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简介] 麻田街

[复制链接]

535

主题

535

帖子

1605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2 16:31: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麻田街地处县城北门桥外,漳水东岸,是一条长约一里,宽约三米的老街。虽说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这条街道上的饮食、旅店业等已经相当发达,但传说一开始,却是因为街道两侧田地多种植苎麻而得名。据一些老住户介绍,一直到建国后的五六十年代,麻田街周围还有不少苎麻坦。
地理位置

黟县县城有一处亦城亦乡的街道地名,这便是麻田街 [1]  。
虽说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这条街道上的饮食、旅店业等已经相当发达,但传说一开始,却是因为街道两侧田地多种植苎麻而得名。据一些老住户介绍,一直到建国后的五六十年代,麻田街周围还有不少苎麻坦。

建筑风格



整条街道由花岗岩条石,即黟县方言称的麻石铺成。光洁平整的街面,与两旁砖木结构店面配合,尺度得体,色泽融合,焕发一种古色古香的山城气息。麻田街的建筑平面,多数为单开门,两层结构,门面宽三至五米不等,而入内则较深,甚至连续多进,用内院天井连接,为典型的前店后库或前铺后户。一层多用于经营,用传统的竖立式门板防护,白天一块块卸下,门洞大开;夜晚装上,平板如一。有的店面砌有半人多高的明窗,便于经营或陈列商品。二楼与一楼多用黟县方言称的“阁桥板”搭隔,靠街面也用木板装饰。
麻田街是条不规则“ㄅ”形状的街道,因为地处连接县城通往际村街、羊栈岭,乃至于青阳、安庆等交通的要道,所以住有许多靠帮人家挑担的伙计、骡马客和提供住宿的旅店、饭馆、骡马店,乃至为其配套服务的猪肉店、豆腐店、杂货店、布店和油厂、铁匠铺等等。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店铺林立,生意兴隆。

自古繁华

清朝末年至民国期间,麻田街小有名气的商店有:孙记猪肉店、汪记南杂货、黄记理发店、王记裁缝店;“永丰栈”也是做山货生意的;还有天主堂教会医院,属于间接商业行为;还有象吴记豆腐店,专门做黟县方言讲的“臭豆腐”生意的。当然最多的是饭店与骡马店,一大溜,民国期间,鼎盛时前后有二十多家。这期间,马田街最著名的商店有三家:一是焦氏伞店,一是福成酒坊,还有一家是永丰栈。
焦氏伞店为清朝末年太平县,即现在的黄山区焦村人焦有骥创立,主要生产雨伞等,店铺就开设在县城外北门桥下西侧。焦有骥苦心经营,伞业初享声誉。后传至其子焦庆兰,更是技艺超群,产品也远销江西、六安等地,并先后于民国九年和十三年两次获得安徽省实业厅的嘉奖。焦庆兰死后,其子焦春仙不专此业,无力继承经营,于是在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出顶给同乡焦谟坤,店号也随之改为“焦复太”(福泰谐音)。焦谟坤顶店后,仿效焦庆兰选料考究,工艺精细的特色,产品质量保持稳定,生产的雨伞,为黟县名牌产品。油纸伞(竹骨、绵纸面)有铜头、和尚头、文明伞、采茶伞、小花伞等5个品种10多个规格,明油、黑油两色,收撑自如,晴雨皆宜。1956年,焦复太、董永兴两家雨伞合并,组成黟县雨伞生产合作社。后来随着黄油布伞及收折布伞问世,纸伞自然退出主流市场。
福成糟坊,也称福成酒坊,相传筹建于清朝同治年间,1952年改建为黟县酒厂。生产的黟县粮食白酒一度在整个徽州地区出名,其中吉阳白酒、黟县粮食白酒,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被评为徽州地区优质白酒第一名。至今,一些上了年纪的嗜酒者,说起黟县粮食白酒,还不忘念叨。最高年份,可产白酒三百多吨,人均利税近五千元,居全县工业企业之首。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改制后逐渐没落。
永丰栈,在麻田街转弯处,即“正大”粮油店。清末民初时青阳人糟永设立,在黟县各地都派人设点以购或兑换原料,如油菜籽进行加工,业务影响很大。
因为麻田街往来人口混杂,成分复杂,加上麻田街地处城郊要道,交通方便,赁房容易。所以使得马田街成为各种人员往来住宿首选地。抗战时期,以及后来的建国前夕,四乡许多大户都到麻田街租赁房子避过难。

当地传说

说到旅店和饭馆,上年纪的老人都还记得发生在建国前夕的“怪客事件”。说的是当年的麻田街××旅店,一天来了一个说着“客话”的客人,挑着一担“裱芯纸”,一边卖,一边向人打听,说是到这儿来寻找失散多年的小弟。后来被国民党党部书记、军统特务胡考侦察明身份,原来是中共的地下联络员。该联络员被捕后,胡考一心想借此升官发财,于是计划将其押解到南京领赏。结果半道上就遇上渡江战役,解放军以“迅雷不及掩耳”南下,特务哈罗一个个只顾自己逃命。获救后的所谓“怪客”后来当上了淮南煤矿的负责人。每每说到这,老麻田街知情者一个个都津津乐道。

文化古迹

十年动乱期间,麻田街曾经改名为“四新街”,不久恢复原名。
麻田街不仅商业发达,而且名胜众多。其显著特点是一头一尾都连接着一座著名的石桥,这便是北门桥和长生桥。

北门桥


北门桥原名戊已桥,南宋淳熙戊戌年(1178年)由县尉李称建主持修建,次年(已亥年)竣工,故名戊已桥。清乾隆甲戌年(1754年)余种德筹金重修并易名通济桥,现拱桥中孔额眉上,仍镶嵌“通济桥”的大理石匾额碑刻。因其它地处民国时期县城的北门外,所以民间多称北门桥。桥身石拱三孔,穿心式石墩。桥长32米,连南北石级共长42米,宽6米,高7·3米。桥两侧各设24根立柱和23块拦板。柱高1·25米,拦板每块0·9平方米。南北两头石砌石阶,拾级上下。桥身高踞,古朴严谨。民国前,北门桥上原来竖有一根用黟县青大理石镌刻的莲花石柱,大概是想用它来镇邪护桥的。至今北门桥依然是沟通县城麻田街和北街等的交通枢纽。登上北门桥,东眺“霭峰尖似笔”的朝霞,西望“别有天地非人间”的碧山,桃花源里,景色清新。1982年,北门桥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正因为如此,北门桥也一直是民间艺人歌咏的对象,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清朝乾隆二十六年至三十年间(1761—1765年),顺天宛平(今属北京市)人孙维龙,来黟县担任知县。在任期间,组织续修过《黟县三志》,筹款重修渔亭大桥,编纂黟山诗稿,同时写下过不少歌咏黟县风光景物的诗歌,其中就有《戊巳桥晚眺》:“落日在山家,山城过暮鸦。风吹一溪水,云作半天霞。红树桥边映,青峰竹外斜。相逢有田父,款款问桑麻。”孙维龙这首诗的魅力,在于敷色凝辉,情景交融,展示了一幅色彩鲜明、韵味深长的动人画图。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缓步登上戊已桥,远眺群山,暮霭沉沉;近看眼前,鸟鹊叽叽喳喳地飞越城墙,入林而去,俯瞰漳河流水,微风拂动着波纹,鱼儿自由地嬉戏;仰望西天,晚霞烧红了大半个天空,也映红了桥边的乔木,辉映着青山翠竹,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黟城晚景图!这里,诗人抓住了深秋山城的景色,着力描写,使画面多彩绚丽。未联,诗人摄取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平常却又很有韵味的情节;傍晚时分正是农父劳作归返的时刻内陆们频频向诗人致意问好,诗人同他们一起了家常,询问起庄稼的成长,预计着年成的好坏。诗句饱蘸着诗人与农父间和睦融洽的感情。清朝道光年间,家住北门桥头不远处俞家弄的黟县大学者俞正燮,关心农事,常常来到北门桥外观察气象,并将所看到的气象的风云变幻预告乡人。

长生桥
长生桥则位于麻田街长生亭处,是一座花岗岩石板铺就的平板石桥,四孔石梁,长约25米,宽约两米五出头。桥的两侧用一尺多高的石柱相连,起着护栏的作用。桥头原有亭,上世纪六十年代毁。这儿系漳水的古河道。在县城上游的江钵山村,漳河由西向东突然转了一个几近九十度的大弯,折向南,穿城而过。一条上百米的石磅叫和尚塍,护卫着河堤及上千亩良田。如果遇上几十上百年一遇的洪水,和尚塍石坝被毁,洪水沿古道席卷而去,经过长生桥,与马道、高歧等村,最后汇注龙江河。这样,黟县县城则得以保护,预防大水给县城带来毁灭性破坏。古人设计建造和尚塍用心良苦可见一斑。如今,虽古道依稀可见,但因年代已久,加上近年城市建设毫无规划,古河道的防洪已无法考察。《黟县三志》有记载,长生桥原为考溪人王廷虎建造。同治七年(1868年)水毁,众人捐资重造,同治九年建成。

广安寺
麻田街上最为悠久的名胜是广安寺。该寺院始建于梁武帝大同元年(公元535年),迄今整整有1470年。《黟县志》载,广安寺“旧名永安寺,梁大同元年建,宋大中祥符六年敕改今名。旧有三门,择迦尔勒观音殿。元至元十四年毁于邻火,住持广济同徒景菘募缘重建。至正壬辰毁于兵火。明洪武元年僧通师即基建观音殿,二十二年僧文献修完。二十四年为丛林,弘治十年又毁于火,嘉靖二十三年夏四月僧会如心及住持僧流勇募阖邑绅士重建。”据说广安寺早年范围不小,占地有一百多亩,僧徒有近千人[插图六:广安寺古门洞]。如今黟县图书馆至江钵山段河堤,俗称和尚塍,就是当年和尚募化兴建的。
黟县过去每逢三月二十八等节日,在奉神同时,亦为农村集市。这时广安寺外更是非常热闹。清黟县知县施源有《黟县竹枝词》,写下这一情景:“广安兰若北城隅,佛诞斋筵妇女趋。覃耜懿筐排满路,分明农具绘豳图。”
舒松钰先生《古黟·宋桥梁寺汉宫》一文,谈到自己孩童时随长辈逛广安寺的情景:“童年时代,对大人们来广安寺烧香祈福不很关心,但寺中一些景象,至今没有淡忘。庙门口面貌狰狞的四大金刚虽然令人害怕,但挺着大肚皮的弥勒佛却给人欢喜。正殿上如来佛金像虽然低首垂眉,面目慈祥,但太高了,仰看非常吃力,还不如看两旁的十八罗汉。他们神情不同,姿态各一,喜怒哀乐,外形于色,很富有人情味。还有那穿着红黄袈裟的和尚,在香烟萦绕、钟磬齐鸣气氛中诵经、礼拜,给玄秘、肃穆的殿堂增添了几分热闹。”广安寺的热闹与规模,可见一斑。

天主堂
黟县天主堂原来就在麻田街北段,天主教的教堂面临麻田街,建国前的神父是西班牙人。内设有小学。天主堂的神父楼及教室均为西洋建筑,学生多为信徒子女及附近儿童。现已毁。

江氏祠堂
麻田街原聚族而居的主要是江族,有江氏祠堂,先后改建为粮站及印刷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 13:45 , Processed in 0.08355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