惊心动魄。

山路不长,6公里左右,其间常见路边乱石,当地朋友说是山洪冲下来的。山壁上长着些白的红的花,不时从车边晃过。白的不知道叫什么,红的是映山红。隔窗向上看是云雾缭绕,向下看是河谷幽幽。我们都连连感叹,难怪这里能生长出太平猴魁这样的顶尖绿茶!

当地的朋友说的确如此,太平猴魁生长在海拔350米到800米的山中,这里低温多湿,云笼雾罩,土壤肥沃,所以茶质不同寻常、特别优异。

猴坑村民小组非常小,只有20几户60多个人。一下车,先去看茶王树。这是一棵格外硕大茂盛的茶树,有170多年了,鲜叶又嫩又壮,闪着碧绿光亮。据介绍现在每年还能采摘近3斤鲜叶。每年开园时茶农都要举行祭茶王活动,祈求有好的收成。树枝上那些红丝带,就是前几天祭茶王时系上的。

茶王树附近是猴坑茶业有限公司的一处两层楼的厂房,一层大工作间内,几十个技师正在用传统的工艺制茶,忙碌而有序。许多竹制圆筐里摊着刚刚采来的鲜叶,嫩绿嫩绿的,长约十公分,肥硕壮实,捧一把闻,有淡淡的清香。公司负责人陪同观看,向我们介绍制茶的工序。

几个人在分拣略干的鲜叶,称为拣尖。她们的工作,就是从鲜叶中选出肥壮幼嫩、长度相齐的二叶一芽,俗称“两刀一枪”。拣尖细致、严格,芽叶过大、过小、弯曲、色淡、瘦弱的都不要,放在一边。

在直径约70公分、温度约110度的铁窝里,技师用手不停地翻炒着二三两茶叶,这是杀青。几分钟后,把茶叶放进小竹箕里。许多妇女4 人一组坐在一张小桌前,把杀青后的茶叶一片一片整理后放在烘笼上,这叫理条。我数了数,一个烘笼里大概有150片茶叶。

接下来是毛烘。技师将烘笼里的茶叶轻轻拍打、使叶子摊匀平伏,又边烘边用手捺、使叶片外形挺直,反复数次,叶有六七成干后,下烘摊凉。

把一些茶叶放在70度左右的烘笼里,用棉质软垫边烘边捺,固定茶叶外形,至九成干时下烘摊放,这是足烘,也叫拖老烘。

最后一道是复焙,也叫打老火。技师把两三斤茶叶放在60度左右的烘笼里边烘边翻,足干后即装进里面铺有箬叶的大铁桶内以提高香气,冷却后加盖封紧。

从鲜叶到成品,约需3个小时。大竹筐里有许多制好的茶叶,拿在手中细看,色泽苍绿,两端略尖,匀称挺直,扁平美观。按朋友所说,拿起一把往筐中空处洒去,沙沙作响。一闻,有很好的兰花香味。

在二层一个小会议室里,我们品尝前两天制成的太平猴魁。泡在玻璃杯中,十几根壮硕的茶叶慢慢舒展,枝枝成朵,如开放的兰花,浓郁的兰花香味也随之飘出。汤色是嫩绿的,明亮清澈。始饮并无特别感觉,慢慢地,就满口鲜爽,幽香醇厚,回味甘甜。他们说,太平猴魁高香持久,三四泡后依然香味不减。放茶过多,也没有一点清涩苦味。

边品茗,边与区、乡、村、公司的朋友们聊,请教一些问题。问茶工、技师工资?答:技师日工资500或600元,普通茶工要少些,如采茶工日工资150元。问成本?答:不算鲜叶,采茶制茶的人工成本每斤300多元。问太平猴魁的产量?答:全区年产近2千吨,核心区产量近2万斤、顶级茶约2千斤。问今年价格?答:极品的太平猴魁每斤上万元,差点的五六千元、三四千元不等,非核心区的一般猴魁每斤几百元。问今年销售情况?答:比较一般,特别是高档茶不如前些年。在多做中档茶的同时,正在积极开拓销售渠道,努力增加茶农收入。

走出茶厂,到小村里转转。房屋顺山坡而建,多是二三层的小楼,一条小溪由高往低在村中哗哗流淌。不时遇到三五成群的采茶女子,身穿雨衣、背着茶篓,刚从茶园归来。随便请问几位,她们告诉我们,每天早晨6点多就去采摘,10点多雾散时回来,一次能采十来斤鲜叶。在乡里工作的朋友说,每年茶季到这里帮助采茶的有一万五千多人。

家家户户门前都摆着些竹筐,里面是摊放的鲜叶。短时间摊放一是使其失去些水分便于杀青,二是有利于其内含物质转化,对其香、味都有很好作用。鲜叶不能放长时间,一般摊几个小时就要制作。所以,每家的屋子里,都在忙着做茶。

随意走进几家,有在一楼厅里做茶的,也有在二楼厅里做茶的,一般是十几二十个人,分别在拣尖、杀青、烘干等等。这时是耽误不起的,猴魁的采制不到一个月,茶农们日夜忙碌。在茶农家中,还见到不少买茶人,说直接到茶农家里买质量可以保证,而且少了茶商的环节,价格也要低许多。乡里工作的朋友介绍,一个茶季,这个村民组人均收入30万元左右。

乘小面包车沿崎岖山路返回,到猴坑村时,我们特意去看了看茶园。满山坡的茶树绿意盎然,嫩嫩的叶子又大又壮,真叫人喜爱。母穗园里,高十来公分的茶苗在茁壮成长。他们介绍,区、乡政府和茶业公司都十分珍惜太平猴魁这一品牌,不断加大科研力度,培育新的品种,研究防虫办法,确保茶叶质量,从而促进茶业发展、帮助茶农致富。

之后,又先后到位于黄山工业园区内的猴坑茶业有限公司和六百里猴魁茶业有限公司参观。这是生产、加工、经营太平猴魁的两家重点企业,“猴坑”、“六百里”都是中国弛名商标。猴坑茶业有限公司还是国家级标准化有机茶示范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和“中华老字号”企业。

猴坑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其凡、六百里猴魁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中明分别陪同我们参观了净化包装车间、标准化生产厂房、茶文化楼等,介绍公司经营发展情况。他们都致力于发展茶业经济、造福广大茶农、弘扬猴魁文化,取得可喜成绩,并正在积极推动太平猴魁产业化发展与升级,努力做得更好更强。

太平猴魁、祁门红茶、黄山毛峰、休宁松萝等珍品徽茶,在千百年中国历史中芳香飘绕,现在,依然一幅清雅脱俗模样,向更加宽广的地域、更加遥远的未来袅袅飘荡……来源:京城漫步的博客

相关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3 00:13 , Processed in 0.543187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