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简介] 关麓古村

[复制链接]

58

主题

58

帖子

174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16:54: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麓地处武亭山脚、西武岭脚,因西武岭有“西武险关”之称,该村居险关之东麓而得名。又因以往黟县通往祁门、安庆、江西等地的主要古驿道通过村岭,故绰号“官路”。还因这处古称“堑下”,地势十分荫蔽,这个地方建村可免战乱侵犯扰乱,俗称“官路下”。
在关麓村,充分表现出来徽商亦商亦儒独特的风格的建造比比皆是。走进村中,简直有如进入一个“中国古代学塾文化博物馆”,仅“八大家”中就有六处的宅名与书学有关,如“安雅供读书的房子”、“临溪供读书的房子”、“问渠供读书的房子”、“双桂供读书的房子”、“学堂厅”、“小书房”等。正如村中长老所言:“我汪姓祖辈是既经营商,又习儒,挣钱财,培人材”。正因这么,村人汪曙、汪烈变成清代闻名书法和绘画家;
关麓外围一侧临渠而建,远山近水,风光旖旎。在村中行进都是青石板路。悠悠的古风随地而生,青石板的路面,被千万双脚打磨得发亮,打磨得古镇的历史充满了神韵,一条条幽深的小巷细弄,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古朴中开始充斥商业气息。我想春天的古弄似乎更富诗意,“清明时节雨纷纷”,撑上花格伞,走在古村绵长清丽的石板道上,诗意就从古镇的大茧里缕缕不绝地抽出来,醉倒了行人。可这是秋阳杲皋的季节,似乎也不赖,气爽神清,古村显得更古朴。沉寂中托起古村的梦,让人遐思不已。
赏不尽的古韵,道不完的关麓。其中最让人不解的大概莫过于村名的来历。我亦如是。还好关麓老宅的村民非常好客,很快就能从那半懂不懂夹杂着方言的普通话中了解个大概。原来关麓地处武亭山麓、西武岭脚,因西武岭有“西武雄关”之称,该村居雄关之东麓而得名。又因过去黟县通往祁门、安庆、江西等地的主要古驿道经过村岭,故别名“官路”。还因这里古称“堑下”,地势非常隐蔽,此地建村可免战乱侵扰,俗称“官路下”。
在关麓最具美魅力的古建筑群当数“关麓八家”。清朝中叶,汪氏在沿江一带经营的是“皮油”生意。“皮油”者乃是做蜡烛的原料,利润可观,发了大财,于是回乡大兴土木,使村庄整体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八大家”为关麓村核心建筑,系同宗兄弟八人所建的八座豪华住宅,以清代著名书画家汪曙故居“武亭山房”为首。自北向西依序为“涵远楼”、“吾爱吾庐”书斋、“春满庭”、“双桂书室”、“门渠书室”、“安雅书屋”、“容膝易安”小书斋。整个建筑群以“春满庭”为中心,“春满庭”实为祖屋现为老八后人居住,其余位列四周,若从空中眺望正好成“回”字型。这些建筑内部装饰讲究,雕梁画栋,绘彩描金,设计精巧,富丽雅致,虽历数百年,仍极鲜研。户户均有清一色的铁皮大门和莲花小门。在相连两间的过道处,门户极为狭窄,但过道中央却有宽敞的便厅。其实恢宏的连体民宅,在外面看来是有着防范兵匪,里面看来却是和睦团结的家族,尽管我们常说“亲兄弟也要明算帐”,不过这些民居的建造也带给我们崭新的享受。这八座宅院从外观上看自成单元,各有天井、厅堂、花园、小院,而实际楼与楼之间相互沟通,屋楼上下皆有门户将其串结,形成一个整体。如同连体,实为宗族观念和势力的生动写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3 20:19 , Processed in 0.92177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